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瑟·米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美國劇作家。主要作品有戲劇《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等。

1915年10月17日,阿瑟·米勒出生於紐約曼哈頓區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1]米勒讀書期間開始嘗試戲劇創作。1947年,米勒憑《全是我的兒子》一舉成名。花六周時間寫成的《推銷員之死》(1949)得到了包括普利策獎在內的三大獎項,為他贏得國際聲譽。米勒的重要作品多寫於五十年代,如影射美國政治歇斯底里狀況的《薩勒姆的女巫》,反映工人生活的《兩個星期一的回憶》和寫意大利移民的《橋頭眺望》。之後他寫得很少,但總是適時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2005年2月10日凌晨,米勒因心力衰竭去世。[2] 阿瑟·米勒與尤金·奧尼爾田納西·威廉斯並稱為20世紀美國戲劇三大家

人物經歷

1915年10月17日,阿瑟·米勒出生於紐約曼哈頓區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隨後的經濟大蕭條給他的家庭帶來了重創。13歲時,他們全家搬到了布魯克林一個狹窄的小木房子裡,環境的落差和社會的磨練,使米勒有了更多接觸生活的機會。

1932年到1934年間,米勒四處打工,把掙到的500美元充當了密歇根大學的學費。在密歇根大學,米勒首先學習了新聞學專業,並為校報工作。在此期間,米勒創作了他的第一部戲劇《並無惡人》(No Villain)。此後,米勒轉至英語文學專業,他的第一部作品也獲得了霍普渥德獎(Avery Hopwood Award),首次嶄露頭角並獲得肯定。米勒在寫作方面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在密歇根的導師——肯尼斯·羅爾教授(Professor Kenneth Rowe)——的諄諄教誨;心懷感恩的米勒在之後的人生中依然與自己的母校保有緊密的聯繫,並創設了「阿瑟·米勒獎」、「阿瑟·米勒戲劇創作獎」等以支持學校的建設與發展。

1935年,阿瑟加入了思想偏左的「美國作家聯盟」(League of American Writers),其成員多為共產主義者或贊同共產主義思想的人。

1938年,米勒加入了「聯邦戲劇項目」(Federal Theatre Project),但由於美蘇冷戰期間美國國會對於其可能的共產主義傾向而被迫關停;米勒也被迫去尋找其他工作,但依然繼續着自己的戲劇創作。

1940年創作的《福星高照的人》(The Man Who Had All the Luck)雖然獲得美國國家戲劇協會獎,在商業方面卻表現極其低迷,僅僅在四次表演後便被撤下。

1941年到1944年,米勒當過卡車司機、侍者和工人,但戲劇創作從未停止過,不過創作的幾個劇本都不大成功,後來被他稱作"抽屜里的劇本"。他寫過兩部小說《情況正常》(1944)和《焦點》(1945)。

1947年的《都是我的兒子》(All My Sons)大獲好評,並憑此成功獲得了托尼獎的最佳劇作者獎,他作為戲劇作家的身份也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都是我的兒子》講述的是由於質量不過關的飛機引擎而引發的而悲劇以及與之相關的對於人性、責任與道德的犀利思考。

1948年,米勒再接再厲,在六周之內迅速寫出了《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並於1949年二月於百老匯首演,不論是在評論界還是在商業方面都獲得了非常積極的反響。除了再次收穫托尼獎之外,這部劇也使得米勒獲得了普利策戲劇獎的垂青。《銷售員之死》雖然以美國社會為藍本,卻得到了世界各地觀眾的歡迎,迄今為止已經被演繹了七百多次。《推銷員之死》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北京上映時,也使得許多觀眾為之動容而大受好評。[3]

1950年,他改編易卜生的《人民公敵》,得到好評。1953年,他的《煉獄》轟動百老匯,獲東尼獎。《煉獄》不僅以戲劇的形態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還被多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與歌劇等等,大受歡迎。在《煉獄》上映後不久,1956年米勒進行例行護照更新時,虎視眈眈的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藉機傳喚他接受質詢。雖然米勒同意向其提供左派政治活動的細節,卻拒絕揭發任何參與者的名字。因此,1957年米勒背叛「藐視國會罪」,被罰款、入獄並被剝奪持有美國護照的權利。1958年,該項判決被推翻,米勒重獲自由美國公民身份。

