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又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又新教授

陳又新 ,(1913 1月31日—1968年6月12日),原名陳尚謙。小提琴演奏家。浙江吳興(今湖州)人。1913年 1月31日生於浙江省吳興南潯鎮﹐1968年6月12日卒於上海。陳又新在教學上嚴肅﹑認真﹐循循善誘﹐為中國培養出一批出色的青年小提琴家﹐並編纂出版了一批具有學術價值的小提琴教材﹐如《小提琴曲集》8冊(音樂出版社﹐1957)﹐《實用小提琴音階練習》3冊(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等﹐在中國提琴教學中被廣泛採用[1]

陳又新的演奏清逸深情﹐精細工緻。特別擅長演奏巴赫﹐J.S.﹑莫扎特﹐W.A.﹑貝多芬﹐L.van﹑帕格尼尼﹐N.等人的作品﹐並高度重視中國作曲家的作品﹐為介紹﹑宣傳中國小提琴作品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人物生平

早年喪父,隨兄赴緬甸仰光求學,17歲回國,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小提琴專業,1938年畢業。   

曾任上海工部局交響樂團演奏員、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教授。與陳洪、丁善德合辦《音樂雜誌》,與丁善德、勞累賢合辦私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任教務主任。   

建國初,赴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深造,1952年獲碩士學位。 同年回國後,任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教授。

上音小提琴「開山鼻祖」

如果說今天全世界小提琴「高手」有許多是上海音樂學院培養出來的,那麼其開創者之一陳又新教授一定功不可沒。他早期學生中有著名音樂家周文中張寧和、董麟等,上世紀50年代後更有一批,如張擷誠鄭石生趙基陽、張耀祖、李耀倫、李牧真、胡彩瑤、夏敬熙、仇明德、林增弼、沈榕、王偉斌、趙有彬、姚世美、王希立、史蒂華、張曦侖、徐若望、賀元元等等[2]

作品風格

擅長演奏古典作品,多次舉行獨奏、重奏、室內樂等音樂會。 所奏樂曲音色優美,清逸深情,嚴謹而多變。編著有《小提琴協奏曲第一集》、《中外小提琴曲選》(8冊)、《實用小提琴音階練習》(3冊)。演奏曲目《格里格奏鳴曲》及《牧歌》等灌制唱片[3]

農家孩子跨入音樂大門

生於1913的陳又新祖輩都是農民,太平天國時期父輩參加太平軍起義,起義失敗後攜全家遷徙到了浙江省吳興縣南得鎮定居。陳又新的長兄早年畢業於嘉興師範,深得校長器重,後被介紹到緬甸仰光華僑中學任教。長兄為了栽培弟弟並減輕家庭生活負擔,遂帶着陳又新在自己任教的學校借讀直至1928年畢業[4]

小提琴家的慘死

文革一開始陳又新就被打入牛棚,反覆批鬥,嚴刑拷打,逼他承認「裡通外國」。他被打折斷了三根左肋骨休克過去,紅衛兵以為死了,編出謊言,竟宣布他「自殺身亡」。他被放出來養傷,一年後二進牛棚,繼續遭罪,1968年不堪恥辱跳樓,時年55歲。1978年上海音樂學院召開大會,為慘遭迫害致死的陳又新等九位教授及一位教員平反昭雪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