阿根廷債務危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阿根廷債務危機 | |
---|---|
阿根廷債務危機,2002年新年伊始,世界上的兩種貨幣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歐洲,歐元正式進入流通領域,人們喜形於色,對前景充滿了希望。而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大規模的騷亂和激烈的政局動盪迫使政府放棄了比索盯住美元的貨幣局匯率制度,國內外投資者對阿根廷的信心急劇下降。
應該指出的是,阿根廷不僅遇到了債務危機,而且還陷入了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這些危機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經濟危機使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雪上加霜",而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則使經濟危機變得更為嚴重。當然,在這三種危機中,經濟危機是主體,而經濟危機的本質則是債務危機。[1]
詳細信息
阿根廷經濟的興衰
19世紀末,阿根廷經濟的增長速度之快,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因此,至20世紀初,南美洲國家阿根廷不僅以優美的探戈舞姿和彪悍的高喬牛仔聞名於世,而且還因富庶而享譽全球。 當時,阿根廷因出口大量糧食和牛肉而被譽為"世界的糧倉和肉庫",它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則被視作"南美洲的巴黎"。
在歐洲的許多城市,當人們形容某人腰纏萬貫時,常說"他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1900年,阿根廷的人均GDP分別為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一半,是日本的一倍,略高於芬蘭和挪威,略低于于意大利和瑞典。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為3797美元,高於法國的3485美元和德國的3648美元。 甚至在1950年,阿根廷的富裕程度仍然領先於日本,與意大利、奧地利和德國大致相等。
然而,一個世紀以後,阿根廷的人均GDP 遠不如上述國家(見下表 )。不僅如此,在人類行將告別2001年之際,阿根廷陷入了深重的危機。出現在全球電視上的畫面卻是馬背上的警察、催淚彈釋放的煙霧、抗議者的呼叫和被搶商店店主的哭喊。更為令人驚奇的是,在短短的半個月內時間內,阿根廷居然換了5個總統,其中一位總統甚至公開宣布:阿根廷無力償付其1500多億美元的外債。阿根廷因此而成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倒賬國。[2]
1998年阿根廷與其他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較(單位:美元)
阿根廷 美國 英國 澳大利亞 日本 芬蘭 挪威 意大利 瑞典
8030 29240 21410 20640 32350 24280 34310 20090 25580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2000年世界發展指標》(中文版),中國財經出版社,2000年。
應該說,阿根廷擁有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多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例如,阿根廷的人口只有印度的4%,但土地面積則相當於它的85%。占全國總面積1/4的潘帕斯草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地勢平坦。阿根廷人經常自豪地說,"我們的平原從大西洋起,一犁頭耕到安第斯山麓,都不會碰到一塊石頭。" 此外,阿根廷還擁有豐富的資源,其中稀有金屬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二,鈾礦資源儲藏量名列拉美之首,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也比較豐富。
阿根廷的其他條件也很適合於經濟發展。例如,它擁有50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眾多的海灣和溫和的氣候為阿根廷提供了許多不凍港。又如,阿根廷人主要是歐洲白色人種移民的後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7%。因此,阿根廷基本上沒有民族矛盾。而且,總的說來,阿根廷人的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勞動力素質也比較好。
阿根廷早在1816年就取得了民族獨立。19世紀60年代初,阿根廷結束了獨立後的長期內戰,政局趨於穩定。這為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經濟起飛創造了有利的政治條件。然而1930年的發生的一次政變為近70年的政治穩定畫上了一個句號。在此後的半個多世紀內,政府更迭多達25次,具有左翼、中翼、右翼傾向的軍人政府和文人政府政府都曾登台亮過相。可以想象,這些政府的政策是很難前後一致或互相照應的。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的軍人政府為收復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而派出4000名軍人登陸該島,但阿根廷終因不敵英國的武力而失敗。這一戰爭進一步激化了阿根廷國內的矛盾,經濟困難也更為嚴重。面對成堆的政治、經濟問題和民眾的抗議,軍人終於答應儘快將政權交給文人。
1983年12月阿方辛的上台象徵着"還政於民"的民主化浪潮降臨在阿根廷。但這並不意味着政治穩定就一勞永逸了。一方面,軍人並不甘心留在軍營里,而是多次發動未遂政變;另一方面,經濟形勢難以好轉,黨派鬥爭不斷加劇。這一切終於迫使阿方辛於1989年提前5個月下台。他在辭職演說中說,他只能用他自己的犧牲來減輕人民的犧牲。
一位美國學者曾說過,人們常常把阿根廷的政治動盪歸咎於經常發動政變的軍人,但文人政治家也應受到責備,因為他們沒有使阿根廷的憲法體制合法化。 無論誰應該負責,阿根廷的發展道路表明,政治穩定是多麼重要!只有保持政治穩定,才能為經濟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據說在阿根廷有這樣一個笑話:造物主把好的東西和壞的東西搭配起來,分給世界上不同的地區。造物主看到阿根廷有豐富的資源、清新的空氣和肥沃的土地,就說:"你們不能都拿好的東西,也應該拿點壞的東西。"於是,他就讓阿根廷人得到了一個壞政府。
這一笑話將阿根廷歷屆政府貶為"壞東西"顯然是欠妥的。但是,在阿根廷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一些政策確實阻礙了經濟發展。例如,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阿根廷政府一直對經濟生活進行強有力的干預,干預的手段之一就是用國家資本的力量,通過國有化等手段,建立一大批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分布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但主要是在製造業、金融業、農業、國防工業和基礎設施等主要領域。
