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隋書·楊玄感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隋書·楊玄感傳出自《隋書》,是唐代魏徵主編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隋書》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為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陳、北齊、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編修,但數年過後,仍未成書。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徵「總知其務」,並主編此書。《隋書》的作者都是飽學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1]

原文

楊玄感,司徒素之子也。好讀書,便騎射。以父軍功,位至柱國。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潛布耳目,察長吏能不。其有善政及髒污者,纖介必知之,往往發其事,莫敢欺隱。吏民敬服,皆稱其能。後轉宋州刺史,襲爵楚國公,遷禮部尚書。

自以累世尊顯,有盛名於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將吏,復見朝綱漸紊,帝又猜忌日甚,內不自安,遂與諸弟潛謀廢帝。及從征吐谷渾,時從官狼狽,玄感欲襲擊行宮。其叔慎謂玄感曰:「士心尚一,國未有釁,不可圖也。」玄感乃止。

時帝好征伐,玄感欲立威名,陰求將領。謂兵部尚書段文振曰:「玄感世荷國恩,寵逾涯分,自非立效邊裔,何以塞責!若方隅有風塵之警,庶得執鞭行陣,少展絲髮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於帝,帝嘉之。

帝征遼東,命玄感於黎陽督運。於時百姓苦役,天下思亂,玄感遂與諸將謀議,欲令帝所軍眾飢餒,每為逗留,不時進發。帝遲之,遣使者逼促,玄感揚言曰:「水路多盜賊,不可前後而發。」時將軍來護兒以舟師自東萊將入海,趣平壤城。玄感乃遣家奴偽為使者,從東方來,謬稱護兒失軍期而反。玄感遂入黎陽縣,閉城大索男夫。以討護兒為名,有眾且一萬,將襲洛陽。遂南渡河,從亂者如市。眾至十餘萬。洛父老競致牛酒。玄感誓眾曰:「我身為上柱國,家累巨萬金,至於富貴,無所求也。今者不顧破家滅族者,但為天下解倒懸之急,救黎元之命耳。」眾皆悅。遂進逼都城。

玄感驍勇多力,每戰親運長矛,身先士卒,喑嗚叱咤,所當者莫不震懾。論者方之項羽。刑部尚書衛玄,率眾數萬,自關中來援東都。玄軍日蹙,糧又盡,乃悉眾決戰。玄感弟玄挺中流矢而斃,玄感稍卻。追兵遂至,玄感一日三敗。獨與十餘騎竄林木間,至葭蘆戍,玄感窘迫,獨與弟積善步行。自知不免,謂積善曰:「事敗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殺我。」積善抽刀斫殺之,因自刺,不死,為追兵所執,與玄感首俱送行在所。磔其屍於東都市三日,復臠①而焚之。(《隋書·列傳第三十五》)

[注]①臠(luán):把肉切成小塊。

譯文

楊玄感,是司徒楊素的兒子。喜歡讀書,熟習騎射。憑藉父親有軍功,官位至柱國。

最初,楊玄感被封為郢州刺史,剛到任,便暗中布下探聽消息的人,以考察官吏才能的高低。那些政績良好和貪污的人,一絲一毫他都一定知道,常常揭露那些貪污的事,沒人敢欺騙和隱瞞。官吏和百姓都敬重信服他,都稱讚他的才能。後來改任宋州刺史,承襲爵位楚國公,升任禮部尚書。 自己認為家族接連幾代尊貴顯赫,在天下享有盛名,在朝的文武將領多是父親當年的部下,又見朝廷綱紀日漸混亂,皇帝猜疑心日益嚴重,內心不安,於是與幾個弟弟暗中謀劃廢除皇帝。等到隨皇帝出征吐谷渾,當時跟從的官吏困頓疲憊,玄感想要襲擊行宮。他的叔叔楊慎對玄感說:「士人的內心還崇尚統一,國家現在又沒有災禍,不能圖謀。」玄感於是暫時停止了行動。 當時皇帝喜歡征戰討伐,玄感想樹立威信揚名天下,暗中尋找將領。對兵部尚書段文振說:「玄感世代承受皇上的恩惠,恩寵超過本分,倘若不去立功邊疆,憑什麼盡責呢!如果邊疆有戰亂的緊急情況,希望能拿起馬鞭,指揮軍隊,稍稍展現綿薄的功勞。您主管國家軍事工作,我冒昧地向您說出內心話。」段文振於是告訴皇帝,皇帝讚揚他。

皇帝征伐遼東,命玄感到黎陽督促糧草的運輸。當時百姓苦於徭役的繁重,都想造反,玄感就和諸將謀劃,想讓皇帝率領的軍隊挨餓(以便造反)。經常逗留,不按時出發。皇帝認為他運糧太慢,便派使者督促。玄感說:「水路盜賊很多,不可馬上出發。」當時將軍來護兒憑藉水上軍隊從東萊將要入海,奔赴平壤城。玄感於是派遣家奴假扮使者,從東方來,謊稱護兒錯過了發兵日期想要造反。玄感於是進入黎陽縣,關閉城門,徵集壯丁,以討伐護兒為名,集結了近萬人,將要襲擊洛陽。於是向南渡過黃河,跟從反叛的人像集市一樣人多。兵眾發展到十餘萬。洛陽的父老爭相送來牛肉和酒等犒勞物品。玄感對士兵宣誓說:「我身為上柱國,家中的財產億萬金,對富貴無所求。現在不顧忌使家族滅絕的危險,只是為天下解除極其困苦的處境,拯救百姓的命罷了。」士兵們都非常高興。於是進攻逼近都城。

玄感勇猛多力氣,每次作戰親自舞動長矛,身先士卒,大聲怒喝,抵擋的人沒有不害怕的。議論的人把他比為項羽。刑部尚書衛玄,率士兵數萬人從關中來支援東都。玄感的軍隊一天天窘迫,軍糧又吃完,於是全部軍士展開了決戰。玄感的弟弟玄挺中箭身亡,玄感逐漸退卻。這時朝廷的追兵到來,玄感一天之中敗了三次。只與十餘人騎馬在林間逃竄。到了葭蘆戍,玄感處境困急,只剩他與弟弟積善步行。自己知道不能避免一死,對積善說:「事情失敗了。我不能受人殺戮侮辱,你可殺了我。」積善抽刀把他殺掉,於是自殺,沒死,被追兵捉拿,和玄感的首級一起送到皇帝所在之地方。他的屍體被肢解並在東都集市上陳列三天,又切成碎塊焚燒了它。[2]

作者簡介

魏徵(魏徵)字玄成(公元580年-公元643年2月日),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巨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