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除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除權是中國的一個專有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除權是由於公司因向股東送紅股等,導致股份增加,而因市值沒有變,所以每股股票的實際價值(每股淨資產)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市值指的是按照現時的市場行情計算的價值,簡單來說指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市場上的價值,一般分為總市值和流通市值,是通過股本乘以股價得出的結果。

除權日

除權日是股權登記日後的下一個交易日也叫除權除息日,這一天或以後購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不再享有該公司此次分紅配股。

股票分紅分為3個環節,分別是:股權登記日、除權除息日和分紅日,實際上股票分紅並不會對投資者產生實際收益。

除權價格的計算

除權的參考價格計算主要有:

1、送股: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送股數)

2、送股又派息:除權除息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股股息)/(1+每股送股數)

3、轉增股: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轉增股數)。

4、配股: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配股數)。

除權和復權

除權說的是上市公司送配股之後,公司的總股本增加但總市值不變,因此每股的實際價值就會減少,股價降低並恢復實際價值的這個過程就是除權。復權則是恢復之前原來的權益,讓股票股價的K線按實際情況正常漲跌。

但復權有前復權和後復權之分,前復權說的是在股票除權後,以第一天的價格點作為基礎把除權之前的數據進行復權。而後復權則是以股票除權前最後的一天價格作為基礎把除權後的數據進行復權。

除權的作用在於能夠直觀的看出每股的實際價值,並且也能夠直觀看到股價是否填權或貼權。但除權唯一不好的是K線圖無法全部連接起來,均線系統也比較混亂不利於短期分析。

前復權的優點則是一眼看出成本分布情況,如最高位、最低位以及成本密集區域等,同時均線系統也更加順暢利於分析;後復權是可以一眼看清楚股價上市以來的累計漲幅,但這是不考慮到分紅以及配送股份等因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