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陸璀 (1914年4月13日-2015年2月16日),浙江吳興人,中國革命家。

目錄

生平

1931年,十七歲的陸璀由於母親患病,不願其遠離而從蘇州振華女校輟學在家,每天讀書看報。她從《大眾生活》周刊上看到「九一八」事變的報道後滿腔悲憤,她想參加愛國學生的隊伍,卻因伺候母病不能離開而苦悶不已。為了抗日救國出力,陸璀寫信向《大眾生活》主編鄒韜奮求助。鄒韜奮先生充分肯定了陸璀的愛國熱情,並建議她就近選擇一所大學,進一步學習。同年陸璀考取了蘇州東吳大學,與鄒韜奮先生開始了長達數年的書信往來。

1932年,由於對東吳大學稀薄的政治空氣感到失望,陸璀嚮往着「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北方,於是負笈北上,考入清華大學社會系。1935年,陸璀擔任了清華大學學生救國委員會委員。一二·九運動的前奏奏響時,她和清華學子一同辦起了抗日壁報,主動發表了壁報的發刊詞《華北的喪鐘敲響了!》[1]

投入革命潮流

迫於當局壓力,清華大學將陸璀開除,並將她送至他處加以保護。從此,陸璀投入了更大的革命高潮,1936年任全國學生救國聯合會宣傳部部長。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6年3月初,陸璀隱蔽在斯諾家中。1936年9月她受全國學聯派遣,到日內瓦出席首屆世界青年大會,陸璀代表中國學生髮言,把中國學生的戰鬥呼聲帶到了世界講壇。1938年又代表全國學聯出席第二次世界青年大會,並被派往法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進行國際宣傳。精通法語。1938年底,陸璀在巴黎吳玉章的《救國時報》編輯部工作,結識了去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會議後來任新四軍政委的饒漱石,兩人相愛,結為夫婦。1938年生有女兒陸蘭沁。後隨饒漱石奉命去美國工作。1939年與饒漱石從美國奉命回國工作。1947年代表解放區婦聯赴法國巴黎任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書記處書記。 1947年夏,陸璀參加中國解放區青年代表團出席在布拉格舉行的第一屆世界青年聯歡節[2]。1949年奉命回國,帶出生後一直留在巴黎的女兒陸蘭沁回到了上海

建國之後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第二屆常委兼國際工作部部長。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第四屆常委。

1979年,陸璀參加中國人民友好訪問團赴美國訪問。40餘年前曾幫助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美國老朋友邁克斯·格蘭尼奇(30年代是在上海出版的英文雜誌《中國呼聲》的主編),在中國訪問團的名單上發現了陸璀的名字時,無比欣喜。他立即寫了一篇熱烈歡迎中國人民友好訪問團的文章,發表在美中友協的特刊上。同年,陸璀又率領中國婦女代表團訪問了印度斯里蘭卡。1980年,陸璀出席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婦女十年」中期會議(即第二次世界婦女大會),擔任中國代表團副團長。1984年,她又率領中國對外友協代表團訪問了朝鮮。1995年,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非政府論壇。對外友協副會長、中美友協副會長,第二、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晚年生活

陸璀與朱子奇晚年住在北京城內一幢普通的宅院裡,擁有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她經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熱心婦女兒童福利事業,為各項有利於人民的基金會捐款資助,並和外國老朋友們電訊聯繫。陸璀極少向人們提及她在抗日救國學生運動和國際活動工作中所作的歷史貢獻,因而許多往事連她的兒女都不知道。

2001年4月,陸璀向黨中央寫信,為前夫饒漱石申訴,信中提到:「饒漱石是有一定錯誤的,但其性質不屬於反黨,更不是反革命,因而是人民內部矛盾,決不是敵我矛盾;對他的問題的定性定錯了,處理太重了。所謂「高饒反黨聯盟」,其實有無此事,值得重新考慮。懇切希望黨中央組織力量對此案進行複查,再作出符合歷史本來面貌的結論。」

2015年2月16日,陸璀病逝於北京,享年100歲。

視頻

陸璀 相關視頻

陸璀 為喚起民族覺醒振臂高呼
陸璀訪談:「一二·九」與青年學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