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 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 賡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

陳賡(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生於湖南湘鄉[1],出身將門,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2]。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3]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征。後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1961年3月16日,陳賡於上海病逝[4]

快速導航:關係表

中文名 :陳賡

外文名 :Chen Geng

別名: 原名陳庶康

民族: 漢族

逝世日期:1961年

軍銜 :大將

出生地 :湖南湘鄉市龍洞鄉泉湖村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

國籍 :中國

出生日期:1903年

代表作品:作戰經驗總結

信仰 :共產主義

陳 賡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

展開 目錄

1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投身革命:

對峙時期:

抗戰時期:

解放戰爭:

開國大將:

晚年生活:

2主要作品:

3紀念場所:

司令部舊址:

故居:

4影視形象:

1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陳賡於1903年2月27日出生於湖南湘鄉市龍洞鄉泉湖村。1909-1911年就讀於本村私塾,1912年進入譚家祠堂私塾就讀。1915年進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1年[未畢業]。

投身革命

反對軍閥 1916年投筆從軍,編進湘軍魯滌平部第6團2營當兵。1916-1920年,參加討伐吳佩孚,驅逐張敬堯、趙恆惕,「護法」之役,湘鄂之役等戰役。[1916—1920年,由2等兵升至上士。]

1921年,從岳陽脫離軍隊到長沙,一邊在粵漢鐵路湘局作辦事員,一邊進入補習學校和業餘中學繼續學習。並在長沙參加「青年救國會」等群眾團體,積極從事反帝愛國活動。

1922年進入毛澤東同志倡導開辦的自修大學,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的革命團體有了較密切的接觸,參加革命活動。192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曾經從武漢沿長江到上海,並曾在上海大學旁聽。

1923年2月,參加湖南「27」慘案的罷工和示威。1923年6月1日,任「湖南外交後援會」執行委員,參加反日鬥爭並負傷。1923年12月在長沙秘密考入廣州進陸軍講武學校。

國民大革命

1924年2月前往廣州進陸軍講武學校。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1期,1924年10月參加平定商團的戰鬥。1924年11月黃埔軍官學校畢業。

1925年留校任黃埔軍校第2期入伍生連連長,第3期本科副隊長。1925年5月參加平定楊(希閔)、劉(震寰)叛亂的戰役。1925年6月23日英法帝國主義製造「沙基慘案」時,參加抗擊英法侵略軍的戰鬥。1925年6月29日在省港大罷工中,被派往省港罷工委員會,參與訓練工人糾察隊的工作。1925年8月2日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被右派暗殺,在周恩來同志直接領導下積極捉拿兇手。1925年10月參加第2次東征戰役討伐陳炯明。

對峙時期

1926年3月任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7連連長。參與領導左派學生組成的「青年軍人聯合會」,跟右派組織「孫文主義學會」進行了頑強的鬥爭。1926年3月2

日國民黨右派製造「中山艦事件」,在周恩來同志領導下,與蔣介石面對面地進行鬥爭。1926年5月1926年5月,國民黨2屆2中全會上蔣介石提出「黨務整

理案」,要求國民黨內共產黨員退出 共 產黨,陳賡堅決反對退出,公開其共產黨員身份,並聲明脫離國民黨。1926年7月廣東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參加北伐誓師。1926年9月被黨中央派往蘇聯學習政治保衛工作和群眾武裝暴動經驗。

1927年2月從蘇聯回到上海。1927年3月前往武漢,在北伐軍第2方面軍任特務營營長。1927年4月出席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5次全國代表大會。1927年5月在漢口與上海代表王根英結婚。1927年7月15日武漢的國民黨叛變革命後,被迫將特務營交出。1927年8月1日參加南昌起義。1927年8月24日在賀龍同志的第2軍第3師第6團第1營任營長,在會昌戰鬥中左腿負傷。1927年10月起義軍撤離潮汕後,經香港轉往上海,進骨科醫院治療腿傷。

1928年-1932年,化名王庸,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隱蔽鬥爭。並在1931年6月由中央特科派往天津工作。

1931年9月被派往鄂豫皖紅色區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13師318團團長。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成立,被調任第12師師長。1931年11月至1932年5月率部參加鄂豫皖蘇區第3次反圍剿作戰。

