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罩霧福德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罩霧福德祠
圖片來自th.gov

阿罩霧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霧峰區中正里、霧峰警分局交通分隊門口的土地祠,為霧峰林家所建立,相傳與戴潮春事件有關。

歷史介紹

霧峰林家建立

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部下林日成林文察參與太平天國戰事,率領天地會進攻霧峰林家[1] ,並阻止烏溪水源供應。相傳當時霧峰林家宗祠供奉的神農大帝顯靈,命令土地公在一座樟樹頭冒出甘泉,人稱「土地公井」。戴潮春事件平定後,同治三年(1864年)春,霧峰林家在該井邊興建霧峰聖賢宮及阿罩霧福德祠,以資永久奉祀。

光緒九年(1883年),林朝棟祭祖時目睹該祠破舊,乃令族人重修並獻贈廟地供作廟產,在門額鑲嵌當年臘月重修的石板,並推耆宿王君邵為管理人,後其子王烈嗣繼承,但之後並無繼承的管理員。

成為消防隊信仰

縣道127號外環道開闢後,廟址成了四德路82號。

世居霧峰的霧峰消防隊林信雄回憶,約1970年霧峰消防隊從霧峰分局遷出,以方便車輛調度,當時卻一直沒有適合的公用土地可資利用,經鄉公所及地方人士協商後,決定把此廟後的公有地騰出,做為消防隊駐紮用地。他感覺從消防隊搬到該處之後,霧峰火災便很少發生,但鄰近的大里鄉太平鄉火災卻經常發生,從他當消防警員以來,幾乎每次行動都是支援他鄉救災。

因廟宇位在消防局門口,又每天香火鼎盛,吸引了不少好奇者前來。消防隊車庫門寬約十公尺,而廟身正好在正中央,車輛進出需要從兩旁依序而行,不能同時進退,消防隊有尋找它地的打算。廟委楊萬嵩表示,信徒曾多次向土地公擲筊,希能遷移他處另建或是擴建,但都無法獲得土地公應允,甚至連天公爐也不肯換。

之前1984年時,霧峰鄉務農者、工廠少,而大里及太平兩鄉則工廠多,當時發生火災的比率自然比霧峰高。後來,霧峰火災很多,有人穿鑿附會指肇因於此廟香火鼎盛,使消防隊火氣旺,所以當霧峰警分局遷建到吉峰路時,消防隊就遷到旁邊,舊址改設霧峰交通分隊。

改為交通隊進駐

交通隊進駐後,相傳值班員警會於凌晨三到四點左右見到分局自動門會打開,但監視錄影卻無影像出現,認為土地公來巡視,就趕忙倒一杯茶水,恭請土地公飲用。地方人士楊連雄講,起初搬來不久的警方巡邏車常故障,又傳說清朝時此地為刑場,該廟為日治時蓋來鎮邪用的,交通隊在地方人士勸說下常到土地公廟上香、打掃,此後自認從此順利。楊連雄為住在附近的電器行老闆,常來此廟上相打掃,兼任調解委員的他也常來局內調解交通事故,還因表現為該縣調解委員的第一名,連獲內政部表揚,被戲稱為此土地公的分身。

交通隊會在中秋節廟會時主動提供茶水、廁所方便信徒使用,受民眾稱讚交通隊和土地公一起合作,保佑地方交通與治安。2008年春安期間,中投公路相當平安,沒有發生死亡及重大車禍,霧峰分局轄內也沒有死亡車禍,員警認為是此土地公保佑。2015年考上中央警察大學的警員林殷毅,也感謝是這位鄰居土地公之佑。

此廟為今日霧峰區中正里的信仰中心,但廟方僅於農曆初一和十五燒金紙,金爐就設在分局後面,並於2013年8月換成環保金爐。

參考文獻

  1. 霧峰林家,wufengl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