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陸費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陸費逵

陸費逵(1886年-1941年),複姓陸費,名逵,字伯鴻,號少滄,幼名滄生,筆名有飛、冥飛、白等。浙江桐鄉人,生於陝西漢中。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中華書局創辦人。陸費墀後裔。光緒三十年(1904),開辦書店,三十一年秋接辦《楚報》,任主筆。三個月後,任昌明公司上海支店(書店)經理。參加籌建上海書業商會。三十四年,進商務印書館,任國文部編輯,後任出版部部長兼《教育雜誌》主編。民國元年(1912),創辦中華書局,任局長、總經理,主持業務達三十年。先後出版《中華大字典》《辭海》,重印《四部備要》《古今圖書集成》等。抗戰時期,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著有《教育文存》《青年修養雜談》《婦女問題雜談》和教科書多種。

簡介

提起陸費逵先生,以前年輕一輩大都茫然無知。但說到中華書局,恐怕只要是上過幾年學、讀過幾本書的人都知道這家聲譽卓著的大書局。因為中華書局出版的書籍哺育和影響了中國幾代文化人,港台乃至東南亞華人社會,一提到中國文化,就要聯想到中華書局。近百年來,中華書局在傳播中華文化方面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然而有許多讀書人卻不知道中華書局的創始人和前期負責人就是這位陸費逵先生。他的曾祖陸費墀為清朝翰林院編修,歷任《四庫全書》總校官、副總裁等。並且按輩份是張愛玲女士的表叔(陸母是張愛玲奶奶的堂姐妹)。逃往上海後,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冬,陸費逵任上海文明書局職員兼文明小學校長。之後陸費逵開始在出版界嶄露才華。先入昌明司上海書店、文明書局任經理、襄理兼編輯。清光緒三十四年(清宣統元年,公元1908年)秋,陸費逵入商務印書館任國文部編輯,次年春,升出版部部長兼《教育雜誌》主編、講義部主任,在《教育雜誌》上連續撰文,宣傳教育救國論,主張國民教育、人才教育、職業教育三者並重。其議論思想新穎,富有新精神,在上海傾動一時。

評價

在《我的青年時代》一文中,陸費逵曾評述自己的自學精神:「我幼時母教五年,父教一年,師教一年半,我一生只付過十二元的學費。到十三歲,讀過《四書》、《詩經》、《書經》、《易經》、《左傳》、《唐詩三百首》六部書,沒有造過句,沒有作過文。因為先母主張多讀多看,反對挖空心思作八股,並反對作疏空的論說;卻學過珠算,看過《綱鑑》,我十三歲正是戊戌年,我那時勉強能看日報和時務報,有點新思想了,和先父的思想不免衝突;先母卻贊成我的主張,於是便不照老式子讀書,自己研究古文、地理,後來居然自習算學,並讀格致書了。那時隨侍在南昌,有一個閱書報社開辦,我隔日去一次,午前九時去,午後五時出來。帶一點大餅饅頭作午餐。初時尚有閱者二、三十人,後來常常只剩我一人,管理員也熟了。他便將鑰匙交給我,五大間藏書,好像是我的了……照這樣做了三年,學問漸漸進步,文理漸漸通順,常識漸漸豐富。十七歲——實在未滿十六歲——便教書。從十七歲到二十六歲,每日早六時至八時,一定自修,晚間也差不多總是自修或編著」。[1]

參考文獻

  1. 陸費逵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