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時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時若作品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陳時若

簡介

陳時若

絲綢工程專家陳時若

1929年11月,陳時若出生於今宗漢街道馬家路村[1]。195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系,在瀋陽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機械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1956年晉升為講師,曾兼任熱工實驗室主任和熱能動力專業委員會委員[3]。1961年調入杭州浙江紡織專科學校(浙江工程學院前身)任教。1978年晉升為副教授,1986年晉升為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兼任基礎技術課教研室主任、繭絲研究室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絲綢工程系主任,全國絲綢工程專業委員會負責人、紡織工業部高等紡織院校《空氣調節》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及浙江省高校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絲綢學科組成員等職。

陳時若曾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熱工學、空氣調節、科技文獻檢索、乾燥原理與技術、化工的傳遞過程等課程。從1963年起從事蠶

繭乾燥的科學研究工作。1964年在全國紡織工程學會絲綢年會上發表的《關於熱風烘繭幾個問題的探討》,引起與會者很大反響,後被收入論文選集公開

出版。1978年領導創建了繭絲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為蠶繭乾燥機理及蠶繭乾燥工藝與繭質的關係,還進行了蠶繭乾燥新工藝的探索。先後承擔完成了

省、地區絲綢公司和省教育委員會的課題,還與四川省絲綢公司協作,完成了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在全國及省紡織工程學術會議上以及在

《蠶業科學》、《紡織學報》、《浙江絲綢學院學報》等雜誌上發表的有關蠶繭乾燥的系列論文,引起國內外有關專家的關注。第四屆國際乾燥會議上宣

讀的《蠶繭乾燥的研究》受到專家好評,後被國際乾燥會議奠基人A.S.Mujumdar教授收入論文專集《固體的乾燥——近代乾燥技術的進展》。陳時若主筆

的《過熱蒸汽乾燥桑蠶繭的初探》一文,1992年1月在國際性學報《乾燥技術》上發表後,引起國外有關人士的興趣。

陳時若曾應聘在安徽農學院蠶桑系任教,講授蠶繭乾燥學;被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聘為1995年及1996年的全國蠶繭收烘技術高級培訓班的教師。他參編

的《絲綢廠供熱和空氣調節》一書獲1988年紡織工業部高等紡織院校優秀教材獎。20世紀50年代,他還翻譯出版了《鍋爐設備的熱工試驗》和《自然循環

的蒸汽鍋爐》等書。1992年10月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馬家路社區 馬家路村隸屬於慈谿市宗漢街道,地處街道辦事處所在地,系大城區規劃之內,由原南池、宗漢、假山、新街四片合併而成。村地理位置優

越、交通便利,東至新華街西側,南與滸山鳴山居委接壤,西臨廟山江,北接周塘西村。全村現有戶籍人口1614戶,3949人。目前,有106家個私企業和

聯辦私營企業,擁有村級集體資產982.89萬元。2005年,村創工農業總產值近3.3億元,村級…… 詳細++


  同年(公元1929年)出生的名人: 沈星棣 浙江省寧波慈谿 陳子光 浙江省寧波慈谿 葉望雲 浙江省寧波慈谿 蔣維清 浙江省寧波慈谿 王珉 (1929~2008) 浙江省嘉興海鹽 + 更多公元1929年出生的名人》 陳姓名人堂 陳智超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人 陳翼甫 (1896~1929) 海南省萬寧人 陳煒 香港人 陳蘇 (831~915) 河南省信陽市固始人 陳堯楷 (1922~1949) 四川省達州市大竹人 陳繼光 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人 陳克玉 (1907~1957) 河南省新鄉市封丘人 陳立鋼 上海市人 慈谿更多人物 沈曉園 (1924~2018) 陸一飛 (1931~2005) 陳善坤

高士奇 (1645~1704) 岑安卿 (1286~1355) 楊子器 (1458~1513) 張為國 孫侃

下一名人:沈星棣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