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集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集鎮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東臨半堤鎮,南靠杜堂鎮,西與菏澤市開發區接壤,北和牡丹區皇鎮鄉為鄰,南距定陶城區15千米,西距菏澤市區7千米。

截至2013年,陳集鎮版圖總面積83.9平方千米,下轄26個行政村,總人口6.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萬人,城鎮化率28.6%。2013年,該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2.84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500元。

陳集鎮是山東省百強建設示範鄉鎮,曾獲「全國重點鎮」、「國家級生態文明鄉鎮」、「山東省文明鎮」等榮譽稱號。[1]

歷史沿革

陳集原名程橋,明初開始在程橋起集,因陳樓村陳氏在此集立了千頃牌,改名為陳橋集,後又稱陳家集。

清朝中期演變為陳集,清末屬北方棠西村。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改建為陳橋鎮,屬第五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十月改稱陳集區。

1949年改為定陶縣第三區。

1958年3月成立陳集鄉。

1958年8月成立火箭人民公社;同年,更名為陳集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成立陳集鎮。

2001年原保寧鄉併入,名仍為陳集鎮,屬定陶縣轄鎮。

2016年,定陶縣改設定陶區,陳集鎮屬之。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陳集鎮轄陳集村、前沙海村、中沙海村、張莊村、劉莊村、七一村、八一村、崔莊村焦莊村鹽土村、馬樓村、八里廟村、桶子河村、張胡同村、保寧村、常店村、朱集村、朱莊村、台樓村、華堂村、羅莊村、何莊村、吳莊村、曹廟村、曹樓村、魯店村等26個行政村。[5]鎮政府駐陳集鎮文化路。[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陳集鎮地處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北部,東臨半堤鎮,南靠杜堂鎮,[6]西與菏澤市開發區接壤,北和牡丹區皇鎮鄉為鄰,南距定陶城區15千米,西距菏澤市區7千米;全鎮東西最大距離9.1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4千米,版圖總面積83.9平方千米,鎮政府位於東經115°38′,北緯35°11′。

地形地貌

陳集鎮境內地勢較平坦,北窪東低、西南平、中間高;西部為淤泥,南部為沙壤,東北為鹼地,中間為「兩合土」;鹼地、澇窪地各占總耕地面積的1/5左右。

氣候

陳集鎮屬溫帶季風氣候區,但大陸性明顯,其特點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偏南風,氣溫回升快,降水量少,空氣乾燥,受寒潮侵襲常出現霜凍和倒春寒天氣;夏季炎熱多雨,常有潮濕悶熱天氣,有時因暴雨成災,有時也可能因降水稀少而出現夏旱;秋季天高氣爽,日照充足,常發生秋旱現象;冬季多偏北風,氣候乾冷,降水(雪)稀少,個別年份出現凍害。無霜期年平均20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235.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63.0毫米,年平均氣溫13.9度。

水文

陳集鎮境內屬黃淮水系,主要河流有洙水河、薛寨溝、南乾渠、柳林河,境內流長30餘千米,流域面積46平方千米。[3]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末,陳集鎮轄區總人口6.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萬人,城鎮化率28.6%。

民族

2013年末,陳集鎮總人口中民族以漢族為主,占88.4%,回族占總人口的11.6%。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3年,陳集鎮國土總面積12.585萬畝,其中有用於耕地的土地8.2萬畝。

水資源

陳集鎮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是地下水,該鎮地下水化學類型主要是重碳酸鹽類,pH值一般在6~8之間,平均為7.3度,屬中性水。淺層淡水底界面埋深10~20米的主要分布在中沙海村一帶;20~40米的分布在鎮域西南部保寧村一帶;40~50米的分布在該鎮東南部地區。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陳集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2.847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7.9億元,公共財政收入0.55億元,外貿出口總額0.69億美元。

第一產業

2013年,陳集鎮以種植小麥、玉米、山藥為主,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96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1%。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山藥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1.2萬噸;畜牧業以雞、豬、羊為主,飼養雞90萬隻,生豬飼養量5.8萬頭,年末存欄6萬頭,羊飼養量3萬隻,年末存欄3.2萬隻。

第二產業

2013年,陳集鎮工業以機械製造、生物化工、工藝品加工、食品加工、地毯、建材、造紙、紡織、服裝為主;全年完成工業主營收入39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7.9億元;擁有工業企業140餘家,職工1.4萬人;擁有裘皮生產加工出口基地2個,新聞紙生產基地1個,多功能肽研發製造出口基地1個。

第三產業

2013年,陳集鎮共有城鄉集貿市場5處,商業網點700多個,從業人員2600餘名,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2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3億元,比2012年增長23%,各項貸款餘額1.23億元,比2012年增長26%。[4]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2013年末,陳集鎮有客運站1處,日發客運汽車56班次;變電站2處,供電站1處,年用電量8000萬千瓦;鎮駐地建有花壇43個,綠化面積3.3萬平方米;有線電視用戶5200戶,入戶率16%;體育場16個,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郵政支局、電信支局各2處,報紙、雜誌累計期發行0.62萬份;電話交換機總容量0.6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500餘戶,電話普及率12.5%;移動電話用戶6.2萬部,互聯網用戶4000戶。

文化藝術

2013年末,陳集鎮有鎮綜合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文化大院)12處,各類文化專業戶110戶,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3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300多人。

教育事業

2013年末,陳集鎮有幼兒園29所,在園幼兒1300人,專任教師78人;小學20所,在校學生5100人,專任教師25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2處,初中在校學生1968人,專任教師198人。

醫療衛生

2013年末,陳集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固定資產總值511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28名,其中執業醫師32名,執業助理醫師37名,註冊護士38名,有床位101張,每萬人擁有病床16.4張;醫療機構完成診療7.1萬人次,53686名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8%。

社會保障

2013年末,陳集鎮有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各類優撫對象25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6.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93戶,人數2225人,支出200.25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3萬人,參保率100%。[5]

交通

陳集鎮西鄰京九鐵路,北依新石鐵路和327國道,菏澤市長江路、上海路、錢塘路通達境內,日南高速和德商高速均在境內通過且有出入口。[20]2017年1月,魯南高鐵菏澤站選址最終確定在日蘭高速口東側、萬福河以北,建在定陶區陳集鎮的桶子河村。

名優特產

山藥

陳集鎮是定陶區山藥的主產地,山藥種植在該鎮已有千年歷史,「陳集山藥」是山東省菏澤市的第一個「地理標誌產品」,已通過國家地理標誌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

陳集山藥具有「面、甜、香、綿」的口感特點,除含蛋白質、可溶性糖、澱粉等常規營養物質外,還含有鋅、硒、鈣、鐵、銅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和17種氨基酸、皂甘、多酚氧化酶、澱粉酶消化素。

葡萄

陳集鎮曹樓村栽植葡萄始於1982年,截至2013年,該村種植葡萄近500畝,畝產約7000斤,隨着葡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該鎮計劃發展以曹樓村為主的1000畝葡萄採摘園,把曹樓葡萄融入到旅遊觀光線路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