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陝西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

來自 網易 的圖片

陝西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成立於2009年11月,是經陝西省民政廳登記註冊,具有獨立法人[1]地位的地方性公募基金會;也是陝西省唯一一家專門從事婦女兒童發展事業和以處境困難的婦女兒童及農村貧困婦女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公募基金會。基金會於2013年被陝西省民政廳評定為4A級基金會(陝西省最高級別),同時獲得了陝西省2012年度第一批公布的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基金會的使命倡導全民公益,動員社會資源,努力改善婦女兒童基本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基金會的願景希望通過社會關愛和公益活動支持,使農村貧困婦女兒童和困境中的婦女兒童的生存狀況和發展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目錄

基金會項目

微光融大愛 牽手學雷鋒「牽手基金·天使計劃之我是賣報的小行家

」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從2011年開始與多家愛心組織攜手開展「牽手基金-天使計劃之我是賣報的小行家」愛心籌款活動,西安市的中小學生踴躍報名參加,人人爭當愛心小報童。截止2014年底, 共有11,764名中小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參加賣報活動,累計募集善款已超過11萬元。孩子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殘疾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送去幫助的同時,也讓愛的種子在心田發芽。

校園關愛工程圖書捐贈活動

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明天的希望。為了推進素質教育[2],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 長和學習,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關愛工程-中小學生教育系列叢書」圖書捐贈活動。叢書針對中小學生成長中的突出問題,以卡通畫形式,生動詮釋了安全自救、預防犯罪、保護環境、道德情操、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知識和做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較好地融入立體化育人的各個具體環境中。活動自2012年開展以來,已經有99家愛心企業和單位熱心參與,捐款達1,668,508.4元。

農村婦女創業技能培訓

婦女是農村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生力軍。但她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生活水平差,缺乏技能,創業無門。為改善這種狀況,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用三年時間,籌資60餘萬元,聯合企業,利用農閒時間,對以農村貧困婦女、殘疾婦女、失地婦女和零就業家庭婦女為主的3600餘人進行刺繡、鈎織、草編等手工藝技能培訓,幫助她們邊培訓邊創收,不僅培訓一批,帶動一片,還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

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試點項目

「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屬亟需社會關注的特殊兒童群體。他們的境況情同孤兒,目前還不能享受國家孤兒福利政策的惠顧,他們的生活與學習不僅享受不到監護人的照顧,有些孩子還要承擔照顧患重病的爺爺奶奶和因身體高度殘疾、喪失勞動生活能力的父母的責任,度日艱辛卻肩挑重擔。「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試點項目」一方面對事實無人撫養學齡兒童提供助學金,避免其因生活極度困難導致失輟學和由此造成的外出乞討流浪、犯罪等現象發生;更重要的是建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信息庫,開展其生存狀況調研,爭取推動將這部分兒童納入國家的孤兒福利政策

殘疾人就業綜合試點項目

殘疾人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特別需要關愛和幫助的群體,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就業、生活均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因此國家和社會力量的幫助、支持是改變其生存狀況的決定性力量,尤其是實實在在為他們創造公平的就業機會,努力幫助其實現有尊嚴地勞動、學習與生活,是對他們最大的理解、尊重與支持。

2010年渭南培華藝校(現渭南幼兒師範學校,全國婦聯、陝西省婦聯創業技能培訓基地)起在倉程路校區(現渭南市培華家政職業培訓學校)接納培訓殘疾人學員,嘗試非殘疾人教育機構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開設服裝設計與製作、手工刺繡、計算機應用等專業。現在校學員204人。該學校是一所民辦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同時還是國、省、市三級婦聯確定的「婦女創業技能培訓基地」。他們在積極承接對婦女的各類培訓中,發現大量來自農村的殘疾人(以女性殘疾人為主)渴望學習一技之長、依靠自己的力量創業就業。學校從2010年開始組織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各類培訓,還與企業聯手創建了邊培訓邊創收的「四帶法」(帶技術、帶方案、帶產品、帶訂單)和「專業工作室」模式,使受益的殘疾人學員達千餘人之多。

但學校畢竟不長於經營,產品銷路始終沒有打開。上述實踐讓學校悟出:只對殘疾人進行培訓,一旦其離開學校,就業仍難以保證。為尋找到殘疾人就業的有效途徑,學校董事會在與殘聯(代表政府)、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及愛心企業家等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於2012年底正式註冊了「渭南殘友工貿公司」,為保證殘疾人學習一技之長後通過社會企業穩定就業的有效途徑。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積極籌集善款21.5萬元,幫助培訓100名殘疾婦女,其中40人在手工藝製作坊就業、40人在服裝廠就業、20人在窗簾廠就業;同時積極幫助殘疾人企業實現「無障礙通道」,新建改建廚房餐廳、浴室、洗衣房及連接通道;為員工宿舍、工作場所安裝風扇、空調,保證他們和正常人一樣在自己的企業中有尊嚴地學習與工作。項目探索還將為政府支持殘疾人就業提供成功模式。

