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簡齋葆真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簡齋葆真詩》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四筆》卷十四。《容齋四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容齋四筆·序

始予作《容齋隨筆》,首尾十八年,《二筆》十三年,《三筆》五年,而《四筆》之成,不費一歲。身益老而著書益速,蓋有其說。嚷自越府歸,謝絕外事,獨弄筆紀述之習,不可掃除。故搜采異聞,但緒《夷堅志》,於議論雌黃,不復關抱。而稚子櫰,每見《夷堅》滿紙,輒曰:「《隨筆》、《夷堅》,皆大人素所遊戲。今《隨筆》不加益,不應厚於彼而薄於此也。」日日立案旁;必俟草一則乃退。重逆其意,則衷所憶而書之。櫰嗜讀書,雖就寢猶置一編枕畔,旦則與之俱興。而天嗇其付,年且弱冠,聰明殊未開,以彼其勤,殆必有日。丈夫愛憐少子,此乎見之。於是占抒為序,並獎其志雲。

原文

自崇寧以來,時相不許士大夫讀史作詩,何清源至於修入令式,本意但欲崇尚經學,痛沮詩賦耳,於是庫序之間以詩為諱。政和後稍復為之,而陳去非遂以《墨梅絕句》擢置館閣。嘗以夏日偕五同舍集藻真宮池上避暑,取「綠陰生晝靜」分韻賦詩,陳得「靜」字。其詞曰:「清池不受暑,幽討起予病。長安車轍邊,有此萬荷柄。是身唯可懶,共寄無盡興。游水底涼,語林間靜。談余日亭午,樹影一時正。清風不負客,意重百金贈。聊將兩鬢蓬,起照千丈鏡。微波喜搖人,小立待其定。梁王今何許,柳色幾衰盛。人生行樂耳,詩律已其剩。邂逅一尊酒,它年《五君詠》。重期踏月來,夜半嘯煙艇。」詩成出示坐上,皆詫為擅場。朱新仲時親見之,雲京師無人不傳寫也。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3]

視頻

陳簡齋葆真詩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