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大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大可
物理海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出生 1957年9月22日
湖南省長沙市
國籍 中國
母校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Argo研究論文集》

陳大可,1957年9月22日生於湖南省長沙市,物理海洋學家[1]中國科學院院士[2]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3],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4]

1982年陳大可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物理系;1985年獲得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碩士學位;1989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博士畢業後在美國羅德島大學海洋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1992年作為訪問科學家,前往美國航空航天局GSFC中心工作;1995年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LDEO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員、高級研究員、Doherty高級研究員和Lamont研究教授;2006年擔任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7年擔任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2015年12月7日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陳大可長期從事物理海洋學基礎研究,推動了ENSO研究的發展進程,創建了一個有效的垂向混合模型闡釋了海洋混合的物理機制 。

人物經歷

1982年,陳大可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物理系。

1985年,獲得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學碩士學位。

1989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獲物理海洋學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羅德島大學海洋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1992年)。

1992年,作為訪問科學家,前往美國航空航天局GSFC中心工作(-1995年)。

1995年,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LDEO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1995年-1996年)、研究員(1996年-1999年)、高級研究員(1999年-2001年)、Doherty高級研究員和Lamont研究教授(2001年-2010年)。

2006年,擔任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7年,受聘為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5年7月31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12月7日,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陳大可的研究領域包括:熱帶/副熱帶海洋環流模擬;海氣相互作用和厄爾尼諾預測; 近岸海洋動力與生態過程研究;極地氣候變化和海冰預報; 深海混合與熱鹽環流研究;衛星遙感在海洋與氣候研究中的應用。他在近海、大洋和氣候研究領域都有重要建樹。特別是系統開發了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預測模式,突破了限制ENSO預測水平和可預測性評估的關鍵瓶頸,推動了ENSO研究的發展進程;系統闡釋了海洋混合的物理機制,創建了一個新穎有效的垂向混合模型,為攻克湍流混合這一物理海洋學重大難題提供了新的理論和方法 。

陳大可在沿岸上升流的數值模擬、營養鹽的垂向混合、湍流混合參數化、鋒面與內潮的機制、南極海冰年際變化、及厄爾尼諾預報等方面作出開創性的研究,主持改進與運行的拉蒙特模式是國際上預報厄爾尼諾最成功的模式之一,也是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發布短期氣候預報的主要依據之一 。

承擔項目

截至2016年,陳大可兩度擔任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並任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 。

學術論著

截至2019年,陳大可出版著作《Argo研究論文集》1部,發表學術論著和技術報告170餘篇,包括Nature、Science及多個Nature系列刊物的第一和通訊作者文章,代表性發表論文如下 :

陳大可
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二所研究員 陳大可

1. Chen, D., M. A. Cane, A. Kaplan, S. E. Zebiak and D. Huang, Predictability of El Nino over the past 148 years. Nature, 428, 733-736, 2004.

2. Chen, D. and M.A. Cane, El Nino prediction and predictability. J. Comput. Phys., 227, 3625-3640, 2008.

3. Chen, D., T. W. Liu, W. Tang and Z. Wang, Air-sea interaction at an oceanic front: implications for frontogenesis and primary production. Geophys. Res. Lett., 30, 1745-1748,2003.

4. Chen, D., H. W. Ou, and C. Dong, A model study of internal tides in coastal frontal zone. J. Phys. Oceanogr., 33, 170-187, 2003.

5. Chen, D., S. E. Zebiak, A. J. Busalacchi and M. A. Cane, An improved procedure for El Nino forecasting: implications for predictability. Science, 269, 1699-1702, 1995.

人才培養

截至2017年,根據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顯示,陳大可在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培養了多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培養學生情況如下 :

年度 名稱 作者 學位授予單位 學位名稱
2017 不同大氣模塊及水平分辨率對模擬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和印度洋偶極子的影響研究 姚志雄 廈門大學 博士
2017 上層海洋對熱帶氣旋的動力學響應機制 張翰 廈門大學 博士
2016 熱帶季節內振盪的模擬及最優預報誤差分析 李曉靜 廈門大學 博士
2015 熱帶太平洋上層海洋對颱風的響應 裴玉華 中國海洋大學 博士
2014 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的基本類型與成因 連濤 浙江大學 博士
2012 熱帶太平洋年代際變化及IPCC多模式比較 江蓓潔 中國海洋大學 -碩士

榮譽表彰

2015年陳大可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社會任職

2014年,陳大可擔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地球科學領域專業評審組成員 。陳大可還擔任AOGS海洋分會主席,PAMS指導委員會主席、JGR-Oceans編委 。

人物評價

陳大可長期從事物理海洋學基礎研究,在近海、大洋和氣候研究領域都有深厚造詣和重要建樹,他以ENSO(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和海洋混合這兩個顯著影響學科發展並極具應用價值的焦點問題為主線,取得了系統的原創性成果,推動了物理海洋學基礎研究的發展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