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凌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凌風

來自 名人簡歷網 的圖片

陳凌風 (1913年10月 - 2015年12月25日) 廣東南海人,畜牧獸醫專家[1],中國現代畜牧獸醫科學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2]

陳凌風1935年畢業於嶺南大學農學院畜牧系。1938年12月至1940年2月,在陝甘寧邊區建設廳農業學校試驗場任技正兼副場長。1947年11月至1948年12月在哈爾濱籌建東北行政委員會農林處家畜防疫所並任所長。1958年9月至1968年在農業部畜牧獸醫局任副局長兼中國農科院畜牧所所長[3]。1973年至1983年3月在農業部畜牧總局任副局長。

陳凌風從事畜牧獸醫科學研究和技術行政領導工作60多年。是中國消滅牛瘟、防治炭疽等獸病的主要組織者和科研攻關倡導者。其研製的快速培育弱毒及其反應疫苗居世界領先地位。在指導控制馬傳貧、種草養畜和培養中國細毛羊新品種的工作中均取得了創造性成就。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農業部畜牧獸醫局原副局長

出生日期----1913年10月

出生地點----廣東省南海縣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科研工作者

逝世日期----2015年12月25日

主要成就----國家有特殊貢獻的科學家,全國地方病防治先進工作者獎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畢業院校----嶺南大學

人物簡歷

畜牧獸醫專家。廣東南海人。

生於1913年11月25日,原籍廣東省南海縣,漢族,中共黨員、研究員、高級畜牧獸醫師。

1935 年畢業於嶺南大學農學院畜牧系, 獲理學學士學位。

1935 年參加工作後,先後在廣東省農林局獸醫課、徐聞墾殖場、廣西家畜保育所任技佐、技士。

1938 年滿腔熱血奔赴延安之後,受命籌建光華農場。先後任技術主任、場長。

1946 年任解放區善後救濟總署駐上海辦事處農業專員。

1947 年任佳木斯農事試驗場場長(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的前身) 。

1947 年冬籌建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任所長,直至1953 年。在此期間還任東北農業部畜牧處處長。

1953 —1955 年先後任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農業部畜牧局副局長,畜牧獸醫總局副局長。

1955 —1957年任農業部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1957 年籌建中國農科院畜牧研究所,任所長,直至文化大

革命。1957 年後還任農業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畜牧獸醫總局副局長。

1983 年離休。

相關介紹

1935年畢業於嶺南大學畜牧獸醫系。曾任陝甘寧邊區農業學校試驗場技術主任、光華農場場長,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長。早年研究牛瘟疫苗,為撲滅邊區牛瘟作出了貢獻。1943年獲陝甘寧邊區特級先進工作者稱號。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歷任華北農業研究所副所長,農業部畜牧總局副局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二、三、六屆理事長。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五十年代在參與豬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製中,提出並採用乳兔制苗,降低了疫苗的生產成本,該項研究成果1983年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

陳凌風1935年畢業於廣東嶺南大學畜牧系,1938年同愛人朱明凱(著名蔬菜專家)到延安邊區政府農業學校任教併兼任試驗農場副場長,20世紀40年代初,在陝甘寧邊區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主持研製出牛瘟甲醛甘油疫苗和抗牛瘟高免血清,很快撲滅了邊區的牛瘟。1948年,陳凌風任職於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期間,成功地主持研究成牛瘟兔化弱毒牛體反應疫苗,使東北和內蒙古東部地區於1951年撲滅了牛瘟。隨後,他又指導研製成功牛瘟綿羊化兔化弱毒疫苗,該疫苗對各種牛表現安全有效。同時,結合牛體反應疫苗的注射,他和廣大獸醫工作者深入牧區、農區大力推行免疫注射,於1955年在全國範圍內徹底消滅了牛瘟,為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僅消滅的兩種動物疫病之一。他還組織和參加了豬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究工作,所研製出的疫苗對控制豬瘟的發生和流行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中國豬瘟兔化弱毒株已被許多國家引進應用,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豬瘟疫苗。

在農業部畜牧獸醫局工作期間,他積極組織、支持和指導畜禽疫病的防治研究和改良畜種工作,研製出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和領先地位的疫苗,除牛瘟、豬瘟疫苗外,還有羊痘、牛肺疫、牛羊布氏桿菌病、馬傳染性貧血病、馬屬動物流行性淋巴管炎和豬喘氣病等多種疫(菌)苗。馬傳貧疫苗的研製成功,突破了世界慢病毒不能免疫的理論;馬淋巴管炎弱毒菌株和豬肺炎霉形體菌株的培育成功,攻克了馬屬動物流行性淋巴管炎和豬喘氣病免疫的世界難題。

在改良畜種方面,20世紀60年代,陳凌風在新疆組織百萬隻細毛羊樣板,在東北地區組織指導培育成功東北毛肉兼用細毛羊,在長江中下游丘陵山岡種草養羊試驗取得成效,開闢了飼養綿羊的新區域。

陳凌風於1956年參加擬訂我國第一個十二年(1956—1967年)科學規劃,主持了畜牧獸醫科技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同年,他作為中國科學代表團團員赴莫斯科參加與前蘇聯談判科學技術援助項目。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他代表農業部多次與一些國家有關部門簽訂雙邊協定和畜禽檢疫條款,為我國開展種畜禽國際貿易和合作交流進行開創性的工作。

主要榮譽

1944 年榮獲陝甘寧邊區「特級先進工作者獎」

1960 年獲「國家有特殊貢獻的科學家」稱號[4]

1982 年獲國家農業委員會和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獎」

1983 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國家發明一等獎」

1985 年獲「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頒發的全國地方病防治先進工作者獎」

1988年和1989 年先後獲「農業部和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

1991年被授予中國退科聯優秀退離休科技工作者獎

1989年和1990年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列入1989年和1990年兩年的名人錄內,並在1999年、2000年分別選為20世紀在獸醫學上有突出成就的科學家、20世紀做出重大貢獻的獸醫學家,收錄入《20世紀傑出人才名錄》、《20 世紀有特大貢獻的二千精英傳記》。

主要著作

主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畜牧卷》《獸醫卷》《中獸醫卷》)

主編:《英漢獸醫詞典》(2005年)

參考來源

  1. 陳凌風 ,名人簡歷網
  2. 陳凌風 ,知網
  3. 陳凌風 ,智匯三農
  4. 陳凌風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