70年代末,國有企業在阿根廷國內總投資中的比重高達20%。可見,國有企業的地位不可或缺的。應該說,國有企業在阿根廷經濟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維護國家主權方面,更是充當了"主力軍"的角色,因為在國有化運動之前,外國資本控制了阿根廷的自然資源部門。此外,國有企業還提供大量廉價的商品和服務,並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為穩定社會和推動工業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然而,阿根廷的國有企業也長期面臨着一系列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經濟效益普遍低下,許多企業長期虧損嚴重。這一問題的根源是等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企業管理人員缺乏現代化企業所需的經營管理經驗和技巧;政府給予的種種保護和優惠扼殺了企業的活力;企業離開政府的財政補貼後難以為自身的技術革新籌措足夠的資金,而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卻被人為地壓低定價。
當然,將阿根廷經濟走下坡路歸咎於國有企業是有失公允的,但國有企業的虧損確實使阿根廷政府背上了一個沉重的沉重負擔,從而影響了政府干預的效果。此外,在許多阿根廷人看來,龐大的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官僚作風盛行,也是政府干預經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前所述,阿根廷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因此其比較優勢在於生產和出口農產品。19世紀80年代以前,畜牧業成為阿根廷的經濟支柱,牛皮和牛肉是主要出口產品,形成了所謂"牛皮文明"。此後,阿根廷吸收了大量外國移民,對潘帕斯草原進行開發,使種植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可見,無論是畜牧業還是種植業,都使阿根廷在歷史上成功地發揮了自己的比較優勢,通過大力出口農產品來獲得外匯收入。
不容否認,如同其他拉美國家一樣,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以後,阿根廷開始重視工業化建設。至40年代初,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已超過農業。但是,在50年代以前,阿根廷的工業基本上是以食品加工業和簡單的裝配業為主。50年代以後,政府才開始重視重工業、化學工業和機械工業的發展。無怪乎許多人認為,阿根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失去了一次工業化機會,二戰期間又失去了一次工業化機會。還有許多分析人士指出,農牧業在20世紀初以前使阿根廷成為富國,但同時也使它在工業化道路上慢了一步。正如一位美國經濟學家所說的那樣,"從20世紀50年代起,除石油以外,其他初級產品的出口都不足於導致一個國家走上經濟發展的道路。" 換言之,為了實現現代化,工業化是一條必由之路。
阿根廷進口替代工業化模式的主要特點就是內向發展。為了扶持製造業,政府採取了高築貿易壁壘的措施,使本國"幼稚工業"面臨一個基本上沒有外來競爭的環境。然而,保護的成本是很高的。例如,由於企業的產品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幼稚工業"不必為參與國際競爭而千方百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其結果是,企業的經濟效益增長緩慢。許多經濟學家曾計算過,阿根廷的汽車、化工產品和一些非耐用消費品的價格比國際市場高出幾倍。
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通過政府的高度保護來發展本國工業的事例並不少見。例如,美國和德國在19世紀曾對製成品進口徵收高額關稅,而日本則在20世紀70年代也仍然保持範圍很廣的進口控制。但是,保護必須適度。否則,在過度而無限期的保護下,"幼稚工業"根本就不可能成長。
針對進口替代模式留下的種種弊端,梅內姆上台後不久就開始實施大刀闊斧的經濟改革。一方面,他降低了貿易壁壘,使國內市場進一步開放,另一方面,他對國有企業實施了規模空前的私有化,以至於許多阿根廷人說,"整個國家都被賣了。"私有化使政府獲得了大量收入,政府可以繼續大手大腳地花錢,繼續可以給政府部門的官員和官員支付高薪和優厚的社會保障福利。
20世紀阿根廷經濟的興衰與文化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美國學者L. 哈利森認為,歷史上同為歐洲殖民地的北美洲和南美洲之所以今天在發展道路上取得不同的業績,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文化傳統不同。他認為,包括阿根廷在內的許多南美洲國家奉行的是伊比利亞天主教文化。這種文化的特點之一就是鼓勵人們消費,因此絕大多數拉美國家的儲蓄率很低,只得依賴外資。 還有人認為,阿根廷擁有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結構,但其社會福利卻是歐洲式的。
且不論哈利森的"文化決定論"是否正確,可以肯定的是,阿根廷人的超前消費意識是很強烈的,因此其儲蓄率難以提高。以1998年為例,阿根廷的儲蓄率為17. 4%,不僅低於拉美的平均水平(19%),而且還低於巴西(18. 6%)、墨西哥(22.4%)和智利(25. 2),更是低於韓國(33. 8%)。事實上,阿根廷的人均GDP不及韓國,1998年分別為8030美元和8600美元。但同年阿根廷的私人人均消費為7818美元,而韓國僅為6695美元。 由於國內儲蓄率低,阿根廷只得靠外部資金來擴大再生產。無怪乎80年代初阿根廷爆發債務危機後,時隔不到20年,它再度遇到債務危機。
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明,較高的儲蓄率既是經濟增長快的動力,也是經濟增長快的結果。當經濟發展加快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並在不減少消費的情況下增加儲蓄。而儲蓄的增加進而擴大了投資,加快了經濟的發展,最終使儲蓄和增長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阿根廷的這種重消費、輕積累的特點,在庇隆當政時推行的民眾主義政策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為了尋求更多的民眾的支持,庇隆用國家的大量資金來提高工人的工資或實施社會福利計劃。一位美國學者是這樣描述庇隆的民眾主義政策的:"工人無條件地忠誠庇隆及其夫人埃娃。作為回報,工人得到了工作、加薪和醫療、教育和福利等方面的大量好處。埃娃的使命是(為窮人)奉獻一份愛心,向他們分發食品、衣服、玩具和其他日用品。" 1947年和1948年,工人的工資分別增長了25%和24%。 然而,當阿根廷經濟因世界市場上初級產品價格下跌而陷入困境時,庇隆無法有效地推行其民眾主義政策。1955年9月,在軍隊和反對派的強大壓力之下,庇隆終於交出了權力,到巴拉圭避難去了。
