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限售期是指對某一類股東持有的股票約定在持有一定期限後方可在二級市場交易流通。限售期概念多出現在股改、管理層股權激勵、兼併收購等事件中。
有部分股票有限售期限,在該期限內禁止進入二級市場流通。經邦分析出的原因,是因為限售期的延長會使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成本增加,所以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的公司,限售期期限越短。[1]
股改限
無論學界持有哪種觀點,學者都認為限售期長短的選擇與公司治理有關。股改時,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與限售期期限呈顯著負相關。說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限售期期限越短。經邦分析出的原因,是因為限售期的延長會使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成本增加,所以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的公司,限售期期限越短。同理,Alon Brav and Paul A.Gompers(2003)在研究限售期的作用時,也認為限售期的長短和股權集中度有關。
應用
限售期到期後,市場上流通股數量將增加。如果受限股東在到期後大舉賣出公司股票可能引發股價下跌,特別是公司大股東和高級管理人員大量賣出股票的行為,容易被市場理解為公司內部人士不看好公司股票的前景。A股市場最受關注的限售期到期影響來自於股改完成後大量國有股上市流通,如果市場上沒有足夠流動性來接手,可能導致股價下跌。
股票特徵
有部分股票有限售期限,在該期限內禁止進入二級市場流通。
但是畢竟只是有限售期限,期限一過,就可以買賣
所以企業購買限售期的股票後當然是可以當做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