1953年,冷戰達到高潮,米勒創作了《薩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創作這部戲是為了回應麥卡錫參議員對所謂共產黨同情者的鎮壓。

1955年,他發表自傳體性質的獨幕劇《兩個星期一的回憶》,以及反映意大利籍工人在美國不幸遭遇的《橋頭眺望》。米勒同好萊塢女演員瑪麗蓮·夢露有過一段不長的婚姻,並為她創作了電影劇本《不合時宜的人》。

1956年,密執安大學授予米勒榮譽文學博士學位,表彰它這位老校友的突出成就。1958年,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授予他金質戲劇獎章

1965年,米勒被選為國際筆會主席。1983年,米勒到中國執導《推銷員之死》,由於中國的演出成功,為此他寫了一本回憶錄《推銷員在北京》。同年他獲得肯尼迪之心榮譽獎

1995年,米勒榮獲威廉·英格戲劇節獎,同年美國和英國戲劇界為他八十壽辰舉行慶祝活動。1996年,獲愛德華·阿爾比新領域戲劇家獎,1999年,百老匯重演《推銷員之死》以紀念該劇在紐約上演50周年。

除了戲劇之外,米勒的批判性隨筆也觀點獨到、文風犀利,在評論自己的作品時尤為如此。1978年,米勒出版了他的隨筆集《劇場文集》(Theatre Essays),對於悲劇的理論、麥卡錫主義以及公眾與劇場的關係進行了發人深省的解讀。

阿瑟·米勒於2005年2月10日晚間在美國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年89歲。[4]

個人生活

1949年,米勒的戲劇名作《推銷員之死》在百老匯公演後,立即在美國戲劇界引起了巨大轟動。從此,米勒聲譽雀起,成為戰後美國戲劇界的代表人物。為了將《推銷員之死》改編成電影,米勒來到好萊塢並認識了當時風靡全美的性感女神夢露。之後,雖然雙方都有各自的家庭,但他們還是不斷進行幽會,這成為當時各路記者拚命追蹤的熱門新聞。一名法國雜誌的女記者為了跟蹤他們的汽車竟遭車禍身亡。1956年6月12日,當時結婚已經15年的米勒與前妻離婚,14天後,他與比自己小11歲的夢露結婚。當時,外界稱他們的婚姻為「美國最漂亮的女人與最聰明的男人的結合」。但很快,他們的婚姻就出現了裂痕。 [5]

婚後的夢露在感情上並沒有得到滿足。米勒不是多產作家,他的收入很少,婚後幾乎是靠夢露的錢度日,這讓夫婦倆都感到煩躁不安。夢露有時半開玩笑地管米勒叫「爸爸」。的確,米勒身上似乎少了點什麼,他還不是夢露理想中的戀人,只是她的「爸爸」丈夫。

1960年,在夢露參演由米勒擔任編劇的《格格不入》(The Misfits)的過程中,兩人的關係遭遇了嚴重的危機:由於身體和精神方面的原因,夢露不得不大量服藥,由此導致了她的表演水平大幅下降。在電影1961年首映之後不久,米勒和夢露結束了他們長達五年的婚姻;19個月之後,夢露由於服藥過量去世。米勒1964年的《墮落之後》(After the Fall)就是以他與夢露的婚姻生活為藍本進行地創作,但此舉在當時被許多人認為是非常不道德的行為,對於已經去世的夢露極為不敬,因而頗受爭議。1962年,米勒與攝影師英格·莫拉斯結婚,兩人育有兩子;其中,他們的兒子由於患有唐氏綜合徵而被米勒送往醫院,此後也基本與這個兒子完全沒有交流。

