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莫迪歐·阿伏加德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莫迪歐·阿伏加德羅
原文名 Amedeo Avogadro
出生 (1776-09-09)1776年9月9日
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大區
逝世 1856年7月9日(1856-07-09)(79歲)
職業 意大利物理學家、化學家
知名作品近代化學理論

阿莫迪歐·阿伏伽德羅(Amedeo Avogadro,1776年8月9日—1856年7月9日),意大利物理學家、化學家。 阿伏伽德羅出生於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大區的首府都靈,是當地的望族,阿伏伽德羅的父親菲立波,曾擔任薩福伊王國的最高法院法官。父親對他有很高的期望。阿伏伽德羅勉強的讀完中學,進入都靈大學讀法律系,成績突飛猛進。 1811年發表了阿伏伽德羅假說,阿伏伽德羅定律。阿伏伽德羅30歲時,對研究物理產生興趣。後來他到鄉下的一所職業學校教書, 1815年1月與馬西亞結婚。

1832年,出版了四大冊理論物理學。為了紀念他,NA稱為阿伏伽德羅常量。

1856年7月9日,阿伏伽德羅在都靈逝世,享年79歲。 [1]

生平介紹

阿伏加德羅(Amedeo Avogadro、1776年-1856年),意大利化學家,生於都靈的顯赫家族。全名Lorenzo Romano Amedeo Carlo Avogadro di Quaregua。1811年發表了阿伏伽德羅假說,也就是今日的阿伏伽德羅定律,並提出分子概念及原子、分子區別等重要化學問題。 阿伏伽德羅出生於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大區的首府都靈,是當地的望族,阿伏伽德羅的父親菲立波,曾擔任撒伏以王國的最高法院法官。父親對他有很高的期望。阿伏伽德羅勉強的讀完中學,進入都靈大學讀法律系,成績突飛猛進。阿伏伽德羅30歲時,對研究物理產生興趣。後來他到鄉下的一所職業學校教書,1815年1月與馬西亞結婚。1832年,出版了四大冊理論物理學,其中寫下有名的假設:"在相同的物理條件下,具有相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但未被當時的科學家接受。著名的阿伏伽德羅常量(Avogadro's number)以他的姓氏命名, NA [2]

個人簡歷

  • 1776年8月9日生於都靈市。
  • 1792年進都靈大學學習法學。
  • 1796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開始從事律師工作。
  • 1800年起,開始學習數學和物理學。
  • 1804年被都靈科學院選為通訊院士,
  • 1809年被聘為維切利皇家學院的物理學教授。
  • 1819年被都靈科學院選為院士。
  • 1820年任都靈大學數學和物理學教授,不久被解聘。
  • 1834年重新被聘任為都靈大學教授,直到1850年退休。
  • 1856年7月9日在都靈逝世。

[3]

科學成就

阿伏伽德羅畢生致力於化學和物理學中關於原子論的研究。當時由於道耳頓和蓋-呂薩克的工作,近代原子論處於開創時期,阿伏伽德羅從蓋-呂薩克定律得到啟發,於1811年提出了一個對近代科學有深遠影響的假說:在相同的溫度和相同壓強條件下,相同體積中的任何氣體總具有相同的分子個數。但他這個假說卻長期不為科學界所接受,主要原因是當時科學界還不能區分分子和原子,同時由於有些分子發生了離解,出現了一些阿伏伽德羅假說難以解釋的情況。但是直到1860年,阿伏伽德羅假說才被普遍接受,後稱為阿伏伽德羅定律。它對科學的發展,特別是原子量的測定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4]

社會影響

阿伏伽德羅一生從不追求名譽地位,只是默默地埋頭於科學研究工作中,並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

阿伏伽德羅早年學習法律,又做過地方官吏,後來受興趣指引,開始學習數學和物理,並致力於原子論的研究,他提出的分子假說,促使道爾頓原子論發展成為原子--分子學說。使人們對物質結構的認識推進了一大步。但遺憾的是,阿伏伽德羅的卓越見解長期得不到化學界的承認,反而遭到了不少科學家的反對,被冷落了將近半個世紀。

主要著作

1、《可稱物質的物理學》(4卷,1837~1841)

2、《確定物質基本粒子的相對質量及它們的化合比的一種方法》

3、《關於氣體物質相互結合的記錄》

4、《原子相對質量的測定方法及原子進人化合物時數目之比的測定》

由於不採納分子假說而引起的混亂在當時的化學領域中非常嚴重,各人都自行其事,碳的原子量有定為6的,也有定為12的,水的化學式有寫成HO的,也有寫成H2O的,醋酸的化學式竟有19種之多。當時的雜誌在發表化學論文時,也往往需要大量的注釋才能讓人讀懂。一直到了近50年之後,德國青年化學家邁耶爾認真研究了阿伏伽德羅的理論,於1864年出版了《近代化學理論》一書。許多科學家從這本書里,懂得並接受了阿伏伽德羅的理論,才結束了這種混亂狀況。 [5]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