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陸巍
目錄
神經可塑性與記憶
陸巍,1993年及1996年先後獲得南京醫科大學學士及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獲博士學位。1999至2004年先後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系及McGovern 腦研究所、哈佛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系開展博士後工作,2005年起先後受聘於南京醫科大學和東南大學,2021年1月入職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可塑性及學習記憶的機制、神經精神性疾病(帕金森氏病、強迫症等)的發病機制。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973」重大研究項目(子課題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面上、海外青年合作、重點項目)等項目資助。研究成果發表在EMBO Journal、Cell Reports、Neur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等國際期刊上。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現擔任中國生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神經科學會理事等。 神經系統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其具有可塑性,這種可塑性可以發生在大腦的多個尺度與層面,其中最為熟知的可塑性發生在神經細胞連接的部位,即突觸,表現為突觸的形態、大小、數目或遞質受體構成等改變,這些變化導致突觸傳遞功效改變,稱之為突觸可塑性。神經可塑性參與了大腦眾多的生理及病理功能。本課題組最希望闡明的是大腦在行使學習與記憶這個重要高級功能時神經可塑性的發生規律與機制,另一方面,神經精神疾病(如帕金森氏病、強迫症等)發生髮展過程中,大腦在神經環路水平的神經可塑性產生何種異常?這種異常如何導致疾病的核心症狀?這些也是目前本課題組的研究力求回答的科學問題。
研究方向1:尋找記憶長期存儲的分子與結構基礎。
人類獲得的記憶信息如何能夠實現長期穩定的存儲?這是學習與記憶研究領域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在分子層面,幾乎所有的分子都會經歷turnover,何種機制讓記憶分子在turnover的情況下仍然實現記憶的持久與保真?在結構層面,記憶鞏固過程中神經細胞之間及細胞群之間如何通過高度動態的精細化(refinement)過程,逐漸在突觸、環路與網絡水平形成穩定的、「合縱連橫」的多層次結構,使其成為記憶長期穩定存儲的物理基礎?我們目前綜合採用了包括生化、電生理、雙光子影像、行為學等方法,在分子與細胞層面研究NMDA受體在突觸後膜的轉運機制,着重關注學習記憶或突觸可塑性發生時新轉運上膜的NMDA受體是否通過某種機制(如與CaMKII的相互作用)促進AMPA受體在膜上的穩定,進而對記憶的長期穩定發揮作用。在介觀(細胞群)與宏觀(網絡)層面研究記憶鞏固、儲存與提取的環路結構與形成機制,對確定的記憶長期存儲的關鍵細胞將進行單細胞測序,以尋找其特徵性變化。另外,我們前期研究發現神經元胞體部位存在雙向調控樹突傳入的獨立細胞機制,下一步將繼續深入研究其分子機制、生理及病理意義,包括其在記憶中作用。這些研究將有可能為治療記憶異常相關疾病如老年痴呆、創傷性應激綜合徵等提供實驗依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