1932年6月率部參加鄂豫皖蘇區第4次反圍剿作戰。1932年9月調任紅四方面軍參謀長,在新集西北胡山寨戰鬥中右腿負傷。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蘇區,行至豫南地區,離隊潛往上海治傷。1932年11月到上海又進骨科醫院治療腿傷。1932年在上海中央局揭發張國燾的錯誤路線。並曾兩次會見魯迅先生,講述鄂豫皖蘇區軍民的鬥爭事跡。

1933年3月24日在上海被捕。1933年5月從南京逃出,被派往中央紅色區域,任紅軍第1步兵學校即彭楊步兵學校校長。

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長征,任紅軍幹部團團長。

1935年5月1日率幹部團巧渡金沙江,一舉飛越皎平渡。1935年8月紅軍幹部團與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合併,調任紅一軍團工作。1935年9月,紅一、三軍團在甘肅哈達鋪改稱陝甘支隊,任第13大隊隊長。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任紅軍第十三團團長。1935年11月率部參加直羅鎮戰鬥,第3次負傷,1935年12月任紅軍第一師師長。

1936年3月紅軍東征,率部進軍山西,轉戰同蒲鐵路沿線。1936年6月率部回陝北後參加西征,協同兄弟部隊解放甘肅、寧夏地區。1936年10月8日紅二、四方面軍進抵甘肅的靜寧、會寧地區,結束長征;並在會寧城關與紅一方面軍會合,實現了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1936年11月率部參加山城堡戰鬥。

抗戰時期

1937年2月進延安中國抗日紅軍大學第2期學習,併兼任第1隊隊長,7月調往紅311軍工作。1937年7月22日至25日參加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在銀川西南之平羌

堡召開的高級幹部會議。1937年8月6日前敵總指揮部命令紅軍各部到陝西3原地區集結待命。7日,率紅311軍從駐地甘肅鎮原縣出發,於8月下旬到達3原

城西的石橋鎮地區。1937年9月4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任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旅長。1937年9月6日129師在陝西省三原縣石橋鎮召開抗日

誓師大會,任閱兵總指揮。1937年10月7日率部渡黃河進入山西。1937年10月16日率部進抵平定以東地區,執行側擊西犯娘子關日軍的任務。1937年10月

22日率部夜襲井陘、舊關間的長生口,一戰而解舊關之危。1937年10月25日劉伯承師長向陳賡旅長指示作戰方法;(1、以我小部隊應付日軍大部隊,而

以主力打它的小部隊;2、大力破襲鐵路交通線;3、加強對日軍的政治攻勢。)1937年10月26日率部在娘子關以南7亘村設伏,殲滅日軍2師團輜重部隊,

斃傷日軍300餘人,繳獲騾馬300餘匹和大批軍用物資。1937年10月28日率部再次設伏7亘村,殲日軍百餘人,繳獲騾馬數十匹。1937年11月2日率部在昔陽縣黃崖底設伏,殲日軍109師團135聯隊300餘人。1937年12月22日至26日率部協同385旅粉碎敵人對晉東南抗日根據地的6路圍攻。

1939年2月10日率部設伏冀南威縣香城固[2],全殲日軍第十師團第40聯隊的1個加強中隊,斃大隊長以下200餘人,生俘8人。1939年3月7日率部返回太行。1939年4月3日率部與兄弟部隊,在黎城縣上趙村接受朱德總司令檢閱。

1940年1月19日奉命率386旅主力及18集團軍總部特務團進入太岳區,同薄一波同志率領的決死一縱隊會師,統一指揮該區八路軍、決死隊,迎擊蔣閻軍的

進攻。1940年5月成立太岳軍區,任軍區司令員。1940年5月5日率太岳軍區部隊協同太行軍區部隊發起白晉戰役,至1940年5月8日勝利結束,共殲日軍350餘人,徹底破壞鐵路百餘里,毀大小橋樑50餘座。1940年7月9日奉令率部反擊閻錫山軍陳長捷部向太岳區安澤縣晉家山的進犯,殲其2400餘人。1940年8

月至9月上旬率領太岳軍區部隊破擊正太鐵路西段、橫掃壽陽至榆次間100多里的鐵路沿線,予敵以沉重打擊。繼於9月2日又率部在昔陽縣卷峪溝地區,與

由榆社、太谷等地出犯日軍激戰;9月6日在和順縣雙峰殲日軍1個大隊。1940年9月22日劉伯承師長簽發《129師基本命令——關於榆遼戰役計劃》。23日

至25日,率部強攻榆社縣城,全殲守敵。1940年9月30日率部協同385旅在榆社紅崖頭、關家垴地區將由武鄉東援之敵600餘人包圍。激戰2日,殲敵300餘人。1940年10月30日率部協同兄弟部隊在武鄉關家垴將日軍崗崎大隊500餘人包圍。殲敵400餘人。

