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芳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芳明(1947年6月10日-),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為美國臺灣文學研究會創辦人之一,曾任美國《臺灣文化》總編輯當代台灣文學的研究學者、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施敏輝」是他眾多筆名中的一個。陳芳明在1988年以前流亡海外多年,在美國時曾經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返國後,任教於靜宜大學;後來應施明德之邀,投身政治,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在許信良為負責縣市長選舉未達預期目標而辭職後,一同去職,應李家同之邀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任教。

在文學上與曾經有所批判的余光中洛夫修好,並在政大台文所所長任內舉辦余光中研討會。2006年,因不滿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執政後期的表現,表示:「我不會因為我是『綠色』(泛綠)支持者,就看不到綠色的缺點!」持續以「台灣獨立」意識,批判陳水扁總統。

陳芳明的政治立場也為他帶來爭議,譬如2011年6月12日及9月24日陳芳明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演講時即遭遇蔣為文李文正巫義淵等人抗議。

文學風格

陳芳明創作文類以論述、散文為主,兼有詩。陳芳明早年以詩論聞名,余光中曾評:「清新而勇健,已經有一點史筆的意味。」1984年初在《臺灣文藝》發表一篇關於臺灣文學意識的作品,引起論戰。

早期學術專攻宋代史,後專研日據時期臺灣左翼政治運動與文學運動,近期則專注臺灣文學史的論述。陳芳明的詩不但師承余光中,且隱約有楊牧鄭愁予的影子,蕭蕭曾以「花和劍的風味」來形容其語言清逸秀麗,詩思挺拔勁健。後來轉而寫散文,早期作品以被禁制、放逐的流亡者鄉愁為主調,介入政治、現實、抒情,烘托出感傷的心緒表白,文字負載著時代和自我的沈重傷痕,淒美卻不失敏思,他以生命印證文學,用詩的本質成就其散文細緻及精練,具有無畏而雄辯的氣勢,格局開闊,引人深思。陳義芝曾評:「陳芳明是一位詩人歷史家,抒情果敢,深識而盡意。」[1] 文學成就: 曾獲巫永福評論獎。

視頻

在美讀到台灣「禁書」 陳芳明人生徹底翻轉 20190112公視暗時新聞

參考資料

  1. 簡介. 台灣e散文. [2019-05-24].  已忽略文本「陳芳明 」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