愛心小伙房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營養狀況,不僅關係着個人的成長發育和全面發展,也關係着整個民族素質的養成和提升。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自2012年起開始實施「愛心小伙房」項目,支持陝西省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家連片特困地區部分市縣農村小學新建或改建學校食堂,添置食堂設備,使項目學校每個孩子能吃上熱飯,喝上開水,健康成長;改變項目學校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時有米無鍋的窘境,提高學生營養水平。

愛心小伙房項目「以學生為中心;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陋就簡,花較少的錢,讓學生吃上熱飯,喝上熱水,(飯菜乾淨、衛生、營養、安全);不搞重複建設,杜絕過度建設。」已經籌資206萬元,使11個縣50所學校11125名學生在國家首批實施學校營養計劃地區率先受益;改變了山區小學學生喝水、用餐的落後面貌;提升了項目學校營養計劃實施水平。

春蕾高中生助學項目

我國目前高中教育尚未納入義務教育範疇,我省貧困地區家庭困難的高中女學子急需得到外界幫助。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從2010年開始實施「春蕾」高中生助學項目,該項目選擇我省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品學兼優的高中女生為資助對象,在給予經濟資助的同時還聘請心理專家逐校對受助女生進行「自信力」集體輔導,幫助特殊背景家庭(貧窮、單親、留守等)女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打開心結,避免自卑、自閉、萎靡、厭學、輟學等現象發生,使其完成高中學業,以利於更好的履行婦女「人類、社會永續進步發展」的職責。

項目已經籌集善款3,586,000元,紫陽等10個縣/區的11所高中的400餘名女生受益。

橋南留守兒童服務中心恢復重建項目

2012年農曆臘月26,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讓原本艱難經營的橋南鎮留守兒童之家陷入絕境。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及時發動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幫助他們暫渡難關。為了讓百餘名留守兒童重歸家園,基金會加緊募款,在不到一年時間,共募集資金84.6萬元,幫助橋南留守兒童服務中心恢復重建。目前,一個安全、衛生、舒適、健康、充滿歡聲笑語的留守兒童之家重新建立起來,徹底了卻了外出打工的村民們的後顧之憂。

延川救災

2013年7月,強降雨持續襲擊延安,重災區之一的延川縣災情嚴重。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緊急行動,積極向壹基金申請救援,於8月中下旬組織大批食用油和麵粉,緊急送往延川縣受災最重的文安驛鎮和縣城周邊共2135戶災民手中,並為受災後無家可歸的災民搭建臨時板房55間,及時解決了災民的生活困難。

流動女青少年潛力開發項目

流動青少年(14-20歲)占中國成人全部外來流動人口的13.2%。他們成為了中國城市新興貧困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受到學歷、文化的原因,他們不能很好的融入城市。女性在各方面都顯得更加弱勢。項目針對流動青少年女性進行能力建設,為他們提供系列培訓活動,提升他們在城市的生活能力,促進他們的社會融入。2011-2013年,約3000餘名流動女青少年從項目中獲益,極大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狀態。

農村衛生校園項目

2012年,香港何崇本先生支持陝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開展「愛心小伙房項目」,支持陝南3市7縣28所小學新建/改建了愛心小伙房,幫助6234名師生解決了在校喝水、用餐的困難。項目「以學生為中心,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陋就簡,花較少的錢,讓學生吃上乾淨、衛生、營養、安全的熱飯,喝上熱水。」改變了山區小學學生喝水、用餐的落後面貌。使這些學校在國家首批實施學校營養計劃地區率先受益。

由於受資金的限制,已經建起小伙房的學校還是不能滿足所有學生同時就餐,孩子們需要分幾撥到小餐廳用餐或將高年級同學繼續安排在教室用餐。另外學校的廁所全部是旱廁,蚊蠅滋生、臭氣熏天,對孩子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項目目標

支持山區農村小學餐廳擴建和無公害衛生廁所建設,改善農村學生在校生活環境,讓孩子們在文明、安全的環境裡成長。

視頻

陝西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 相關視頻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家庭成長計劃」公益扶貧項目正式啟動
陝西省民政廳祝福祖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