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除權判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除權判決是中國的一個專有文化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除權判決,即宣告票據無效的判決。是指在公示催告程序中,公示催告期間屆滿後,無利害關係人申報權利時,人民法院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所作出的宣告已喪失的票據無效的判決。人民法院作出除權判決,必須根據公示催告申請人的申請,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作出除權判決。除權判決不確認票據關係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只判決票據無效的問題。申請人應當在申報權利期間屆滿的次日起,1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請作出除權判決。逾期不申請判決的,終結公示催告程序

除權判決的效力

除權判決自公告之日起,產生如下效力:

(1)羈束力。即法院不得任意撤銷或變更除權判決。除權判決中如有誤寫、誤算或類似顯然的技術上或形式上錯誤的,裁定更正。

(2)確定力。即具有形式確定力,不得提起上訴;同時產生既判力,並不得提起再審。

(3)除權力。即除去公示催告的票據的法律效力,利害關係人不擁有該票據上的權利,而公示催告的申請人依據除權判決享有該票據上的權利。

(4)執行力。即公示催告申請人有權依據除權判決向票據支付人請求支付票據上的金額,支付人拒不支付的則申請人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除權判決的申請條件

1.無人申報權利或申報的權利被駁回。

2.公示催告申請人應當自申報權利的期間屆滿次日起1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請作出除權判決。

3.申請人必須向原受理公示催告申請的人民法院提出。

除權判決的程序

經申請人自申報權利的期問屆滿次日起1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認為符合條件的,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審查申請人的申請是否符合法定的條件,是否具備作出宣告票據無效的判決的條件,宣告票據無效。除權判決應當公告,費用由申請人負擔,並通知票據支付人。除權判決一旦作出並公告,票據權利即與票據本身相分離。

對於除權判決,利害關係人不得提出上訴,也不得提出再審之訴。所以當利害關係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在判決前向人民法院申報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了相應的補救性程序,即在除權判決作出後,其利害關係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判決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票據糾紛適用普通程序審理。

除權判決的撤銷

《民事訴訟法》規定:「利害關係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在判決前向人民法院申報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判決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

在我國,對於除權判決不得提起上訴和申請再審,利害關係人若因除權判決而受有不利益的,只能通過提起撤銷除權判決之訴,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撤銷除權判決之訴,是指喪失票據的利害關係人根據正當理由請求法院撤銷除權判決的訴訟。

提起撤銷除權判決之訴,所啟動的是公示催告程序以外的程序,是一獨立的爭訟程序。撤銷除權判決與再審的理由有所不同,除權判決不能通過再審程序來撤銷。因此,立法上規定了審判撤銷除權判決之訴的專門程序。

除權判決的撤銷條件

撤銷除權判決之訴必須具備一般起訴要件和通常訴訟要件,同時還必須具備下列特殊要件:

(1)當事人須適格。撤銷除權判決之訴中,原告是利害關係人,而被告僅限於除權判決的申請人。

(2)利害關係人須因正當理由不能在除權判決作出前,向法院申報權利。例如,因為戰爭、洪水、地震、交通斷絕或因患重病等,而遲誤申報的;因為法院沒有公告或不依法定方式公告等,而無法申報的。

(3)須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除權判決公告之日起1年內,提起撤銷之訴。

(4)須向作出除權判決的法院提起。

除權判決和除權的比較

除權判決和除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除權是由於公司股份數量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淨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

除權產生是因為投資人在除權之前與當天購買者,兩者買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內含的權益不同,顯然相當不公平。因此,必須在除權當天向下調整股價,成為除權參考價。

術語解釋

公示催告是一種民事訴訟的程序,是票據喪失後失票人保全和恢復其票據權利的重要補救措施。票據的持有人學習和掌握公示催告制度的法律規定,有利於在發生票據喪失時能夠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申報權利是指利害關係人,在公示催告期間或人民法院作出除權判決之前向人民法院主張票據權利的行為。

票據關係,是指由於票據行為而產生的有關各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