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陶仆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陶仆倫
出生 (1867-1943)
國籍 中國
職業 辦學教書

陶仆倫 (1867-1943),字汝安,別名價人。中國南漳巡檢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入武昌經心書院求學。1904年留學日本弘文師範學校。1907年回國,在襄陽府任觀察。後赴鄖陽辦石棉礦,因集資困難,礦業未成。1910年回鄉,與馮應田合作,編著了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最新教育界指南》一書。鉛印發行。該書稱:"女子裹足,血脈不暢,身體瘦弱者居多。""吾國女子之聰明,原不遜於日本女子,若興女學以教之,則家庭教育之基礎既立,而小兒愛國之心自易養成。數年之後,全國一心強中國。御外侮,當自易!"[1]

人物生平

1912年與馮哲夫使用,在南漳銅綠山開銅礦。因資金睏乏停辦。1913年12月,陶為了振興家鄉蠶業,在南漳縣萃文鄉峽口千佛寺(今峽口鎮)創辦"乙種蠶業學校",招收學生37人,陶任校長,聘請教師5人。開設國文、算術、養蠶技術等課程。1918年報教育部備案。前後共招收新生三班150多人。由於政府不支付辦學經費,1925年被迫停辦。陶價人創立乙種蠶業學校,師生植桑、養蠶,勤工儉學,艱苦辦學12年。學校傳授養蠶新技術,培養技術人員150多人,促進了南漳西南山區養蠶事業的發展。

蠶業學校停辦以後,陶價人設門館教私塾,收取學費,維持生計。鄉里家境貧寒的子弟可以免費入學。對刻苦讀書的學生,常在作業本上寫上評語,鼓勵學生奮發上進。1943年10月,陶價人在巡檢馬家埡任教時病故。終年76歲。

參考來源

  1. 陶仆倫. 地名查詢網.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