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仲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仲亭
出生 1908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又名陳一煌,化名陳丹煒、陳夢湖
職業 革命者
知名作品



1916年讀私塾。1925年考取蕪湖民生中學,積極參加蕪湖學生反帝愛國運動。1927年2月,國民革命軍第六軍進駐秋浦,他積極幫助六軍政治部組織群眾遊行,搭台演講,揭露北洋軍閥禍國殃民的滔天罪行,宣傳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並於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7月,任青年團秋浦縣委特別支部書記,同時被選為秋浦縣旅外學生聯合會負責人,組織讀書會,恢復《新秋浦》月刊,並擔任總編輯,宣傳新思想,揭露蔣汪合流,叛變革命的罪行。

個人主要經歷

1916年讀私塾。1925年考取蕪湖民生中學,積極參加蕪湖學生反帝愛國運動。1927年2月,國民革命軍第六軍進駐秋浦,他積極幫助六軍政治部組織群眾遊行,搭台演講,揭露北洋軍閥禍國殃民的滔天罪行,宣傳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並於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7月,任青年團秋浦縣委特別支部書記,同時被選為秋浦縣旅外學生聯合會負責人,組織讀書會,恢復《新秋浦》月刊,並擔任總編輯,宣傳新思想,揭露蔣汪合流,叛變革命的罪行。1928年春,轉入安徽省立高級中學讀書。安徽大學創立後,他考入安大預科。半年後升入安大法學院,並擔任青年團安大支部委員。1929年初,參與領導和發動安大學生開展反對女子師範反動校長陳勉和驅逐偽安徽教育廳長程天放的鬥爭。後因學生叛徒告密,於4月9日被捕,經國民黨陸海空軍總司令部臨時軍法會審處審訊,以"叛亂未遂"罪判刑兩年,先後被關押在國民黨安徽省特別刑事法庭反省院、安徽省第一模範監獄、安徽省陸軍監獄囚禁。在獄中被選為支部委員兼小組長,參加領導反對國民黨反動派迫害政治犯的絕食鬥爭。1933年上半年獲釋出獄。再次回到官港家鄉,設館教書,廣收貧苦子弟,宣講革命道理,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和鬥爭精神,並發展了二、三百人參加農民革命團,經常活動於大坂、昭潭,利安、木塔一帶。1934年春,輾轉來到上海。先在玻璃廠當工人,接上組織關係後,到《申報》館當練習生。不久調任黨的地下聯絡站站長。他在秋浦東開了個五金店,並建立無線電台,在特務如麻、隨時可能被捕的惡劣環境中,機智巧妙地和敵人周旋。未幾,上級通知他打入南京鐵路局繼續從事地下工作。由於叛徒出賣,到南京不久,就在下關車站被捕。敵人為了從他的嘴裡得到黨的機密和電台處所,動用了各種刑具,玩弄了許多花招,均遭到嚴詞拒絕。1936年4月24日凌晨,慷慨就義於南京雨花台。

人物事跡

陳仲亭(1908~1936) ,又名陳一煌 ,化名陳丹煒、陳夢湖,東至縣官港鄉人。出身於一個工商業家庭,8 歲讀私塾,聰明好學,字也寫得俊秀端莊。"五四"運動爆發後,全國各地反帝反封建運動蓬勃興起,陳仲亭不甘於家庭的優閒生活,在岳母歐陽冰衡的支持下,民國14 年(1925 年)考取了蕪湖私立民生中學。該校是由共產黨人李克農錢杏邨和進步人士宮喬岩聯合創辦的進步學校。在學校里,陳仲亭受到了新文化思想的薰陶。民國15 年,革命運動繼續高漲,民生中學被軍閥勒令停辦,他轉到安慶私立成德中學讀書。民國16 年2 月4 日,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在北伐途中進駐秋浦縣城(今東至縣堯渡鎮),幫助建立了國民黨(左派)秋浦縣黨部和各民眾團體。陳仲亭擔任秋浦縣青年聯合會主要負責人。其間,他主動協助國民革命軍第六軍政治部發動群眾,舉行群眾示威遊行,揭露北洋軍閥和地主豪紳重利盤剝、欺壓工農的種種罪行,把革命運動推向一個新的高潮,嚇得那些罪惡累累的土豪劣紳和官吏紛紛潛逃。