1910年,尼加拉瓜詩人達里奧寫過一首名叫《我為阿根廷歌唱》的詩,以讚美歐洲移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熱愛。然而,一個世紀後,在阿根廷,有錢人不斷地將其資金轉移到國外,而擁有一技之長的專業技術人員則競相移民到西班牙、意大利或美國。持旅遊簽證進入美國的阿根廷人中約有30%不再回國。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90年代期間阿根廷人的比重增加了一倍。
2002年1月中旬,在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召開的一次學術會議上,不少與會者甚至在討論這樣一個問題:阿根廷是否已成為一個"跨掉的國家"(failed state)。"跨掉的國家"這一提法多年前就已出現在美國學術界。其含義是政府不能行使其基本職能,如不能有效地徵稅,不能維繫社會秩序,等等。《邁阿密先驅報》的一篇文章說,國際上一些學者多年來一直將阿富汗、安哥拉、海地、莫桑比克、蘇丹和剛果等國家視為"跨掉的國家"。而阿根廷的人均收入卻高達8000多美元。
阿根廷人的受教育水平在第三世界國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且不論阿根廷是否已躋身於"跨掉的國家"之列,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內,阿根廷從一個世界經濟大國演變為世界上最大的倒賬國,其教訓是十分深刻。我們至少可以從阿根廷經濟的興衰中得出以下幾點啟示:政府干預是必要的,但必須適度和有效;在發揮農業比較優勢的同時,要大力發展工業;外向發展優於內向發展,儘管外向發展並非十全十美;政局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提高國內儲蓄率,才能減少對外資的依賴。
摺疊阿根廷危機背景簡介 2000年,阿根廷外債總額達1462億美元,相當於當年外匯收入的4.7倍,當年還本付息占出口收入的38%。因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巴西金融危機影響,2001年11月,阿根廷政府宣布無力償還外債,決定實施債務重組。
自2001年12月20日德拉魯阿總統宣布辭職至2002年1月1日正義黨參議員杜阿爾德就任新總統,短短12天內五易總統,表明政治危機也相當嚴重。
大規模的騷亂和激烈的政局動盪迫使政府放棄了比索盯住美元的貨幣局匯率制度,國內外投資者對阿根廷的信心急劇下降。阿根廷不僅遇到了債務危機,而且還陷入了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
在此之前,阿根廷經濟已陷入蕭條,政府財政赤字和債務情況顯着惡化。政府不得不通過國內銀行還資助赤字,政府債務占銀行資產的比率迅猛攀升,這顯着增加了銀行系統的信用風險。2001年12月23日,阿根廷政府宣布暫時停止償付所有公債的利息和本金,12月24日宣布將於2002年1月發行本國第三種貨幣阿根廷元。
阿根廷比索大幅貶值,最高時達75%,阿根廷通貨膨脹迅速上揚,比索貶值後累積通脹率最高達80%,大批企業倒閉,失業率大幅上漲至25%,2002年經濟下滑10.9%。2004年底,經過艱苦談判,最終與國際金融機構達成協議,公布了以僅相當於欠債25-35%的面值發行新債來償還舊債的債務重組方案。2005年3月3日,債務重組取得成功,長達三年多的倒債危機宣告結束。
阿根廷危機的根源
進口替代工業化模式固有的缺陷與80年代初不利的外部環境結合在一起,終於使阿根廷在1982年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和債務危機。在被稱作"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阿根廷經濟的年均增長率為-0.7%,而通貨膨脹率則居高不下,1989年高達4924%(見下表)。1989年梅內姆上台後,雖然經濟形勢有所好轉,但通貨膨脹問題依然很嚴重。
表:阿根廷的通貨膨脹率(%)
1989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4924 84 17.6 7.4 3.9 1.6 0.1 0.3 0.7 -1.8 -0.7 -1.6
資料來源:ECLAC: Preliminary Overview of the Economies of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1993, 2001.
1991年出任經濟部長的卡瓦略發現了通貨膨脹問題的根源。 他認為,通貨膨脹率之所以長期得不到控制,最關鍵的原因是政府用開動印鈔票機器的方法來彌補巨額財政赤字。因此,如能阻止政府隨意增加貨幣發行量,那麼通貨膨脹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基於這一推理,卡瓦略制訂了著名的"兌換計劃"。1991年4月,國會通過了該計劃,並使之成為法律。該計劃的要點包括:(1)使匯率固定在1萬奧斯特拉爾=1美元的水平上。(2)貨幣基礎完全以中央銀行的儲備作保證。(3)中央銀行不得彌補政府財政赤字。
(4)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交易活動所需的比索可自由兌換。(5)允許美元成為合法支付工具。(6)禁止任何契約採用指數化。1992年1月,奧斯特拉爾被比索取代(1比索=1萬奧斯特拉爾),比索與美元的匯率定為1比1,外匯的買賣依然不受限制。
可見,"兌換計劃"的核心就是貨幣局匯率制度。事實表明,這種特殊的固定匯率制在降低通貨膨脹率方面是十分成功的。1994年,消費品價格僅增長了3. 9%,為40年來的最低點,90年代末有時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無怪乎卡瓦略表示,貨幣局匯率制度在阿根廷至少可以存在60年,梅內姆也認為,"兌換計劃"使阿根廷"這一節車廂搭上了世界經濟火車頭"。確實,"兌換計劃"如此成功,以致於國際社會將卡瓦略視為阿根廷的"經濟能人"。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爆發後,葉利欽甚至請他赴莫斯科出謀劃策。
一方面,久治不愈的通貨膨脹得到了控制,另一方面,梅內姆上台後推出的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使阿根廷國民經濟的開放度不斷擴大。其結果是,大量外國直接投資進入阿根廷(1991-2000年期間共吸引了80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 外國銀行也很願意向阿根廷提供信貸。此外,1比索=1美元這一匯率使阿根廷人覺得到邁阿密或巴黎等歐美國家去旅遊很便宜。他們無不自豪地認為,"我們是南方國家中的富人"。
大量外資的流入、宏觀經濟形勢的好轉和經濟改革釋放的能量,使阿根廷經濟在進入90年代後取得了較快的發展,1991年和1992年的增長率分別高達10. 6%和9. 6%(見下表)。在1991-1998年的8年時間內,只有1995年為負增長,因此這一階段的平均增長率仍然達5. 8%,高於拉美的平均水平(3. 5%)。 這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一度使阿根廷成了國際社會褒揚的對象,"阿根廷奇蹟"之類的美稱經常出現在西方媒體上。
表:90年代阿根廷經濟的增長率
1981-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0.7 10.6 9.6 5.7 5.8 -2.8 5.5 8.1 3.9 -3.4 0.6 -3.8
資料來源:ECLAC: Preliminary Overview of the Economies of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2000, 2001.