1941年3月敵人開始在華北推行「治安強化」運動,進一步實行軍事、經濟、文化、特務「總力戰」,經常對解放區大舉掃蕩。1941年5月19日奉命率部向洪洞北側同蒲鐵路側擊,以配合晉南友軍作戰。1941年8月奉集總命令,以386旅、決死一縱隊、212旅及決死二、三縱隊一部組成太岳縱隊,任縱隊司令員兼軍區司令員。1941年8月6日奉命組成太岳南進支隊,開闢岳南抗日根據地。1941年9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成立後,設立太岳行政公署。1941年10月3日日偽軍3萬餘人,對太岳北部進行「鐵壁合圍」大掃蕩。

1942年10月敵占沁源。1942年12月,指揮部隊一部配合民兵圍困沁源。

1943年6月,親自到沁源圍困鬥爭前線視察,並向參加圍困鬥爭的軍民提出「1天殺1個鬼子」的戰鬥號召。1943年9月,聽取了圍困鬥爭情況的匯報,並作了堅持圍困鬥爭到底的指示。這次圍困直至1945年4月11日,堅持戰鬥30個月,沁源宣告解放。

1943年11月離太岳區前往延安。1943年12月進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4月參加黨的第7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25日,由延安飛抵太行,隨即返部。1945年9月7日,太岳區紅軍主力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太岳縱隊,任縱隊司令員。1945年9月7日太岳區我軍主力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太岳縱隊,任縱隊司令員。1945年9月10日至1945年10月12日率部參加上黨戰役。太岳縱隊共殲敵1萬4千餘人,活捉閻軍第19軍軍長史澤波,炮兵司令胡三餘等將官多人。1945年10月17日根據晉冀魯豫軍區命令,太岳軍區主力部隊組編為第四縱隊,任縱隊司令員。

解放戰爭

1946年2月14日,打擊第13集團軍進犯侯馬,迫使第13集團軍總司令王靖國簽訂晉南停戰協議。1946年2月至6月作為太岳部隊代表,前去臨汾、太原參加

軍事調處執行小組工作。1946年7月胡宗南部大舉進犯晉南,率部於13日至16日在聞喜、夏縣地區殲敵第311旅並予敵第167旅以殲滅性打擊。1946年8月9

日至9月1日斬斷同蒲中段,殲敵第319師、第619師等部1萬2千餘人,解放5座縣城。1946年9月3日,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通令嘉獎太岳縱隊在同蒲作戰中

英勇善戰,紀律嚴明。1946年9月22日至24日在臨汾、浮山間殲蔣軍胡宗南部精銳部隊。25日,中央軍委向全軍各部隊首長發出《關於陳賡縱隊作戰勝利

通報》,高度評價這次勝利的重要意義和陳賡卓越的軍事指揮藝術;26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向太岳縱隊致敬》社論;29日,晉冀魯豫軍區嘉獎太

岳縱隊臨浮戰役殲敵第1旅的勝利。以後,劉伯承司令員在1次晉冀魯豫邊區級幹部會議上所作關於自衛戰爭形勢的報告中說:「同蒲打得很好,中央誇獎

說是出乎意料之外。」1946年11月至次年1月率部策應保衛延安,配合晉綏部隊進軍呂梁地區。11月24日至1月3日發起晉西南戰役,解放城鎮30餘處,殲

敵萬餘人;1月17日至29日發起汾孝戰役,又殲敵1萬6千餘人。

1947年4月4日至5月12日指揮第4縱隊與太岳軍區部隊發起晉南反攻作戰,殲敵1萬8千餘人,攻克縣城22座。1947年7月前赴陝北參加中央軍委召開的小河

會議。1947年7月23日毛澤東主席令劉鄧野戰軍主力躍進大別山;陳賡兵團挺進豫陝鄂;華東野戰軍主力挺進隴海路,進至豫皖蘇地區。遂由第4縱隊和晉

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第318軍組成陳賡兵團[3]。1947年7月27日中央電示陳賡兵團組織前委,以陳賡為書記。1947年10月下旬,殲敵3萬餘人,解放縣

