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陶恕(Aiden Wilson Tozer,1897年4月21日-1963年5月12日)是一位美國基督新教牧師、作家

在羅馬帝國[1]的動盪時期,許多人在各種新宗教中尋求慰藉,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督教。在君士坦丁統治時期,它享有特殊地位,這位歸信基督的信徒在君士坦丁堡[2]建立了羅馬帝國的新都。

目錄

簡介

陶恕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克利爾菲爾德縣拉候賽(今紐伯格)的鄉下,17歲時在阿克倫 (俄亥俄州),從一個輪胎公司下班的路上,他聽到一位街頭布道者說:「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得救...只要呼求神。」回家後,他爬進閣樓,聽從牧師的建議。1919年,21歲的陶恕雖然未受過正式的神學訓練,卻被按立為西弗吉尼亞州納特堡一個小教會的牧師。他的侍奉持續了44年,屬於宣道會,其中33年曾擔任數間教堂的牧師。陶恕曾擔任芝加哥南區宣道會教堂牧師30年之久(1928至1959年)。在他的生命的最後幾年,擔任加拿大多倫多大道堂牧師。1950年,陶恕獲得伊利諾伊州惠頓學院的名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5月,陶恕被選為宣道周刊的編輯。1952年,他獲得了霍頓學院法學博士的學位.。

陶恕觀察當代基督徒的生活,認為教會處於與世俗妥協的危險的過程中。

禱告對於陶恕非常重要。傳記作者詹姆斯·L·斯奈德在他的書《渴慕神:陶恕傳》寫道:「他的教導,以及他的著作,都是他的禱告生活的延伸...他有能力使他的聽眾在神對他們說話的光中面對自己。」

陶恕執筆寫過40多本書,包括《渴慕神》(The Pursuit of God)和《認識至聖者》(The Knowledge of the Holy)。他的作品試圖引導讀者建立與神更深層次的關係。

陶恕的生活方式非常簡單,夫婦倆沒有汽車,而是搭乘公共汽車和火車旅行。陶恕有7個孩子,6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他安葬在俄亥俄州阿克倫的埃利特公墓,墓志銘非常簡單:「陶恕 - 一個屬神的人。」

視頻

陶恕 相關視頻

如何成為羅馬教皇?
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文藝復興之都,文化悠久的城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