但是,從1999年起,阿根廷經濟卻陷入了困境,財政收入每年減少20%,失業率高達18%,儘管通貨膨脹率保持在1-2%的低水平。
90年代末阿根廷經濟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由於美國奉行強勢美元政策,而阿根廷的貨幣局匯率制度卻又十分僵硬,因此,比索的幣值被大大高估,從而打擊了阿根廷的國際競爭力。第二,龐大的財政赤字和沉重的債務負擔削弱了阿根廷經濟的活力。第三,1999年初爆發的巴西金融動盪使阿根廷經濟受到了很大的不良影響。阿根廷與巴西是鄰國,經濟關係非常密切。巴西貨幣雷亞爾貶值後,阿根廷對巴西的出口受到很大的消極影響。第四,國際市場上一些初級產品價格的疲軟使阿根廷的農產品出口收入得不到大幅度的增長。
一般情況下,在國民經濟陷入衰退時,政府可以利用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但在阿根廷,貨幣局匯率制度仿佛"砍掉了阿根廷的貨幣政策這一條胳膊", 政府無法有效地運用降低利率或放鬆銀根等手段來調控經濟。正如許多分析人士所指出的那樣,貨幣局匯率制度猶如一件"緊身衣",使阿根廷不能對東亞金融危機、俄羅斯金融危機和巴西金融動蕩產生的"衝擊波"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還應該指出的是,如果一個國家能繼續吸引大量外資,那麼巨額財政赤字和龐大的債務負擔還不至於誘發危機。然而,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金融危機和1999年初的巴西金融動盪,使阿根廷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非常不利的變化,吸引外資的成本越來越高。
針對阿根廷經濟面臨的困難和比索幣值高估等問題,阿根廷國內就出現了多種看法。第一種爭論是圍繞美元化展開的。梅內姆總統要求中央銀行提交一份實施美元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而且阿根廷國內的一些大企業和外國銀行也喜歡實施美元化,因為他們認為,美元化不僅能恢復投資者的信心,而且還可以通過廢除比索而徹底排除了貶值的可能性。但反對美元化的人認為,美元化不會解決幣值高估的問題,因此不會立即帶來經濟的復甦。此其一。
其二,美元化將徹底剝奪中央銀行手中為數不多的一點權力,從而無法對經濟衰退作出必要的積極反應。第三,中央銀行可能缺乏足夠的外匯儲備來取代流通中的比索。第四,美元化會使阿根廷損失大量鑄幣稅,國家主權也會受到損害。而且,阿根廷與歐洲的貿易多於它同美國的貿易,因此美元化不是一個最佳選擇。
第二種爭論的核心是貨幣局匯率制度。有人主張儘快放棄固定匯率制,以便使阿根廷提高國際競爭力,使國民經濟走出陰影。但反對者認為,固定匯率制使阿根廷成功地控制了通貨膨脹,如果放棄固定匯率制,通貨膨脹就會死灰復燃。因此,他們主張實施"爬行美元化"(creeping dollarisation),即逐步實施美元化。
2000年10月6日,阿根廷副總統阿爾瓦雷斯因在反腐敗問題上與德拉魯阿總統不能達成共識而辭職。 此舉使德拉魯阿政府的威信大大下降,因此國際投資者越來越擔憂阿根廷會不會公開宣布無力償還1500多億美元的外債或放棄貨幣局匯率制度。幸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了一筆援助,使阿根廷避免了一場危機。
進入2001年以後,德拉魯阿政府為振興阿根廷經濟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1)鼓勵企業提高效益,以增強國際競爭力。(2)通過振興肉類加工業和汽車配件製造業等傳統產業來擴大出口。(3)努力減少公共開支,通過提高稅收體系的效率來增加財政收入。為了繼續獲得IMF的援助,德拉魯阿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平衡財政收支。例如,
政府要求3/4的軍官輪流放假一段時間,其他軍官則可以每周工作4天、每天工作6小時,以減少工資支出。又如,除外交部部長特批以外,外交部的工作人員不得打國際長途。再如,政府禁止所有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加班,因為加班工資比正常的工資高出很多倍。其結果是,由於電視台無人加班,電視信號無法傳送,德拉魯阿總統的一次電視講話也難以在晚上進行實況轉播,只能在次日播放錄象。更為嚴重的是,由於政府停止購買用於製作護照的紙張。約8萬人因無法及時更換護照而影響了出國。
為了恢復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德拉魯阿總統還於2001年2月任命數年前早已離任的卡瓦略為經濟部長。卡瓦略上台後就立即要求國會通過一個名為《競爭力法》的經濟調整計劃。該計劃不是採用不得人心的緊縮性措施,而是"三管齊下":增加稅收、提高競爭力和發展生產。經過多天通宵達旦的辯論,國會終於在4月初通過了這個法案。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競爭力法》的實施,有利於阿根廷經濟儘快走上復甦之路。
此外,針對比索高估的問題,卡瓦略還表示提出要對匯率制度進行一些調整。調整的主要內容就是實行一種雙軌匯率制,即在歐元與美元的匯率為1:1時,比索同時與美元和歐元掛鈎。一些經濟學家指出, 歐盟是阿根廷的主要貿易夥伴之一,因此匯率雙軌制有利於阿根廷擴大對歐盟的出口。但是雙軌制也被看作是比索的變相貶值。許多人甚至認為,阿根廷的貨幣局匯率制度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因此,政府宣布雙軌制的決定後,阿根廷和巴西的金融市場一度出現較大的動盪。
東山再起的卡瓦略一度不負眾望,使阿根廷成功地避免了國際社會認為立刻就要爆發的經濟危機。2001年6月,阿根廷與國際債權人對高達300億美元的到期債券進行重新安排,其中一半債券的償還期可推遲18個月,最長的可延遲到2005年。這一安排雖然減輕了壓力,但阿根廷為此而付出的代價也是高昂的,因為在重新安排後,新債券的利率大大提高。無怪乎英國《金融時報》說,這是阿根廷在用金錢買時間。
事實表明,德拉魯阿政府的種種措施並沒有使阿根廷經濟走出困境。正如著名的美國經濟學家多恩布什所說的那樣,卡瓦略或許是一個能使阿根廷經濟走出困境的"魔術師",但這一次他卻似乎"用盡了他的魔術技巧"。 而IMF和美國在是否願意援助阿根廷這一問題上的立場則使阿根廷在國內外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進一步下降。2001年11月,IMF以阿根廷政府未能實現將財政赤字降低到零的目標為由,決定推遲撥付一筆援助。這一決定進一步損害了國內外投資者對阿根廷克服經濟困難的信心,同時也迫使公眾爭先恐後地到銀行提取自己的存款。僅在11月30日這一天,人們從銀行中提出的存款總額就高達13億美元, 從而使銀行系統處於極度的危險之中。
使事態更為不利的是,一方面,政府必須在2001年年底以前支付120億美元的外債本金和利息,另一方面,外匯儲備正在不斷減少。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外匯儲備減少到130億美元,固定匯率制就會面臨嚴重的危險。
為了阻止人們擠兌銀行和資金外逃,德拉魯阿總統於12月3日起開始實施金融管制措施。其核心是控制儲蓄者從銀行提款,即儲蓄者每周只能從銀行取出250比索。此外,政府還規定,許多種類的美元存款將被凍結到2003年。
