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隋書·豆盧勣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隋書·豆盧勣傳出自《隋書》,是唐代魏徵主編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隋書》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為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陳、北齊、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編修,但數年過後,仍未成書。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徵「總知其務」,並主編此書。《隋書》的作者都是飽學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1]

原文

豆盧勣字定東,昌黎徒河人也。本姓慕容,燕北地王精之後也。中山敗,歸魏,北人謂歸義為「豆盧」,因氏焉。父寧,柱國、太保。勣初生時,周太祖親幸寧家稱慶,時遇新破齊師,太祖因字之曰定東。勣聰悟,有器局。少受業國子學,略涉文藝。魏大統十二年,太祖以勣勛臣子,封義安縣侯。周閔帝受禪,改封丹陽郡公,邑千五百戶。明帝時,為左武伯中大夫。勣自以經業未通,請解職游露門學。帝嘉之,敕以本官就學。會武帝嗣位,拜邛州刺史。未之官,渭源燒當羌因饑饉作亂,以勣有才略,轉渭州刺史。甚有惠政,華夷悅服,德澤流行,大致祥瑞。鳥鼠山俗呼為高武隴,其下渭水所出。其山絕壁千尋,由來乏水,諸羌苦之。

勣 馬 足 所 踐 忽 飛 泉 涌 出 有 白 鳥 翔 止 廳 前 乳 子 而 後 去 民 為 之 謠 曰 我 有 丹 陽 山 出 玉 漿 濟 我 民 夷 神 鳥 來 翔 百 姓 因 號 其 泉 為 玉 漿 泉 後丁父艱,毀瘁過禮。天和二年,授邵州刺史,襲爵楚國公。復征為天官府司會,歷信、夏二州總管、相州刺史。以母憂還京。宣帝大象二年,拜利州總管,進位上大將軍。月余,拜柱國。益州總管王謙作亂。勣嬰城固守,謙遣其將達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眾十萬攻之,起土山,鑿城為七十餘穴,堰江水以灌之。勣時戰士不過二千,晝夜相拒。經四旬,勢漸迫。勣於是出奇兵擊之,斬數千級,降二千人。開皇二年,突厥犯塞,以勣為北道行軍元帥以備邊。歲余,拜夏州總管。上以其家世貴盛,勛效克彰,甚重之。後為漢王諒納勣女為妃,恩遇彌厚。十年,以疾征還京師,詔諸王並至勣第,中使顧問,道路不絕。其年卒,時年五十五。上悼惜者久之,特加賵贈,鴻臚監護喪事,諡曰襄。 (節選自《隋書·列傳第四》)

譯文

豆盧勣字定東,昌黎徒河人。原本姓幕容,是燕的北地王慕容用的後代。在中山戰敗,這一支歸順了魏,北方人把「歸義」叫做「豆盧」,便以「豆盧」為姓。父親豆盧寧,任柱國、太保。豆盧勣初生時,周太祖親自到豆盧寧家祝賀,那時碰上剛剛打敗齊軍,太祖便給他取字為定東。豆盧勣聰明穎悟,器量寬大。少年在國子學讀書,學習文章六藝。魏大統十二年,太祖因為豆盧勣是功臣之子,封他為義安縣侯。周閔帝受魏禪讓,改封他為丹陽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戶。明帝時,任左武伯中大夫。豆盧勣自已覺得五經還沒精通,請求辭職入露門學。明帝讚許他的愈見,便以原官職的身份入學。武帝繼位後,豆盧勣拜任邛州刺史。還沒到任,渭源的燒當蕪因饑荒發生暴亂,因豆盧勣有才能韜略,便改任他為渭州刺史。在任很有仁政,漢人和少數民族都擁護他,他的仁德傳布廣遠,吉祥的景致出現了許多。鳥鼠山俗稱高武隴,山下是渭水的發源地。那座山陡峭的山崖高有千尋,山上向來缺水,羌人很為此苦惱。

豆盧勣的坐騎馬蹄踏下,忽然湧出一股噴泉。又有白烏鴉落在官廳前,給小白烏鴉餵食後才飛走。百姓歌唱道:「我有丹陽,山出玉漿。濟我民夷,神鳥來翔。」百姓便把這眼泉水叫玉漿泉。以後為父親守孝,哀痛傷心超過禮的規矩。天和二年,任邵州刺史,繼承了父親楚國公的爵位。再次徵召為天官府司會,歷任信、夏二州總管、相州刺史。因奔守母喪而還京。宣帝大象二年,授任利州總管,升任上大將軍。過了一個多月,授任柱國。益州總管王謙作亂。豆盧勣頑強守城,王謙派他的將軍達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率十萬軍隊攻城,在城外堆土為山,在地下挖七十多條地道,又築壩引江水灌城。豆盧勣那時的兵卒不超過二千,晝夜拒守。

四十天後,形勢更加緊迫。豆盧勣便出奇兵襲擊敵軍,斬敵數千人,敵人投降二千人。開皇二年,突厥進犯邊塞,朝廷任命豆盧勣為北道行軍元帥以防備邊患。一年以後,任夏州總管。皇上看他家世代尊貴,功勳卓著而克已自守,十分欽敬。後來因為漢王楊諒收納豆盧勣的女兒做王妃,恩遇更加厚重了。開皇十年,豆盧勣因病被徵召回京城,皇帝下令諸王都去豆盧勣的府第探病慰問,宮中使者前來慰問的,在路上絡繹不絕。豆盧勣這一年死,時年五十五歲。皇帝痛惜哀悼很久,特別給予治喪禮品,由鴻臚監護喪事,謐號為「襄」。[2]

作者簡介

魏徵(魏徵)字玄成(公元580年-公元643年2月日),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巨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