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米爾卡·卡布拉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米爾卡·卡布拉爾

阿米爾卡·洛佩斯·達科斯塔·卡布拉爾(葡萄牙語:Amílcar Lopes da Costa Cabral,1924年9月12日,巴法塔,——1973年1月20日,科納克里。)幾內亞比紹和佛得角獨立的奠基人、非洲革命的理論家、左翼民族主義政治領袖、農學家、作家、非洲最重要的反殖民運動領導人之一,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的創始人和第一任總書記。他長期領導幾內亞(比紹)和佛得角群島的民族獨立運動,20世紀60年代初發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鬥爭。在葡屬幾內亞的民族解放戰爭,成為葡屬殖民地獨立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卡布拉爾深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但他並不是一個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

1973年1月20日,在民族解放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幾內亞比紹獨立建國前八個月,他被葡萄牙特務暗殺。1973年9月24日,幾內亞比紹宣告獨立,1975年7月5日,佛得角宣告獨立。但幾-佛兩國先獨立再統一的政治路線圖,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未能實現,而卡布拉爾的早逝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人物的基本信息

阿米爾卡·卡布拉爾 (Amilcar Cabral, 1924——1973)幾內亞比紹獨立運動領導人、思想家、農學家。   

生於葡屬幾內亞(今幾內亞比紹)的巴法塔。曾就讀於葡萄牙里斯本農學院。20世紀50年代初,以農藝師身份對葡屬幾內亞土地及其資源進行調查。1956年與其弟路易斯.卡布拉爾、 阿里斯蒂德斯.佩雷拉(後任佛得角首任總統)等5人創建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 ,任秘書長。1961年4月,與莫桑比克、安哥拉、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地的民族主義組織在摩洛哥會談,商定聯合爭取獨立的共同目標。1963年領導開展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游擊戰爭,並爭取到古巴的軍事援助,是葡屬殖民地獨立戰爭中戰績最佳的隊伍。1973年1月20日,獨立鬥爭勝利前夕,由於內奸和叛徒的策劃,在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被葡萄牙秘密警察暗殺。

他在烽火初燃時再創作的《這是我們親愛的家鄉》,後來成為幾內亞比紹國歌(原作者為中國作曲家曉河)。在幾國有「國父」之稱。佛得角主要的國際機場也以其姓名命名。

卡布拉爾任內,受蘇聯、中國和北歐國家影響,推行計劃經濟,使幾內亞比紹經濟受到嚴重破壞,糧食短缺,人口大量死亡,統治發生危機。1980年11月14日,幾內亞比紹部長會議主席若昂·貝爾納多·維埃拉發動「調整運動」,推翻其政權。卡布拉爾本人隨後前往葡萄牙。

2009年5月30日,幾內亞比紹國民議會發布公報說,幾內亞比紹前國家元首路易斯·卡布拉爾當晚在葡萄牙逝世,終年78歲。

個人作品

阿米爾卡·卡布拉爾於1973年初犧牲後,紐約和倫敦《每日評論》社將他生前發表的文章和演講匯集成冊出版,書名為《幾內亞革命》和《落葉歸根》。他還撰寫了:《論非洲土地的利用》和《幾內亞人民對幾內亞農業生產的貢獻》等文章。他在烽火初燃時創作的《這是我們親愛的家鄉》,後來成為幾內亞比紹國歌(原作者為中國作曲家曉河)。

訪華

阿米爾卡·卡布拉爾曾於1960年8月和1972年7月率領幾佛獨立黨代表團兩次訪問中國。[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