這些極端措施雖然使銀行系統倖免於難,但在各黨派和政府內部引起了很大的分歧,也在民眾中產生了巨大的牴觸情緒。許多儲蓄者說:"無能的政府把我們的國家拖入泥潭,而今卻又禁止我們取出自己的錢。"2001年12月18日,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地終於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騷亂,抗議政府的金融管制措施。 這一騷亂持續了2天。在與警察的衝突中,近30人死亡。面對這一局面,德拉魯阿總統只得辭職。
薩阿總統上台後立即表示,阿根廷暫停支付中央政府的1320億美元的債務。 這使得阿根廷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倒賬國"。據估計,"倒賬"能使阿根廷政府在2001年年底以前"節省"120多億美元。換言之,如果阿根廷不"倒賬",那麼它必須用120多億美元來還本付息。這對於竭力控制財政開支的阿根廷政府來說,無疑是難上加難。可見,薩阿總統的決定是萬不得已的舉措。
在宣布"倒賬"的同時,薩阿總統卻表示,他的政府不會放棄貨幣局匯率制度,因為比索幣值意味着工資下降和消費者的購買力減弱,因此只能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但他同時又宣布,政府將推出一種名叫"阿根廷元"(Argentino)的新貨幣,用它來支付政府雇員的工資和購買公共部門使用的各種商品。
為了穩定金融體系,薩阿總統繼續實施嚴厲的銀行管制措施,限制儲蓄者提款的數量。這一措施使民眾大失所望,遊行和抗議活動此伏彼起。與此同時,薩阿總統在一些政治問題上(其中包括他的任期時間)與其他黨派有着重大的分歧。上台一周後,薩阿總統也宣布辭職。
杜阿爾德總統在2002年元旦上台後不久, 就宣布放棄貨幣局匯率制度,使比索貶值29%。在阿根廷,80%的信貸以美元計值,而工資以比索計值。因此,政府為了安撫民心而同時規定,欠銀行的數額在10萬美元以下的貸款,可以按照1比索=1美元的匯率將美元轉換成比索,用比索償還。這種被稱作"比索化"( pesification)的做法雖然有利於儲蓄者,但不利於銀行。例如,如果某人欠銀行5萬美元,它只要用5萬比索就可償還這筆貸款。如果它同時在銀行中存有5萬美元,它卻可以按1美元=1.4比索的匯率得到7萬比索。據一般的保守估計,政府的這一規定將使銀行損失90億美元。而銀行自己的估計將在100-200美元之間。
面對銀行界的抱怨和不滿,政府後來又作出了不利於儲蓄者而有利於銀行的決定:存在銀行的美元存款,必須轉換為比索。這無疑使政府在民眾中的威信進一步降低。無怪乎阿根廷的一位政府部長說,政府面臨着一種兩難的局面,因為照顧了這一方,必然會得罪另一方。
不容否認,阿根廷政府的金融管制措施有效地避免了銀行擠兌,但也引起了爭議(見專欄)。此外,數百億美元的銀行存款被凍結在銀行中,也是一種浪費。而且,阿根廷經濟活動中的一半必須依靠現金交易。因此,對銀行提款的限制無疑使整個國民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對低收入者的生活也產生了重大的消極影響,因為他們的生活保障完全依賴於工資能否換來現金。由於缺乏現金,易貨貿易活動變得十分普遍,各種各樣的消費急劇減少。據統計,2002年1月是40年來阿根廷汽車市場最不景氣的一個月。毋庸置疑,在國民經濟處於衰退的情況下,消費不振無疑會進一步制約經濟的復甦。
使杜阿爾德政府難堪的是,許多人甚至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政府取消這些管制措施。2月1日上午,最高法院作出了這樣一個判決:私人財產必須得到保護,因此政府禁止儲蓄者從銀行提款是違法行為。這一裁決促使政府放棄了原定在是日下午公布經濟振興計劃的安排。為了避免憲法危機,杜阿爾德總統發布了行政命令,禁止任何人再向最高法院提出此類訴訟。但許多人依然在最高法院門前排着長隊,爭先恐後地提交訴訟狀。
日益嚴峻的形勢使阿根廷政府認識到,外部援助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得到IMF的援助,杜阿爾德總統採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壓縮政府財政開支,其中包括將公務員工資降低13%,並減少對社會保障體系的撥款。此外,杜阿爾德總統還要求地方政府大力削減開支。第二,增加對出口企業的課稅。政府認為,這些出口企業(其中包括大量私有化企業)因比索貶值而受益匪淺,因此必須向政府繳納更多的稅。此外,有關部門還力圖完善稅收體系,減少偷稅漏稅。第三,自2月3日起開始實施浮動匯率制。
除了求助IMF以外,阿根廷還積極尋求美國的援助。但美國政府的一些官員表示,由於阿根廷危機的根源在於"體制改革不力"和"政治腐敗"等原因,美國不會提供大量援助,除非阿根廷能有效地消除自身的各種弊端。據報道,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賴斯曾說過,布什總統雖然"關心"阿根廷的形勢,但她又指出,對阿根廷來說,"最好的行動方向就是由阿根廷自己採取一些措施"。美國財政部長奧尼爾等高級官員也說,援助阿根廷的計劃是一種"浪費"。奧尼爾甚至在2001年年中說過這樣的話:"在過去的70多年中,他們(阿根廷人)經常遇到麻煩或擺脫麻煩。…… 他們根本沒有什麼出口工業而言。他們自己喜歡這樣搞,沒有人逼迫他們到今天這個地步。" 毋庸贅述,奧尼爾的上述言論引起了許多阿根廷人的極大反感。
阿根廷危機的啟示
作為拉美的第三大國,阿根廷歷來對其他拉美國家的政策走向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出生在阿根廷一中產階級家庭的格瓦拉在60年代曾以"游擊中心論"為其指導思想,在一些拉美國家搞游擊戰,從而對整個拉美地區的政治發展進程和外交關係走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普雷維什的發展主義理論在拉美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則更大。因此,人們對阿根廷危機是否會產生"探戈效應"十分關注。例如,如果阿根廷危機波及其鄰國巴西,整個拉美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就會放慢,因為巴西的經濟總量占整個拉美地區的三分之一以上。一旦拉美經濟受影響,美國經濟的復甦會推遲。
然而,阿根廷危機產生的"探戈效應"似乎並不明顯。 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國際社會早就預料到阿根廷會爆發危機,因此在心理上有足夠的準備。 第二,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已採用浮動匯率制,因而能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作出積極的回應。第三,在經歷了90年代以來爆發的歷次危機以後,國際資本所有者規避危機的能力似乎得到了增強。第四,東亞金融危機後,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政策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英國的《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說,"雖然阿根廷的比索貶值沒有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導致太大的'傳染效應',但它在全球範圍內誘發的'學術傳染'卻是不容忽視的。"誠然,阿根廷危機爆發後,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經濟學家都在問:阿根廷這個因在90年代按照所謂"華盛頓共識"進行了規模巨大、程度深遠的經濟改革而被視為自由市場經濟的"榜樣"和"改革明星",為什麼會陷入危機? 參加2002年巴西、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等國大選的一些政治家和反全球化人士已開始把阿根廷危機視為"市場導向"經濟改革失敗的典型,是全球化在新興市場"作怪"的必然結果。
