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降(拼音:jiàng、xiáng)是漢語常用字 ,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降"的古字形像兩腳交替沿山而下,本義是從高處走下來,與"陟(向上行走)"字義正好相反。

由本義引申,泛指下降、落下,如出世、出生叫"降生";來到叫"降臨"。雖然有主動的,有被動的,但都反映出從高處向低處的變動。以上義讀jiàng。降又讀xiáng,指向對方屈服,或指制服、使馴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降

拼音; jiàng;xiáng

部首; 阝(阜)

五筆; BTAH

鄭碼; YRMB

字級; 一級(編號1321)

注音; ㄐㄧㄤˋ;ㄒㄧㄤˊ

平水韻部; 去聲三絳;上平三江

筆畫數; 2+6

造字法; 會意、形聲

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異體; 夅、䧏、ࡲ�、ࡲ�、ਹ�

統一碼; 964D

倉頡碼; NLHEQ

四角碼; 77254

字源解說; 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字形1、2)的"降"字,左邊的耳朵旁是"阜"字簡化的寫法。這個"阜"字作形符。甲骨文的"阜"字是象形字,像古人在其所居住的地穴的牆上挖出的用以上下的腳窩形,就像樓梯。右邊的"夅(jiàng)"是形旁也是聲旁,像兩腳向下行走之形,與"阜"兩相會意,表示一個人從山坡上走了下來。這個"夅"字其實是"降"省去"阜"的字形,是"降"的同義異體字,其義仍不變。按從甲骨文、西周金文形體及其用法看,降字本從雙止向下,從阜,會從高處降下之意,與甲骨文、西周金文中的"陟"字構形之意正好相反。金文(字形4-6)的"降"字是由甲骨文直接變來的。小篆(圖7)的"降"字由金文演變而來,只是小篆中的雙腳由於篆化有點走形,楷書中的雙腳由於楷化不像腳了。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四下】【踏(阜)部】古巷切(jiàng)

下也。從踏(阜),夅聲。

說文解字注 【卷十四下】【踏(阜)部】

下也。

注:此下為自上而下。故廁於隊隕之間。《釋詁》曰:降,落也,古多叚(假)降為夅。夂部曰:夅,服也。此今人讀下江切之正字。《詩·召南》:我心則降。毛傳曰:降,下也。《春秋經》:郕降於齊師。何注曰:降者,自伏之文。又齊人降鄣。穀梁傳曰:降猶下也,皆夅之叚借字也。分為平去韻,而昧其原委矣。以地言曰降,故從踏(阜)。以人言曰夅,故從夂㐄相承。

從踏(阜),夅聲。

注:此亦形聲包會意。古巷切。九部。

廣韻 下江切,平江匣 ‖夅聲終部

降,降伏。又古巷切。

古巷切,去絳見 ‖夅聲終部

降,下也。歸也。落也。又音缸,伏也。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降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6

古文:夅

《廣韻》:下江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江切,並音缸。《爾雅·釋詁》:降,落也。《禮·曲禮》:羽鳥曰降。《釋文》:降,戶江反。

又《爾雅·釋言》:降,下也。《書·堯典》:厘降二女於媯汭。《禹貢》: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又:北過降水。《水經注》:鄭注尚書,北過降水,雲:降,下江反,聲轉為共。今河內北共山,淇水共水出焉,東至魏郡黎陽,入河,近所謂降水也。周時國於此地者,惡言降,故攺為共耳。

又《玉篇》:降,伏也。《春秋·莊八年》:師及齊師圍郕,郕降於齊師。

又《爾雅·釋天》:降婁,奎婁也。注:奎為溝瀆,故為降。疏:孫炎雲:降,下也。《左傳·襄三十年》:於是歲在降婁,降婁中而旦。注:周七月,今五月,降婁中而天明。《釋文》:降,戶江反。◎按集韻、類篇收入絳韻,作胡降切,非。

又《集韻》乎攻切,音䃔。下也。

又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注:降,乎攻反。班固《北征頌》:奉聖皇之明策,奮無前之嚴鋒。采伊吾之城壁,蹈天山而遙降。

又《唐韻》正:古音洪,凡降下之降,與降服之降,俱讀為平聲。故自漢以上之文無讀為去聲者。《詩·召南》: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又《大雅》: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又:既燕於宗,福祿攸降。公屍燕飮,福祿來崇。《左傳·哀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聽政。注:降,和同也。和同即切降字,乃疾言徐言之別耳。《楚辭·九歌》: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又《天問》:皆歸射巚而無害厥躬,何後益作革而禹播降。◎按降下之降今讀去聲,相沿已久,然唐韻正歷有明據,應從之。類篇降字無平聲,非。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古巷切,音絳。《玉篇》:下也,落也,歸也。《正韻》:貶也。◎按降以去聲為正音,自玉篇始。

又葉胡郞切,音杭。《楚辭·九歌》: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東方朔《七諫》: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秋草榮其將實兮,微霜下而夜降。

又葉胡貢切,鴻去聲。郭璞《山海經》巫咸贊:羣(群)有十巫,巫咸所統。經技是⯱,術藝是綜。採藥靈山,隨時登降。北齊《享廟樂章》:彝斝應時,龍蒲代用。藉茅無咎,福祿攸降。

又葉餘亮切,音漾。習鑿齒《燈詩》:煌煌問夜燈,修修樹閒亮。燈隨風煒䍞,風與燈升降。

又葉覃韻。梁鴻《適吳》詩:游舊邦兮遐征,將遙集兮東南。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降。欲乗策兮縱邁,疾吾俗兮作讒。◎按諸韻書無葉覃韻者,存俟考證。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筆順】

①㇌(橫撇彎鈎)②丨(豎)③ノ(撇)④㇇(橫撇)⑤㇏(捺)⑥一(橫)⑦㇗(豎折)⑧丨(豎)

【寫法】

❶"阝"窄"夅"寬,頂部"阝"低,底部"夅"低。

❷"阝"㇌(橫撇彎鈎)的鈎底在橫中線。

❸"夅","夂"寬"㐄"窄,"夂"罩住"㐄"。

❹"夂",首筆撇斜跨豎中線上端;㇇(橫撇)的撇尖伸向㇌(橫撇彎鈎)下;捺收筆於橫中線。

❺"㐄",首筆橫在橫中線下側,㇗(豎折)的豎段在豎中線左側,左上留缺口,末筆豎對準"夂"的夾角交點下行。

方言音韻

◎ 贛語:grong4 降收;xiong2 投降

◎ 客家話:[沙頭角腔] gong5 hong2 [寶安腔] gong5 | hong2 [海陸腔] gong5 hong2 [台灣四縣腔] gong5 hong2 [客英字典] hong2 gong5 [東莞腔] hong2 gong5 [陸豐腔] hong3 gong5 [梅縣腔] hong2 gong5 [客語拼音字彙] gong4 hong2 [梅縣腔] gong5

◎ 粵語:gong3 hong4

◎ 潮州話:gang3(kàng) hang5(hâng)[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