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陸儉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平簡介

陸儉明(1935年11月5日-)男,國際級語言大師,1960年留北京大學任教,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語委諮詢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等17所海內外大學的榮譽教授。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研究方向:現代漢語 職業:教授

陸儉明先生為國際級語言大師,從事現代漢語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現代漢語句法、現代漢語虛詞、對外漢語教學、中文信息處理以及中學語文教學等方面。曾任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長(一屆)、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連續兩屆)、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連續兩屆)、北京大學文科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人文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語委諮詢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等17所海內外大學的榮譽教授

代表作品

漢語成語小詞典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

榮譽

國內外知名的語言學家,被譽為「20世紀中國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之一。1997年,他牽頭的「現代漢語系列化課程的建設與實踐」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他的專著包括《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與瀋陽合著)、《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等,曾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國家圖書獎等。[1]

大師風骨潛移默化影響我們

記者:語言學那麼枯燥,你們為什麼會對語言學研究感興趣,並這麼多年一直孜孜不倦地研究?

陸儉明:科學研究第一要素是興趣,對我們來說,語言學就是個大寶藏,挖掘的過程充滿樂趣與挑戰。

馬真:對研究生、博士生,我們也同樣引導他們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題目。

記者:1960年北大畢業留校後,你們被分配到漢語教研室,當時北大的語言學專業雲集了王力、魏建功、周祖謨、袁家驊、高名凱、朱德熙、林燾等眾多大師,哪位大師對你們的影響最大?

陸儉明:我們很幸運,當時教我們的老師大都有深厚、紮實的漢語言文字學的功底和廣博的知識基礎。像魏建功先生,一說到某個字詞、某個成語典故,就能隨口說出這在哪兒哪兒可查到。這些大師學術上嚴謹、對文獻資料掌握豐富、對學生愛護有加,他們不僅教會我們怎麼做學問,對我們為人處世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朱德熙先生。1982年,朱先生出版了《語法講義》一書,這本書是先生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授課內容,20年後才反覆推敲整理完畢,而且先生特別謙虛,書名只稱「講義」。他還曾要我寫一篇對該書的書評,但要求不說好話,只談不足與缺憾。我當然不能寫這樣的書評。但這足見先生為學之嚴謹。該書修訂版中,先生還在《重印題記》中專門寫入採納了我關於時間、處所詞在句首不一定都是作主語的看法。先生寬容平等、嚴格要求自己、虛懷若谷的態度,讓我銘記終生。

馬真:剛畢業任教不久,我參加了朱先生帶領的一個研究「動詞形容詞名物化問題」的科研項目,討論時我總是想到就說,先生總對我說,「你再想想,再想想,有沒有例外,有沒有跟你的想法不一致的例子」,這句話讓我受用無窮,每次做研究寫文章,我總問自己同樣的問題。後來我形成了這樣的理念:不斷否定自己,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肯定自己,讓自己的結論更經得起推敲。

記者:陸教授的課很受學生歡迎,在中文系曾榮登最受歡迎之列,很多學生把錯過您的課視為終生遺憾。您是怎麼把枯燥的理論學習變為生動的探索的?

陸儉明:語法課一般認為很枯燥,朱先生講授現代漢語語法,條理清晰、邏輯性強,舉例翔實,又不失風趣,同學們都愛聽,覺得聽朱先生的課是一種藝術的享受。我1960年畢業後就上講壇了,開始是教外系的「寫作」、「語法修辭」課,後來分配我給本專業講授現代漢語,為此我曾向先生請教講授語法的訣竅,先生笑笑回答說:「哪有什麼訣竅?」停了一下又說:「不過,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 原來朱先生在上課前都是精心設計的,而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讓學生便於理解,便於接受,便於掌握。這句話教導我們眼裡要有學生,心裡要有學生,我們一直銘記在心,成了我們教學上的座右銘,受用終生。

記者:您在教育方面獲得過很多榮譽,您牽頭的《現代漢語》教材榮獲國家教委教材一等獎、你牽頭的「現代漢語系列化課程的建設與實踐」教學成果獲國家教育部一等獎等,也獲過名師獎。您最重視的是什麼獎?為什麼?

陸儉明:這是一個教員應盡的責任,不值得怎麼談的,不過獎項總鞭策我做得更好。[2]

研究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記者:您是我國語言學界的知名學者,發表過300餘篇學術論文,撰寫、編著、主編了15部專著和教材,還不包括集體編寫的。您的時間是怎麼擠出來的?

陸儉明:我能很快集中精神,即使一刻鐘都能利用起來。這是我當教員養成的習慣,而且外面即使敲鑼打鼓也不會受任何影響(笑)。另外,我會「彈鋼琴」(笑)——可以幾件事同時進行,寫文章卡殼兒了,就備課寫講稿,或給他人寫序,總之不會死盯在一件事上。

記者:你們撰寫了很多影響比較大的專著和教材,包括《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等,曾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國家圖書獎等。這些作品中,你們最滿意的是哪部?為什麼?

陸儉明:目前最滿意的是《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這本書自2003年出版,一直不斷修訂再出版,到現在第四版為止已經印刷了近三萬本。該書在理論方法上堅持多元論,儘可能反映當今漢語語法研究新的發展趨勢,在文字上力求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習者掌握必要的語法分析方法,為進行漢語語法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馬真:我比較滿意的,一是《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當初呂叔湘先生看了書稿後認為確實做到了「簡明實用」。書不厚,已有法文、日文譯本,韓、越也已購買了版權;二是《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這是積我二三十年虛詞教學與研究之經驗撰寫的專著。

記者:你們一直倡導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經常隨時隨地取材做研究。而且親自批改學生作業,常把學生作業中的錯誤作為研究對象。這是你們獨特的研究方法嗎?