一個名為的網站所發表的一篇文章認為,阿根廷危機是持續了近26年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順理順章的結果。 美國《波士頓郵報》刊載的一篇文章也認為,美國輸出的經濟模式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制執行。這一模式建議發展中國家向外國資本開放市場,將國有企業出售給出價最高的外國人,平衡預算,限制政府的作用,等等。該文章認為,阿根廷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忠實地遵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模式,這篇文章的結論是:"市場原教旨主義"是阿根廷經濟崩潰的根源。
將阿根廷危機的根源歸咎於全球化或經濟改革,無異於將除了地震或厄爾尼諾以外的一切壞東西都說成是全球化或經濟改革,因而是有失公允的。然而,阿根廷危機的一些教訓和啟示,卻是很值得其他一些新興市場國家記取的。
教訓和啟示
提高本國競爭力
首先,在全球化時代,由於國民經濟與國際經濟的聯繫越來越密切,而匯率是這一聯繫的"紐帶",因此,選擇合適的匯率制度,實施恰當的匯率政策,已成為經濟開放條件下決策者必須要考慮的重要課題。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說是由匯率變動誘發的。阿根廷危機的原因之一也與貨幣局匯率制度有關。因此,採用一種適合本國國情、有利於提高本國競爭力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毫無疑問,浮動匯率制不是十全十美,貨幣局匯率制也並非一無是處。問題的關鍵是,在實施某一種匯率制度的過程中,如何採取一些相應的配套措施,以便使這種匯率制度在有利的環境中運轉。例如,香港和愛沙尼亞在實施貨幣局匯率制度時,很注意改善微觀經濟層面上的基本要素。而在阿根廷,不僅企業效益增長緩慢,而且勞動力市場也具有很強的剛性。此外,國際經驗還表明,為了使貨幣局制度順利地運轉,國內經濟應該有較多的活力,金融體系健全,財政紀律嚴格,而且它所盯住的貨幣必須是其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
在阿根廷,由於流通領域中的現金在減少,政府遂允許省一級政府印製並發行自己命名的代用券,用於政府開支或支付公共部門雇員的工資。 例如,人口最多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率先印製了10億美元美元的一年期代用券。毫無疑問,這些"準貨幣"雖然一時解決了流動性不足的難題,但對貨幣局匯率制度的破壞作用是很大的。無怪乎一些經濟學家指出,阿根廷的貨幣局匯率制度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那種貨幣局制度,因為政府允許1/3的貨幣基礎(流通領域中的比索加上銀行中的比索存款)可以用政府債券來支撐,以便使它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注意利用外債的規模
其次,必須注意利用外債的規模。阿根廷歷史上曾遇到過兩次較大規模的債務危機。第一次是在19世紀末, 第二次是在20世紀80年代。雖然這兩次危機都給阿根廷經濟帶來巨大的創傷,但是必須指出,舉借外債本身並不是壞事,因為利用外資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尤其在全球化時代,積極地舉借外債已成為發展中國家決策者的一個明智選擇。然而,外債的規模必須與本國的償付能力相適應。遺憾的是,阿根廷沒有從過去的危機中吸取教訓,而是在90年代初實現經濟復甦後再次舉借了大量外債。更為不利的是,相當多的一部分外債不是投入生產部門,而是被公共部門用於非生產性目的。
阿根廷公共債務額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足50%。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這一比重似乎並不高。但公共債務相當於出口的比重卻高達5倍。此其一。其二,阿根廷的債務結構不合理。一是還本付息集中在2001-2004年,二是大多數債務採用固定利率,一般都在10%以上,從而使還本付息負擔進一步加重。
總之,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說的那樣,除非一個國家的經濟飛速增長,金融市場非常發達,否則不應該使債務負擔達到如此重的地步。 無怪乎有人認為,阿根廷的"兌換計劃"是"死在債務和經濟衰退手裡的"。 此外,阿根廷的教訓還表明,在外資流入源源不斷的時候,阿根廷早就應該努力提高國內儲蓄率,並在經濟改革之初,就應該把社會保障制度作為改革的重點。
提高財政部門的穩健度
第三,提高財政部門的穩健度也是維繫經濟安全的必要條件之一。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和1998年的俄羅斯金融危機都與金融部門中的各種問題有關,因此,人們在談論經濟安全時,常常把注意力放在金融問題上。但阿根廷危機則表明,龐大的財政赤字同樣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不容否認,在90年代前期,除1991年以外,阿根廷的財政狀況還是比較好的(見表)。1993年的財政平衡甚至出現了盈餘,其他年份雖然是赤字,但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很小。然而,從1996年起,一方面,90年代前期急風暴雨式的私有化結束後,私有化收入大幅度減少,而政府開支卻得不到控制。另一方面,由於前總統梅內姆為了謀求第三次連任,不惜大幅度增加財政開支,對地方政府財政開支的增加也聽之任之。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說的那樣,阿根廷的政治家具有隨意開動印鈔票機器來滿足政治需要的傳統。 其結果是,財政赤字不斷擴大。曾經擔任阿根廷經濟部長的洛佩斯說過,在90年代,阿根廷的政府開支增長了150%,而經濟僅增長了50%。 而《拉美財政》雜誌的一篇文章則認為,在過去的十年中,阿根廷的公共開支增長了一倍,財政赤字增長了6倍。
表:阿根廷的財政平衡(相對於GDP的比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1.6 -0.1 1.5 -0.3 - 0.6 -1.9 -1.5 -1.4 -1.7 -2.4 -3.5
資料來源:ECLAC: Preliminary Overview of the Economies of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1997, 2001.