城15座。1947年9月13日中央軍委電賀陳賡兵團殲敵新1旅及攻克盧氏等城的勝利。1947年10月29日率部發起伏牛東麓戰役,解放縣城十座。1947年11月29

日豫陝鄂邊區行政公署成立。1947年12月13日至12月30日率部配合華東野戰軍一部出擊平漢線,解放縣城23座,殲敵2萬餘名。陳賡兵團殲敵1萬餘名,破

壞鐵路400餘里。12月12月21日中共中央電賀平漢、隴海大捷。

1948年1月25日在葉縣的舊縣鎮主持召開兵團前委擴大會議,總結5個月以來的工作。討論了根據地建設和新式整軍等問題。1948年3月14日率部協同華野

一部解放古都洛陽。194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電賀解放洛陽。1948年4月5日率部再克洛陽。5月指揮所部及兄弟部隊發起宛西戰役;協同兄弟部隊發起宛東

戰役。1948年6月12日中共中央電賀宛西、宛東、江漢3次大捷。1948年8月23日南征,兵團共作戰245次,殲敵11萬餘人,解放城市511座,解放人口近千

萬,建立了豫陝鄂解放區。1948年10月22日率部協同兄弟部隊解放鄭州。194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電賀鄭州解放。1948年11月7日率部參加淮海戰役。在

戰役第2階段,協同兄弟部隊殲敵第12兵團12萬人。

1949年1月24日赴商丘參加中原局會議。1949年2月7日任第2野戰軍第4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9年2月11日在兵團召開的團以上幹部會議上,傳達中原

局關於目前形勢和任務的報告。1949年2月14日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在漯河宣告成立。1949年4月21日率部在九江以東突破敵軍江防,進入江西,福建。


1949年5月22日指揮所部解放南昌。1949年6月23日赴南京參加總前委會議。1949年7月17日中央軍委指示,第四兵團及十五兵團由陳賡率領,經贛州南

進,占領廣州。1949年9月14日在贛州主持召開兵團黨委擴大會議。1949年10月14日指揮第4兵團協同15兵團解放廣州;1949年10月26日指揮所部在陽江、

陽春地區殲滅廣州逃敵4萬多名。1949年10月21日抵廣州。1949年11月至12月率部陳兵雷州半島,截斷敵人逃往海南島退路;參加粵桂邊大圍殲戰,協同

第四野戰軍全殲敵華中長官公署直屬隊和三個兵團部,12個軍,25個整師及另外兩個兵團部、十個師的大部,共計16萬7千9百餘人,第4兵團在此戰役中

殲敵7萬餘人。

開國大將

1950年1月4日在南寧主持召開兵團黨委擴大會議。隨即率部發起滇南圍殲戰役,在兄弟部隊協同下全殲滇南敵第八軍、第二十六軍2萬餘人。1950年2月5

日同宋任窮、周保中等同志在貴州安龍會晤。1950年2月2日和宋任窮同志率領部隊進駐昆明。1950年2月22日西南軍區成立,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1950

年3月任昆明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任雲南省主席。1950年3月12日至4月7日指揮所部參加西昌戰役,協同兄弟部隊全殲西昌守敵。1950年4月1日雲南軍區

成立,任雲南軍區司令員。1950年7月7日被任命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越南,率工作組由昆明動身。1950年7月26日到達越南北部太原地區越南共產黨總書

記、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住地,會見胡志明同志。1950年9月15日邊界戰役部署完畢,陳賡和工作組到廣西邊境的布局關。1950年9月16日邊界戰役

開始。1950年10月12日邊界戰役結束。此役共殲法軍9個營,共8千人。1950年10月27日向越軍營以上幹部講話,總結邊界戰役經驗及其他問題,連續4

天,至30日結束。1950年11月1日陳賡率工作組回國,離開越人民軍司令部。1950年11月2日越過邊境,抵廣西龍州中國人民解放軍分區司令部。1950年11

月4日抵達南寧。1950年11月29日抵達北京(途經梧州、廣州、武漢等地)。

1951年4月25日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1年5月27日,陳賡隨同毛澤東主席接見彭德懷派回國內匯報工作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

長解方。1951年6月8日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仍兼3兵團司令員、政委)。1951年8月17日由瀋陽動身入朝。1951年8月21日過平壤。1951年8月22日

