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稻
陸稻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種在旱地里的稻。抗旱能力比水稻強。也叫旱稻、旱禾。
詞語出處
《禮記·內則》:「淳熬:煎醢加於陸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孔穎達 疏:「陸稻者,謂陸地之稻也。」
陸稻特徵
陸稻又稱旱稻,是指能適應於旱地或乾旱生態環境下的特殊稻類。旱稻具有耐旱性強、耐瘠性好、耐逆性強和適應性廣的特點。其根系發達,鬚根粗而長,人地深度可達1米以下,因而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葉的細胞液濃度較高,對水分減少的耐性較強,受旱一段時間後可快速恢復生長。特別是不能種植水稻的缺糧山區、缺水旱地、肥力不高的坡地均可種植。
旱稻比一般旱作物(如玉米、大豆等)耐澇,可以變「澇」為「利」,獲得穩產。旱稻還能與多種旱作物(糧、飼、經、果、木等)間作、 套作,豐富旱地立體種植結構,拓寬稻作空間,為細糧生產增加了一條重要途徑。
旱稻主要適合於直播。
參考文獻
- 移至 ↑ 中國人中國字|看中國人專屬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
- 移至 ↑ 了不起的中華文明:漢字發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機,搜狐,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