阿根廷財政收支嚴重失衡的根源在於財政開支負擔過重。而財政開支得不到控制的原因與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密切相關。例如,阿根廷的總人口為3600萬,而公務員人數則多達200萬。這一比率不僅在拉美,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比較高的。又如,阿根廷的國會僱傭了1萬人,是墨西哥國會的2倍多(而墨西哥的人口則比阿根廷多出1倍以上)。此外,阿根廷的省一級立法機關還僱傭了5萬人。再如,阿根廷的參議院有72個席位(由23個省和聯邦首都各選出3名),眾議院有257個席位(每14. 4萬人選出1人)。《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指出,如果按照這一比率,美國的國會議員將多達2000人,而不是現在的535人。
阿根廷的公務員不僅領取高薪,而且還可享受非常優厚的福利。因此,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占用了國家的大量資金。以國會圖書館為例,在它的3000萬美元的預算中,98%的經費被用來支付其964個雇員的工資。
阿根廷的財政失衡還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複雜的財政關係密切相關。在90年代後期開展的財政改革中,中央政府的財政權有所縮小,地方政府的財政權則顯著強化,財政開支也大幅度增加。在這一過程中,中央政府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來監督或約束地方政府的財政開支。例如,杜阿爾德總統曾於90年代在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當過8年省長。在在此期間,該省的財政赤字增長了10倍多,而且還不斷地向銀行舉債。對此,中央政府幾乎是束手無策。據估計,90年代後期,在阿根廷公共開支的大幅度增長中,約三分之一與地方政府有關。
一方面,由於政府對資金的需求很大,資本市場上籌措資本的成本居高不下,從而這使私人部門處於一種非常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政府為增加財政收入而向企業徵收五花八門的稅收。據統計,一般的企業要向聯邦政府、省政府和市政府繳納14種稅。然而,由於偷稅漏稅司空見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90年代中期所作的統計表明,在阿根廷,只有50%的納稅人繳納了增值稅。因此,有人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如果阿根廷能將偷稅漏稅的比率減少12.5%,阿根廷的財政收支就不會是赤字了。
總之,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魯格夫所說的那樣,不當的財政政策、沉重的債務負擔和僵硬的匯率制度三者結合在一起,必然會導致危機。
政治穩定
第四,政治穩定是加快經濟增長的基本條件之一。應該說,自80年代初阿根廷實現軍政府"還政於民"後,政治民主化進程一直在穩步發展。但是,自1999年國民經濟出現衰退後,"經濟問題政治化"趨向愈益嚴重。換言之,政府的任何經濟政策的出台或付諸實施,都受到黨派之爭的影響。
"經濟問題政治化"甚至還與同一政黨內的分歧與不和聯繫在一起。例如,現總統杜阿爾德與前總統梅內姆均屬正義黨,杜阿爾德而且還在梅內姆當政期間任副總統。按理說,在國家陷入危機後,這兩人應該同心同德,共渡難關。但梅內姆在2002年1月9日接受智利《商報》的採訪時說,杜阿爾德總統"不稱職"。
梅內姆還批評杜阿爾德的經濟政策是"極其壞的",認為新政府放棄1比索=1美元的兌換計劃將導致經濟不穩定,"使阿根廷在世界經濟中的參與迅速消失,使阿根廷自我封閉,也會使阿根廷倒退40年。"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阿根廷的政治制度中有一種黨內"相互殘殺"(cannibalism)的傳統。梅內姆貶低杜阿爾德的目的無非是要使自己在2003年的大選中處於一種有利的地位。
還應該指出的是,最近幾年阿根廷政治民主制度中的最大問題是總統權力受到很大的制約。德拉魯阿既沒有控制議會,也沒有控制全國23個省中的14個,而反對黨手中的那些省,正是經濟實力比較強的大省。在減少財政赤字的號召中,那些省採取了牴觸的姿態。德拉魯阿甚至沒有得到推舉他競選的聯合陣線的全力支持。
事實上,德拉魯阿上台後,聯合陣線中的左翼派一直在批評他的經濟政策,甚至激進公民聯盟(聯合陣線的主要組成部分)領導人、前總統阿方辛也對他的經濟計劃"敬而遠之"。不僅如此,在許多問題上,政府內閣也經常不能達成共識。由於得不到廣泛的支持,政府在2000年和2001年實施的近10個經濟計劃接二連三地失敗或半途而廢。其結果是,國內外投資者對政府的信心危機也越來越明顯,他們被迫停止投資或將資金轉移到國外。
政府與公眾達成最大限度的共識
第五,政府與公眾應該在反危機措施和其他一些經濟政策上達成最大限度的共識。如前所述,為了避免危機的爆發,德拉魯阿政府根據IMF的"藥方",推出了一系列緊縮性措施,其中包括降低工資和削減養老金支出,等等。這些措施不僅引起了低收入者的反對,而且還遭到了中產階級的抵制,從而使政府與公眾的對立不斷強化。
2001年7月所作的一項民意測驗表明,德拉魯阿總統的支持率已下降到20%,是他1999年上台以來的最低點。 在德拉魯阿總統當政的2年時間內,全國工人聯合會共組織了9次大規模的罷工。而那種以敲打鍋碗瓢盆為特徵的示威、遊行和抗議則更是司空見慣。一些西方媒體指出,不要小看"鍋碗瓢盆的力量",它使德拉魯阿總統和薩阿總統交出了權力。
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後,泰國和韓國等國的民眾踴躍向國家捐獻金銀珠寶,儘管也有人竭力反對政府的緊縮政策。民眾對反危機政策的理解和主持無疑是非常必要的。當然,就政府而言,每一項政策或措施的出台都應該考慮到民眾的忍受程度,否則會事與願違。而德拉魯阿政府的緊縮性措施如此嚴厲,產生了如此大的不良影響,以至於一些經濟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德拉魯阿政府的藥是否比它要治療的病更加難以被接受忍受。