2002年,米勒的第三任妻子莫拉斯去世。不久他就和34歲的極簡派畫家艾格尼絲·戴恩訂婚了,但他們還沒來得及走上紅毯就病倒了。

主要作品

  1. ▪ 1940年 戲劇 《福星高照的人
  2. ▪ 1944年 報告文學 《情況正常》
  3. ▪ 1945年 小說 《焦點》
  4. ▪ 1947年 戲劇 《都是我的兒子》 All my sons
  5. ▪ 1949年 戲劇 《推銷員之死》 Death of a Salesman
  6. ▪ 1953年 戲劇 《薩勒姆的女巫》 The Crucible
  7. ▪ 1955年 詩體戲劇《橋頭眺望》 A View from the Bridge
  8. ▪ 1961年 詩體戲劇《格格不入》
  9. ▪ 1964年 戲劇《墮落之後》
  10. ▪ 1964年 戲劇《維希事件》 Incident at Vichy
  11. ▪ 1967年 文集《我不再需要你》
  12. ▪ 1968年 戲劇《代價》 The Price
  13. ▪ 1969年 紀實文學《在俄國》(與妻子英格合著)
  14. ▪ 1977年 紀實文學《在美國》(與妻子英格合著)
  15. ▪ 1979年 紀實文學《中國奇遇》(與妻子英格合著)
  16. ▪ 1980 年 戲劇《美國大鐘》 The American Clock
  17. ▪ 1987年 自傳體小說《時移世變
  18. ▪ 1993年 《最後的楊基人》
  19. ▪ 1994年 《打破的玻璃》

創作特點

作品主題

在阿瑟·米勒的社會劇創作中,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貧困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的美國文化觀念占據着主導地位。免於貧困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成為阿瑟·米勒社會劇創作的主要關注點。《推銷員之死》和《美國時鐘》 試圖再現的是美國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人們對貧困的恐懼;《薩勒姆的女巫》再現的則是對巫術的恐懼等。由此也形成了阿瑟·米勒十分突出的美國本土戲劇的內在精神特徵,那就是對自由的不懈的追求精神。

阿瑟·米勒的作品是現實主義手法的悲劇作品,對於戲劇的理解鮮明而具有個性,他將普通人推向戲劇的主角,用平凡人、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悲情人生來反映殘酷的社會現實。在阿瑟·米勒的作品中,小人物不能主宰世界,他們是時代的犧牲品,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用自己的方式去不斷掙扎,往往陷入痛苦的泥沼。阿瑟·米勒用獨到的視角去審視小人物的生存環境,體現了他對「人的生態意識」的理解。

阿瑟·米勒作品中的主角都是社會中的底層人物,他們有的是小商人、士兵、農民、女僕、歌星、職員,從社會倫理角度上他們大多是家庭成員、父子關係、夫妻關係、朋友關係、情人關係等。這些人作為社會的底層,社會組織的最小細胞,往往面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大的社會環境出現的各種危機,最先在家庭中表現出來。往往越是社會底層的人,他們所面臨的生存壓力也就越大,所產生的矛盾也最先表現出來。阿瑟·米勒的成名作《全是我的兒子》,描寫了一個唯利是圖的小商人,這是一個發戰爭財的故事,以父子的悲劇來表現小人物對社會的責任感。父親為了賺錢,將有問題的配件賣給政府,導致21名飛行員喪生,他的小兒子知道事實真相以後,毅然駕機替父贖罪自殺。多年後當兒子的死因大白後,這個曾經貪圖錢財的父親,認識到自己的自私、殘忍,他因愧對鮮活的生命而自殺。小人物為了自己的生存,不惜用戰爭來發財,這是多麼無奈的一種舉動,貪婪泯滅了人性。多年後的事實又讓他看清了自己的罪孽,這是多麼深刻的一種道德審判,是戰爭時期人價值觀混亂的表現。另一部阿瑟·米勒的巔峰之作《推銷員之死》同樣是具有深刻社會背景的小人物命運的故事,美國人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獲得成功甚至是可以成為富翁,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抓住機會,成為時代的強者。《推銷員之死》也同樣運用了父子關係來作為人物關係的主線,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父子關係也隨着破敗的社會經濟而不堪一擊。推銷員威利·洛曼年過60歲,他認為通過自己大半生的努力,可以依靠自己的魅力和努力會獲得成功。他熱愛自己的事業,關愛自己的孩子,忠實於自己的老闆,可以說是一個很完美地兼顧了事業和家庭的男人,就這樣一個善良的老人卻在殘酷的經濟危機中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失去了兒子對他的愛戴,殘忍地被社會和親人所拋棄。在這樣難以接受的打擊之中,他沒有想到仇恨和報復,而是仍然在為自己的兒子着想,想用自己的死來獲得最後一筆保險金留給自己的家人。小人物難以抗拒社會大環境的危機,難以挽回事業和家庭的危機,只有用死來挽回他所期望的一切。人的生存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如此之大,對人性的歷練是如此深刻,這個故事讓人們感受到死亡不是最可怕的,導致人死亡的深刻社會背景才是最可怕的。