抵達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部(駐地大水洞)。1951年9月2日抵達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駐地在伊川西北的空寺洞)。1951年9月15日隨志願軍司

令部遷往平壤以西的檜昌。

1952年3月初由朝鮮回國。3月27日奉令重返志願軍司令部。1952年6月13日奉令回國,離檜昌。當日途經平壤,會見了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同志。1952年6月14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任委員會授予一級獨立自由勳章。1952年6月16日跨過鴨綠江返回。1952年7月8日毛澤東主席批示同意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1952年9月1日軍事工程學院籌備委員會成立,兼任籌委會主任。

1953年9月1日軍事工程學院開學,任院長兼政委、院黨委書記。

1954年9月1日軍事工程學院舉行成立1周年暨第2期開學典禮,並進行閱兵。在閱兵式結束後向全體師生講話。1954年9月參加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1954年10月31日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1955年9月27日授予大將軍銜。同時授予1級八一勳章、1級獨立自由勳章、1級解放勳章。1955年9月29日任第一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1956年4月率軍事代表團訪問越南。1956年5月3日離河內回國。1956年9月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

晚年生活 1957年5月1日國務院免除所任軍事工程學院政治委員兼職,但仍任院長兼黨委書記,直至逝世。1957年9月上旬參加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1957年12月19日突患心肌梗塞病。

1958年9月25日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959年2月下旬離京到南方檢查工作,先後到過南京、無錫、鎮江、蘇州、嘉興等地;3月中旬,又從上海出發勘察島嶼,其後再經寧波到溫州之線進行勘察,4月告一段落。6月底又前往廣東、福建,繼續進行軍事勘察。1959年9月16日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1959年9月26日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1959年10月國務院免去副總參謀長職務。

1961年2月由北京至上海療養,住在華山路華東局招待所(原名「丁家花園」)。1961年3月7日帶病開始撰寫《作戰經驗總結》。原來計劃共寫6章:《序言》、《作戰準備》、《進攻》、《防禦》、《追擊》、《轉移》。但在序言部分完成後,心臟病發作。

1961年3月16日因長期勞累突發心臟病,在上海病逝。

2主要作品

《作戰經驗總結》

《在祖國南部邊疆的三次追擊戰》

3紀念場所

司令部舊址 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

太行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位於山西省沁源縣閻寨。現有土窯10孔,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1940年5月,太岳軍區在閻寨正式成立,陳賡任司令員、王新亭任政委、周希漢任參謀長。從1939年到1942年10月,作為太岳根據地領導中心的太岳軍區,前後在閻寨村駐紮達3年之久。1982年,沁源縣委、縣政府將當年住過的土窯洞進行整建修繕。1986年8月18日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

陳賡故居

陳賡故居景區位於湖南省湘鄉市龍洞鎮泉湖村,由故居、墓園和生平館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約60畝。陳賡故居為典型的湘中民居,系陳賡祖父清末湘軍副將、武顯將軍陳翼瓊所建,建築面積1342平方米,房屋近40間,通過修繕再現了陳賡少年時代的成長環境。故居後山為陳賡大將夫婦墓園,2011年3月,大將夫婦骨灰遷回故里。陳賡大將生平館通過大量珍貴史料,展示了陳賡大將傳奇的一生。陳賡故居現為湘鄉市黨建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基地,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4影視形象

作品名稱 出品時間 角色演員 發行公司 集數 每集長度 類型 《陳賡大將》 2005年 侯勇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 20集 45分鐘 軍事題材電視連續劇 《陳賡脫險》 1984年 楊紹林 八一電影製片廠 1集 88分鐘 電影 《陳賡蒙難》 1984年 楊紹林 八一電影製片廠 1集 76分鐘 電影 參考資料: 1. 陳賡

2. 邱縣八旬退伍老兵守護抗日烈士墓56載_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3-26] 3. 陳謝兵團解放魯山的前前後後(上)

大河網[引用日期2021-03-26] 詞條標籤: 政治人物軍事人物人物

視頻

參考來源

  1. 陳賡(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生於湖南湘鄉 ,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院-weixin.qq.com - 2022-05-05
  2.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 ,香樹園-weixin.qq.com - 2023-02-18
  3. 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懂視生活 - www.51dongshi.com/e...- 2022-10-2
  4. 1961年3月16日,陳賡於上海病逝 ,平頂山黨史-weixin.qq.com -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