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則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則信(1908年-1986年),福建漳平人,香港基督教新教地方教會的長老。

《聖經》中的「聖人」是被神從世界中挑選、不屬世界、不沾染世俗的一般人[1]。儘管在基督教早期歷史認可聖人需要顯神跡[2]的記錄,而當代基督教也常以這點作為聖人的標準。但實際將所有信耶穌的人都稱聖,並非一些特別有異能的人。

簡介

陳則信早年就讀於福建漳州的尋源中學。1926年倪柝聲在福建南部廈門、漳州等地帶領特別聚會,陳則信受到鼓勵,中學畢業後進入廈門閩南聖道神學院。後帶領廈門鼓浪嶼內厝沃聚會所,為地方教會閩南地區同工之一。1935年特別聚會後遷居上海,次年被倪柝聲安排到汕頭帶領教會。二戰後遷居泰國曼谷。

1948年,陳則信和陳張雅淑夫婦參加了第一次鼓嶺訓練。1949年,倪柝聲電召陳則信到香港負責教會。

1937年,地方教會的領袖倪柝聲覺得廣東也有傳教需要,與同工溝通後,有三位男同工,江守道、魏光禧、羅松星,和兩位女同工,章耆年、黃若青一同到廣州。他們在1937年就在廣州開工。工作差不多有三個月,有兩位男同工:羅松星和魏光禧,就到香港。他們開始時借用九龍灣民生書院聚會。約兩個月後,江守道從廣州到香港。他到香港後,魏光禧則往雲南昆明,羅松星也到新加坡去。江守道就留在香港繼續與信徒在一起聚集、服事。後來信徒從民生書院搬到深水埗欽州街聚會,在那裡租了一個二樓單位。1938年,倪柝聲到英國前,還在那裡講了一次道。他們之後再從欽州街搬到石硤尾街聚會,後來又搬到佐敦道5號。1950年1月,倪柝聲在香港帶領復興聚會,期間,安排香港教會的5位長老:陳則信、魏光禧、曲子元、許駿卿、鄭謙原,而李常受則往台灣。以後江守道離開香港到菲律賓,魏光禧再到香港。許駿卿是1945年以後從潮州生命堂轉入地方教會。

1955年以後,香港教會內部開始出現不和諧。魏光禧等人跟從李常受,陳則信等人則認為倪柝聲打發李常受是往台灣,各地教會應是獨立向主負責的。1960年李常受在台灣所講的道出了問題,陳則信明白地在香港向信徒們指出李常受所傳的道有異端成分。1968年台北大會以後,陳則信正式向信徒宣講李常受所傳講的是亞流派異端,他的三一神論不合乎聖經真理,又以基督為受造者(曲解歌羅西書1章15節)等。1970年,李常受與張晤晨從台北到香港宣道,期時由於一批不贊同李、張二人講論的信徒一度被拒門外,及後進入會場,雙方一度發生執拗,有人乘此製做混亂,直到有人報警,警察到達後才被勸止。此後,香港教會分裂為兩部分,並為爭論使用天文台道會所而鬧上法院,在等候判決期間雙方共同使用該處會場,分開時段各自聚會。其後在法官勸喻下雙方接受庭外和解,陳則信等人同意退出,並讓李派使用天文台道會所,外出另行聚會。(20年後封志理亦率眾公開反對李常受,得大部分信徒支持,少數李常受派的信徒只得離開天文台道另立聚會)。陳則信不只帶領了一批信徒另設聚會,當時亦開始創辦基督徒報,一面繼續為真道爭辯,一面闡明聖經真理,及後設立基督徒出版社。

1975年,陳則信移民美國,定居加州舊金山,晚年仍服事教會,1983年底應江守道所邀聯名發起遠東基督徒事奉特別聚會,惜身體不適未能出席特會。1986年陳則信去世,遺體安葬在當地。

視頻

陳則信 相關視頻

人類發展史上宗教與科學的關係
【人類】:信仰的碰撞,歐洲兩大宗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較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