正當大革命洪流滾滾向前,秋浦縣工農革命運動由縣城向四鄉迅猛推開的時候,發生了"三·二三"安慶慘案和"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民黨秋浦縣黨部(左派)被迫轉移到堯渡街。國民黨安徽省清黨委員會組織秋浦縣清黨委員會,並成立地主武裝--縣保安隊,他們搗毀了國民黨(左派)秋浦縣委會和左派團體。秋浦縣局勢日益惡化。不久,接到國民黨(左派)省黨部轉移的通知,陳仲亭等8 人撤離秋浦到武漢,在中共安徽省駐武漢臨時委員會的安排下,陳被分配到蘇浙皖滬四黨部來鄂同志特別訓練班,受訓期間陳仲亭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年7 月15 日,汪精衛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陳仲亭被派回秋浦,任共青團秋浦縣特別支部書記,並被選為秋浦縣旅外學生聯合會負責人、《新秋浦》月刊的總編輯。《新秋浦》是旅外學生聯合會的主要文化陣地和宣傳喉舌,在藝術上採用暴露與諷刺的文學手法針砭時政,灌輸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反對舊文化、舊禮教,提倡白話文,成為廣大知識青年愛讀的刊物,由於政治影響越來越大,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注意,後停辦。

民國17 年春,陳仲亭考取安徽大學,改名陳一煌。這年下半年,陳仲亭在安徽大學發起和組織了一個"文藝研究會",爭取和團結進步學生進行反封建文化的宣傳教育。是年冬陳仲亭積極領導了"懲辦槍擊學生兇手陳勉"的鬥爭和由此而引起的反對"蔣介石扣押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開除安徽大學學生領袖,下令解散安徽大學"的護校鬥爭。派遣代表到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要求釋放劉文典,收回解散安徽大學的指令。這場學潮以後,蔣介石以鎮壓不力為由,革去了韓安的省教育廳長職務,指派CC 系陳天放任安徽教育廳長兼安大校長,進行法西斯的控制。18 年初,安徽大學團支部在陳仲亭的領導下,開展了驅逐陳天放的鬥爭。後因叛徒胡琦的告密,國民黨(右派)省黨部偽造證據,陳仲亭等32 人於18 年4 月29 日被捕入獄,經國民黨陸海空軍總司令部臨時軍法會審訊處審訊,以"叛亂未遂"罪判刑兩年,先後被關押在國民黨安徽省特種刑事法庭反省院、安徽省第一模範監獄。陳仲亭把監獄當作學校,通過獄外黨組織,巧妙地把馬克思、列寧著作及其它進步書籍帶進獄中,他孜孜不倦地認真研讀,進步很快。民國19 年9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被選為獄中黨支部委員兼小組長。在獄中,他總是站在鬥爭的前列。是年夏,天氣酷熱,為改善獄中條件,他領導了監獄的絕食鬥爭,堅持了4 天,終於取得了勝利,迫使監獄當局整天開放"號門",讓"犯人"自由"放風"。由於陳仲亭出面領導絕食鬥爭,安徽省反省院當局認為他毫不"悔改",加刑並移送到陸軍監獄囚禁,直到民國22 年上半年才被釋放。

陳仲亭出獄後,回到家鄉官港,白天教書,晚上向農民宣講革命道理,啟發窮苦農民的階級覺悟。當時,方志敏在贛東北建立的革命根據地擴大到秋浦縣大板、昭潭、利安、木塔一帶。官港的窮苦百姓受到鼓舞,他們已暗中籌劃,再經陳仲亭宣傳發動,有200 多人參加了農民團。民國22 年12 月23 日,陳仲亭和農民團的隊長商議,決定臘月24 日暴動。不料這天晚上,團員陳茂亭向他的姘婦泄露了消息,很快傳到敵人耳里,當即逮捕了陳仲亭家的釀酒師侯炳根。在嚴刑拷打下,侯供出了起義的全部計劃,陳仲亭被迫轉移他鄉。

民國23 年春,陳仲亭化名陳夢湖,攜帶妻子和一子一女到達上海,先在玻璃廠當工人。與中共上海地下組織接上關係後,被安排到申報館當習練工人。後來申報總經理史量才被敵人殺害,上級又調陳任中共浦東地下聯絡站站長。他在浦東以開電器商店作掩護,公開身份是經理,店員張英是發報員,帳房老梁是情報員。還有個張木匠,負責後勤和保衛工作。民國24 年9 月底,帳房老梁突然失蹤,聯絡站直接領導人谷先生通知聯絡站人員立即疏散,電台轉移外地,陳一家到英租界兆豐路暫避。過了幾天,上級通知陳仲亭打入南京鐵路局從事地下工作。由於叛徒出賣,在南京下關車站被捕,民國25 年4 月24 日凌晨於南京雨花台慷慨就義。在陳仲亭殉難3 周年時,著名作家張天翼為他寫下了"在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人"的挽幅,以示紀念。