陸儉明:批改學生作業一方面可掌握學生的學習、理解情況,另一方面還能從學生不正確或不準確的答案中獲得啟發與靈感,學生提出的問題、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常常能成為我們語法研究、思考的起點。我們一直記着四個字:「有心,用心」。

所謂「有心」,就是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對語言的敏感性,包括對某些奇特語言現象的敏感性,對偏誤現象的敏感性。所謂「用心」,就是發現了問題,要進一步用心去查文獻資料,用心去搜集語料,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探究「為什麼」的問題,用心去尋求滿意的答案。

我的很多學術研究都是處處留心得來的。在《漢語口語句法里的易位現象》這一篇學術論文中,我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易位句的特點,這篇文章得到了呂叔湘、朱德熙等老一輩語言學家的充分肯定。對這一現象的關注就始於一次乘坐公交車的經歷。「您買票了嗎?」「買了,我。」後半句答話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引發我去考察研究這一語言現象。

馬真:過去談到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時,總強調「要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全面,其實首先要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問題都不能發現,分析、解決什麼呀?勤于思考是研究者的基本素質。

記者:除了在語言現象的富礦里不停地挖掘、探索之外,你們還廣泛地涉獵着各種各樣的知識,而且很喜歡與年輕人在一起,為什麼?

陸儉明:知識是相通的,我常告誡學生,千萬不要走進窄胡同,否則研究會沒有後勁,就會時時覺得捉襟見肘。特別是科學發展到今天,文科、理科、工科都逐漸互相滲透、交融。

至於喜歡教學,喜歡與年輕人在一起,是因為教學使人多思考,而且一輩子都與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在一起,他們敏銳活躍的思想會不時影響自己,年輕人的活力、朝氣也會感染着自己,這樣我們就不會老氣橫秋了(笑)。[3]

心態很重要「安心」就行

記者:你們還在授課嗎?正在做或計劃做什麼方面的研究和工作?

陸儉明:徹底退休後,我們一年中幾乎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外面或講學,或出席學術會議(笑)。就拿去年來說,我們參加了在菲律賓、美國舉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受邀訪問了美國國防語言學院、聖母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等。後又去日本出席櫻美林大學評議委員會會議。在國內,我們先後應邀在去13個城市15所高校或講學,或出席學術會議。另外應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之約請,完成了20萬字的《漢語教師應有的素質與基本功》的書稿,年前交給了出版社。

今年我還應北京大學出版社之約,計劃跟外語學界的兩位年輕教師合作撰寫有關「構式語法」方面的書稿,預計25萬字左右。

馬真:去年我的《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第二版)出版了,還修訂了《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今年即將出版。剛才陸老師提到的我們倆合寫的《漢語教師應有的素質與基本功》也預計今年上半年出版。

記者:回望過去,你們最欣慰和最遺憾的是什麼?

陸儉明:欣慰的是我們所培養的學生都成長得很好,在各自的崗位上成為了業務骨幹。我1985年為博士生導師,到2010年徹底退休,25年帶了23位博士生,一年不到一個。這是受朱德熙先生的影響,遵守寧缺毋濫原則。

我覺得自己遺憾的是外文底子不好,大學開始學的俄語,大學三年級學二外英語。現在看英文書速度不快,影響對國外專業知識的吸收。與我們的老師相比,我們的外文水平和古文基礎都遠遠及不上。

記者:你們是怎麼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的?能介紹下除了做研究,平常還有什麼興趣愛好嗎?

陸儉明:我們的生活作息很規律,早上6點起床,8點開始工作,午飯後喝一杯咖啡,邊喝咖啡邊看電視,算是休息,接着工作,晚上十點半一定關電腦,11點之前一定上床睡覺。

我每天都會上網收郵件,但從來不上網看別的,怕上癮花時間(笑)。年輕時愛打乒乓球、籃球,現在是不敢了,也就愛聽個越劇。

記者:陸教授已80高齡了,馬教授也近80歲了,但你們的身體特別好,能談談你們的養生秘訣嗎?

陸儉明:也沒有特別的養生秘訣,我們不吃保健品,重要的是心態要好,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吃的方面我們遵守「早餐皇帝餐,午餐大臣餐,晚餐乞丐餐」原則。又因為馬老師是過敏體質,所以我們以素食為主,以前我很愛吃肥肉,現在只有客人來了,才有得吃了(笑)。

馬真:每天買菜做飯主要由陸老師負責,我負責早餐,每天一鍋蒸,包括紅棗、銀杏、山藥、白薯、芋頭,還有核桃,杏仁兒,外加牛奶麥片粥或自己磨的豆漿等。我們每天的鍛煉就是在清華園走一圈。

我覺得,心態對健康很重要,什麼事情「安心」就行。[4]

視頻

參考文獻

  1. [1]語言學家陸儉明夫婦:希望全世界領略漢語的美妙
  2. [2]語言學家陸儉明夫婦:希望全世界領略漢語的美妙
  3. [3]語言學家陸儉明夫婦:希望全世界領略漢語的美妙
  4. [4]語言學家陸儉明夫婦:希望全世界領略漢語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