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附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附分

附分,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手、足太陽之會。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布有第一、二胸神經後支的外側皮支、肩胛背神經,頸橫動脈降支及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外側支。主治肩背拘緊,頸項強痛,肘臂麻木等。

斜刺0.5—0.8寸。

基本信息

  • 出處:《針灸甲乙經》
  • 隸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 功能:舒筋活絡,疏風散邪
  • 操作:斜刺0.5—0.8寸
  • 主治:肩背拘緊,頸項強痛等
  • 特殊主治:手、足太陽之會
  • 主要配伍:配風池、後溪主治頸項強痛

目錄

1 名稱釋義

2 功能作用

3 治法

4 定位

5 解剖

6 主治

7 操作

8 臨床運用

9 配伍

10 功效

11 附註

名稱釋義

附,隨帶、附帶也。分,分開、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經的氣血物質在此形成一條經脈的附屬分支。

功能作用

運化膀胱經水濕上行天部。

治法

寒則補之或微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定位

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附分穴:俯臥位,平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當肩胛骨脊柱緣處取穴。

附分穴位於脊柱區,第二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俯伏或俯臥取穴。

解剖

在肩胛岡內端邊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髂肋肌;有第2、第3肋間動、靜脈及頸橫動脈降支分布;布有第2、第3胸神經後支。

主治

頸項強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附分穴主治肩臂、上肢等疾患:如肩背拘急、頸項強痛、肘臂麻木不仁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肩背神經痛、岡上肌腱炎等。

附分穴主治肩背拘緊,頸項強痛,肘臂麻木等。

運動系統疾病:頸椎病,頸部肌肉痙攣;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肋間神經痛,副神經麻痹;

其它:肺炎,感冒。

操作

斜刺0.5—0.8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頸椎病、肺炎、肋間神經痛等。

配伍

配風池、後溪主治頸項強痛。

附分穴主治肩臂、上肢等疾患:如肩背拘急、頸項強痛、肘臂麻木不仁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肩背神經痛、岡上肌腱炎等。

附分穴主治肩背拘緊,頸項強痛,肘臂麻木等。

運動系統疾病:頸椎病,頸部肌肉痙攣;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肋間神經痛,副神經麻痹;

功效

舒筋活絡,疏風散邪。

附註

手、足太陽之會。[1]

艾灸方法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