革命歷程

陳仲亭,又名一煌,化名陳丹煒,陳夢湖,1908年出生於安徽省秋浦縣(現石台縣)。他的家庭十分富裕,其父是當地有名的財主,思想十分保守。陳仲亭自幼聰明好學,8歲時入私塾讀書,先生對他十分讚賞,稱他是個"有造化的孩子"。他父親卻不願讓他外出多學知識。陳仲亭17歲時,其父即給他成親,企圖把他禁錮在房幃之中。好學善思的陳仲亭面對當時民不聊生、動盪不安的社會狀況,無法安於平庸富裕的生活,渴望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1925年9月,陳仲亭在母親的支持下,考入蕪湖新民中學。新民中學是由李克農、宮喬岩等人創辦的一所學校。在這所學校讀書的主要是在蕪湖反奴化教育鬥爭中從教會學校退學或遭教會學校開除的進步學生,革命氛圍十分濃厚,當時被稱為蕪湖的"水泊梁山"。陳仲亭在這所學校學習了一年的時間,接受了大量的新思想、新文化,閱讀了《新青年》等許多進步書刊,受到錢杏邨等進步教師的教誨,從而認清了許多過去苦苦探尋,卻始終沒有找到答案的社會問題。

1926年底,陳仲亭回鄉度假期間,正值北伐軍一舉擊敗孫傳芳在當地的軍隊,攻占縣城。陳仲亭決定留在家鄉,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他作為秋浦縣青年聯合會的負責人之一,積極領導和參與革命運動,因此遭到父親兄弟一致強烈反對,並斷絕了他的一切經濟來源。但是,陳仲亭寧可餓着肚子也要從事革命活動。他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斷然與父兄決裂。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秋浦縣陷入白色恐怖。陳仲亭來到武漢,找到中共黨組織,並在非常時期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把自己徹底獻給了革命事業。寧漢合流後,陳仲亭重返家鄉,擔任秋浦縣共青團特別支部書記,同時被選為秋浦縣旅外學生聯合會負責人。他組織青年讀書會,翻印革命書籍,編輯進步刊物,為教育培養進步青年做了很多實際工作。

1928年春,陳仲亭到安慶省立高級中學讀書。不久,他改名陳一煌,考入安徽大學預科,半年後升入安大法學院。他擔任了安大共青團支部委員,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從事學生運動。1929年初,陳仲亭因參與領導反對蔣介石爪牙、安大校長程天放的鬥爭遭到逮捕,被以"叛亂未遂"罪判刑2年。陳仲亭在獄中仍然保持了堅定的革命鬥志,經受住了考驗。1930年9月,他在獄中參加中共黨組織,並被選為獄中黨支部委員兼黨小組長。這時,由於黨內"左"傾錯誤的影響,上級指令獄中黨組織舉行暴動。在條件極不成熟的情況下,暴動遭到嚴重失敗,許多黨員犧牲,陳仲亭被加刑,直到1937年上半年始得出獄。

陳仲亭出獄回到家鄉時,其兄陳伯亭、弟陳叔亭已成為當地反動政權的重要人物。由於政治立場尖銳對立,兄弟三人成了陌路人。陳仲亭在家鄉以教書為掩護,秘密從事革命活動。當方志敏領導的贛東北革命根據地不斷發展,革命武裝活動已進入陳仲亭的家鄉時,他組建了二三百人的農民革命團,準備在家鄉發動武裝暴動。後由於計劃泄露,陳仲亭離開家鄉避難。他化名陳夢湖,1934年春輾轉來到上海,和黨組織接上關係。他擔任了地下聯絡站站長,在險惡的環境中與敵巧妙地周旋,堅持為黨傳遞重要的情報。1935年底,由於情況突變,聯絡站被迫停止活動。不久,黨組織又通知陳仲亭打入南京鐵路局繼續從事地下工作。陳仲亭到南京不久,由於叛徒出賣,在南京下關站被捕。

陳仲亭被捕後,遭到敵人種種酷刑和利誘,卻始終不為所動。敵人見從這個"共黨要犯"的口中得不到隻言片語,最後將他殺害。1934年4月24日凌晨,陳仲亭和13名同志一道犧牲於南京雨花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