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地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附地菜 | |
---|---|
圖片來源 | [來自 附地菜]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附地菜 漢語拼音:Fù Dì Cài |
附地菜 中藥名。為紫草科植物附地菜Trigonotispeduncularis(Trev.)Benth.【MyosotispeduncularisTrev.;M.chinensisDC.】的全草。具有健胃止痛,解毒消腫,攝小便的功效。主治胃痛吐酸,手腳麻木,遺尿,熱毒癰腫,濕瘡。[1]
藥性簡介
別名
雞腸(《本草經集注》),雞腸草(《別錄》),地胡椒(《貴州草藥》)。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
為紫草科植物附地菜的全草。初夏採收。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莖通常白基部分枝,纖細,直立,或叢生,具平伏細毛。葉互生,匙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3厘米,寬5~20毫米,先端圓鈍或尖銳,基部狹窄,兩面均具平伏粗毛;下部葉具短柄,上部葉無柄。總狀花序頂生,細長,不具苞片;花通常生於花序的一側,有柄,長3~6毫米;花萼長1~2.5毫米,5裂,裂片長圓形,先端尖銳;花冠藍色,長約1.5毫米,5裂,裂片卵圓形,先端圓鈍;雄蕊5;子房深4裂,花柱線形,柱頭頭狀。小堅果三角狀四邊形,具細毛,少有光滑,有小柄。花期5~6月。
生境分部
生長於原野路旁。我國西南至東北均有分布。
性味
辛苦,涼。
- ①《別錄》:"微寒。"
- ②《藥性論》:"苫。"
- ③孟詵:"溫。"
- ④《綱目》:"微辛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
治遺尿,赤白痢,發背,熱腫,手腳麻木。
- ①《別錄》:"主毒腫,止小便利。"
- ②陶弘景:"療蠼螋溺。"
- ③《藥性論》:"洗手足水爛,主遺尿。"
- ④孟詵:"作灰和鹽,療一切瘡,及風丹遍身如棗大癢痛者,搗封上,日五、六易之;亦可生食,煮作菜食益人,去脂膏毒氣;又燒敷疳匿;亦療小兒赤白痢,可取汁一合,和蜜服之甚良。"
- ⑤《貴州草藥》:"驅風,鎮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搗汁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研末擦患處。
複方
- ①止小便利:雞腸草一斤,於豆豉汁中煮,調和什羹食之,作粥亦得。(《食醫心鏡》)
- ②治氣淋,小腹脹,滿悶:石韋(去毛)一兩,雞腸草一兩。上件藥,搗碎,煎取一盞半,去滓,食前分為三服。(《聖惠方》)
- ③治熱腫:雞腸草敷。(《補缺肘後方》)
- ④治漆瘡瘙癢:雞腸草搗塗之。(《肘後方》)
- ⑤治手腳麻木:地胡椒二兩。泡酒服。(《貴州草藥》)
- ⑥治胸肋骨痛:地胡椒一兩。煎水服。(《貴州草藥》)
- ⑦治反花惡瘡:雞腸草研汁拂之。或為末,豬脂調搽。(《醫林正宗》)
- ⑧治風熱牙痛,浮腫發歇,元髒氣虛,小兒疳蝕:雞腸草、旱蓮草、細辛等分。為末,每日擦三次。(《普濟方》祛痛散)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