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永貴雕像(唐加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陳永貴雕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陳永貴雕像》中國當代作家唐加文的散文。

作品欣賞

陳永貴雕像

展覽館前有大地之子陳永貴雕像,栩栩如生,那種樸實堅強的性格,顯示出農民政治家的偉大魄力。沿山勢步步登高,兩旁梯田式的花壇內,松柏亭亭玉立,百花爭芳鬥豔。經過4層台地,登上228級青石台級,前有墓碑,上書「陳永貴之墓」,碑上鐫刻陳永貴傳略。碑後建墓冢,圓形平頂,高1.5米,上飾一桃形石墩。墓的三面依山築成靠背式的墓圈,圈裡花團錦簇,綠草如茵,實現了「我死後就埋在虎頭山上,好親眼看看大寨變化」的生前遺願。墓左側百米處,有郭沫若紀念碑,着名作家孫謙墓依次建在虎頭山下。

陳永貴故居也是尋常的農家院落,兩孔窯洞,三間小瓦房。陳永貴睡炕頭,引人注目的是一個老式電話機,這意味着他身份特殊——從一個普通農民,走進中南海,又復歸於平民。1986年他過世後,魂歸故里,一半骨灰撒在農田,一半安置在虎頭山上。

在陳永貴簡陋的臥室里,我們見到了陳永貴的孫女陳紅梅,她現在昔陽縣教育局工作。今天,她聽說西南知青宣傳訪問團參觀大寨,特地從縣城趕來和大家見面。團友們爭相購買《我的爺爺陳永貴》一書,請陳紅梅簽名留念。此書是陳紅梅的姐姐陳春梅寫的。

陳春梅,陳永貴孫女,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2006年赴瑞士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學習,2007年到泰國參加國際行政法院院長會議,同年到新加坡、香港等地考察,2008年隨亞洲青年領導團東渡日本訪問。

《我的爺爺陳永貴》一書是她花費多年心血寫成,客觀、真實地反映了陳永貴從普通農民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內幕,是一本很有價值的人物傳記,讀後能給人許多啟發。

站立在陳永貴故居前,我不由想到:作為一種由於政治需要而樹立起來的樣板或模式會隨着時代的變遷而銷聲匿跡,可大寨人所擁有的那種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卻永遠也不會過時,這正是大寨人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好解釋。

[1]

作者簡介

唐加文,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