但是,米勒認為社會不是唯一的悲劇製造者。他讚賞他筆下的主人公執着地要求一定的「權利」,但也為他們的失敗感到惋惜。

首先,米勒認為「極端自負可能導致個人與社會的尖銳對立,從而產生悲劇性的對抗,因為『不可改變的社會環境』經常『壓制人類,使他流露出來的愛和創造性誤入歧途」。此外,米勒還認為,「極端的自私自利會導致徹底的失敗,『良心』如果不經謙遜的調節和理智的指導,可能退化為野蠻的破壞性官能」。

米勒對於人爭取自我尊嚴是給予肯定並讚揚的,同時他也告誡人們:人應當避免自我毀滅,個人必須明白並適應自己在社會中的處境,而不是過度自負或固執地追求個人主義的野心。人無法改變蠻橫無理的社會,那麼追求人與社會之間和諧的倫理關係的可行方法,也許只有用現實主義的自知之明去引導、調節個人的思想和行動,進而發揮人的才能。

米勒用一雙挑刺的眼睛觀察世事,他的話題廣闊而嚴肅,其作品更可以成為不同時代的註腳,但他作品的母題卻是簡單而純粹的,即「個人為在社會上(和在自己家裡)找到『適當』位置而奮鬥」,他在用一個個小人物的奮鬥展示或肯定個體的存在價值,這些人物有付出、有靈魂、有血性,他們使我們不再孤獨,且時刻提醒我們不要忽視周圍的世界。

藝術特色

對於劇中觸及的社會問題,米勒不提供答案,多以悲劇的敘事方式收場,把無盡的悲涼與哀婉留給走出劇場的觀眾。悲劇的主人公都是社會演進中的小角色、小人物,他們被絢爛的「美國夢」所裹挾,在瑣碎而庸常的生活中,掙扎、拼搏、扭曲、放縱。悲劇不再是英雄、高貴人的專利,不再是崇高、悲壯與宏大的精神史詩,它回到了地表,進入了每個普通人的生活,這是米勒對悲劇美國戲劇的貢獻。

阿瑟·米勒的戲劇被稱之為社會劇,而且主要以悲劇形態呈現,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被稱之為「美國戲劇的良心」。阿瑟·米勒社會劇創作的基本特色是關注社會問題,思考人生哲理,探究人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把人的良心、良知、責任感和公正、正直看做是戲劇魅力的主要源泉。

阿瑟·米勒的社會劇大多呈現為悲劇的審美形態。儘管他所創作的這種類型的悲劇與現代悲劇意識密切相連,但阿瑟·米勒卻一再強調它與古希臘悲劇具有內在一致性,即悲劇精神的具有內在聯繫。阿瑟·米勒將古典形態的悲劇精神現代悲劇意識進行了有效的嫁接和融匯,創造了屬於他自己的也是屬於當代世界戲劇的獨特的悲劇審美形態。

阿瑟·米勒戲劇創作中存在着古代現代、傳統與創新、本土與外來之間多重的內在矛盾的衝突和融合,有時頗令人費解,但也因此顯現出他所創造的社會劇的獨特魅力。阿瑟·米勒戲劇的魅力就在於它與古希臘戲劇藝術內在血脈聯繫中所產生的全新的現代悲劇意識,也在於它既吸收了世界戲劇藝術的精粹,又充分顯現了美國本土文化色彩,從而形成了繼奧尼爾之後又一座美國本土戲劇的高峰。