還應該注意到,阿根廷"鍋碗瓢盆的力量"攻擊的目標之一是政府的腐敗。在遊行隊伍中,人們高呼的口號就是"把那些官僚趕下台"。不容否認,長期以來,腐敗一直是困擾阿根廷政治生活的嚴重問題之一。例如,不少政治家和政府官員經常利用手中的權力來安排一些有名無實的工作崗位。有幸獲得這種被叫作"庇護主工作"(patronage job)的美差的人,不必天天上班,只需每月露面一次取工資即可。據估計,阿根廷全國共有10萬人享受這種待遇,2001年用於這方面的"政治開支"高達20-40億美元。 杜阿爾德總統上台後,表示要懲治腐敗,為大幅度削減"政治開支"而取消"庇護主工作"。
私有化不是抵禦經濟危機的"防火牆"
第六,私有化不是抵禦經濟危機的"防火牆"。在新自由主義理論的影響下,梅內姆政府對國有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私有化,以至於許多阿根廷人說,"整個國家都被賣了。"
梅內姆政府的指導思想是,國有企業效率低下,長期虧損,只有將其私有化,才能減少政府干預和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才能調動私人資本的積極性。
不容否認,大規模的私有化一度使阿根廷與墨西哥"肩並肩",走在90年代拉美經濟改革的前列。使梅內姆政府更為得意的是,私有化使政府獲得了大量收入。據美洲開發銀行統計,在1990-1995年的私有化高潮期,共有123家國有企業被私有化,政府獲得了184. 5億美元。 這筆巨大的收入可以使政府繼續大手大腳地花錢,可以繼續給政府部門的官員支付高薪和優厚的社會保障福利。然而,90年代後期,即在轟轟烈烈的私有化過去之後,私有化收入不斷減少,而政府開支並沒有得到控制。可見,私有化不僅沒有使阿根廷倖免於難,而且還對其財政狀況留下了"後遺症"。
強化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和提升產業結構
第七,必須通過強化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和提升產業結構來擴大出口。英國《拉美經濟與商業》的一篇文章認為,"阿根廷缺少的是一個能夠使阿根廷經濟走出衰退的出口部門"。 這一論斷固然低估了阿根廷的出口業,但不容否認,90年代後期以來,阿根廷的許多出口產品確實在世界市場上失去了優勢。阿根廷的出口收入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只有10%。這一比重在新興工業化國家國家中來說是比較低的。
這既與實施了十年的貨幣局匯率制度有關,也與以下一些因素有關:(1)90年代以來阿根廷大幅度地降低了貿易壁壘,但二戰後長期形成的那種內向發展模式,導致資源配置嚴重扭曲,而這種扭曲是很難在短時間內糾正的。(2)雖然20世紀下半葉阿根廷在工業化道路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它的產業結構還是基本上以初級產品的生產和出口為主。有人甚至認為,今天阿根廷的主要出口商品依然是一個世紀以前的出口商品。
如在90年代末,製成品出口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僅為三分之一,其餘均為初級產品。 阿根廷的這種出口貿易結構不僅會減弱比索貶值帶來的優勢,而且還容易受到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導致初級產品價格不振和進口國保護主義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3)美國和歐盟國家一直奉行保護主義政策,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加以多方面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阿根廷的出口。
IMF應該發揮積極的作用
第八,IMF應該在避免新興市場經濟危機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從解決墨西哥危機和東亞危機的全過程中可以看出,外部援助在解決危機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但IMF的援助是有條件的。例如,受援國必須進一步開放市場,必須實施削減政府開支等一系列緊縮措施,必須進行更為深刻的改革。無怪乎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後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不少示威者在遊行隊伍中打出了這樣的標語:I.M.F. = I'm fired, 意思是"IMF意味着'我被解僱'"。
一方面,如果IMF繼續提供援助,有人可能會指責它助長了"道德危害"。另一方面,如果IMF停止提供援助或提出苛刻的條件,有人可能會將危機歸咎於該機構的"冷酷無情"。 這似乎使IMF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
不容否認,許多阿根廷人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立場極為不滿。他們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見死不救"。 針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克魯格批評阿根廷政府奉行利率雙軌制的言論,阿根廷經濟部副部長托戴斯卡甚至在電台上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應該對阿根廷的政策取向指手劃腳。他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離阿根廷有1萬公里遠,它根本不知道這裡的形勢。…… 如果它說不出什麼有意思的,最好還是少說幾句。"
無論如何,阿根廷危機的爆發進一步說明,IMF應該在監督其成員國的風險和預防危機等方面發揮更加透明、更有權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