往事重演即將往事以直觀的場面呈現於觀眾面前,類似於電影中的「閃回」技巧。這是米勒戲劇的一大特點,也是他對表現主義手法的實踐。劇中人物常常受現實中某一因素的激發,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中,此時仿佛時光倒轉,人物從現實回到了過去。舞台上開始上演過去的情景,人物完全沉浸在其中。往事重演的第一種情形是,現在與過去交替進行,運用舞台技巧,使現在情景很自然地轉入過去,或從過去場景中自然地回到現實,在同一時間,舞台上只呈現現在或過去一種場景。第二種情形則是過去情景與現實情境混雜在一起,同時呈現在舞台上,這可以說是米勒戲劇的創造與革新。往事重演尤其是過去與現實共存共現的藝術手法在米勒的多部戲劇中都有所體現,這一手法對於倫理主題的表現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戲劇中,某些往事只為劇中某個或某些人物所知,這時往事往往由劇中人物講述出來,給另外的人物和觀眾聽,也可以在劇中人物的談話或討論中被交代出來。有時,往事為劇中人物所共知,引發人物之間的討論、爭論—這便是米勒戲劇中往事戲劇化的重要手法—「討論問題」和「追溯往事」相結合。

米勒劇中的人物大都因打破倫理禁忌或觸犯了倫理準則而處於一個兩難的境地。主人公渴望改變現狀,但又被現狀所困,無法自拔。劇中人物不僅僅認識到個人與自我、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還試圖走出倫理困境,解開自身的倫理結。主人公努力對一個個倫理結的打破和消解過程便形成了一條或數條倫理線,倫理線又將倫理結連接起來,形成了米勒戲劇完整的倫理結構。

獲獎記錄

  1. ▪ 1999 托尼最佳戲劇重演獎推銷員之死》 (獲獎)
  2. ▪ 1999 托尼終身成就獎 (獲獎)
  3. ▪ 1997 第69屆 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 《激情年代》 (提名)
  4. ▪ 1997 第50屆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 《激情年代》 (提名)
  5. ▪ 1996 愛德華·阿爾比新領域戲劇家獎 (獲獎)
  6. ▪ 1995 威廉·英格戲劇節獎 (獲獎)
  7. ▪ 1981 第33屆 艾美獎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編劇 《集中營血淚》 (獲獎)
  8. ▪ 1949 紐約戲劇評論獎推銷員之死》 (獲獎)
  9. ▪ 1949 托尼戲劇音樂獎 《推銷員之死》 (獲獎)
  10. ▪ 1949 普利策戲劇獎 《推銷員之死》 (獲獎)
  11. ▪ 1947 紐約劇評獎全是我的兒子》 (獲獎)

人物影響

阿瑟·米勒是當代美國著名的劇作家之一。他的劇作,與尤金·奧尼爾以及田納西·威廉斯的劇作,在很大程度上共同將美國戲劇的重要性擴展到本國以外的天地,同時也為世界各地的當代劇作家提供了戲劇成就的標誌。

在近70年的創作生涯中,米勒共創作了劇本35部,廣播劇20部,長篇小說1部,小說集6部,電影劇本4部。他為20世紀美國的戲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米勒傾向於直面現實,其寫作主題主要關注的是社會問題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恰如評論家認為的那樣,他的作品探討的問題是決定個人痛苦的那些更為廣闊的社會與經濟問題。

人物評價

「米勒一生都在上演跟社會的爭論,他的人物接受社會的價值觀念並把它們跟自己個人的需要聯繫在一起,他的戲劇里充滿了因生活不能滿足他們實現個人價值而對生活感到困惑的人。但在他的劇院裡,投降是不可能的。」(戲劇評論家比格斯比評)

「阿瑟·米勒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藝術。」(美國戲劇導演羅伯特·福斯評)

視頻

推銷員之死 (美國作家阿瑟·米勒的戲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