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難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難經(古醫學圖書)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漢族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本書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共討論了81個問題,故又稱《八十一難》,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還分析了一些病證。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基本信息

書名:難經

又名:《黃帝八十一難經》

作者:劉淵,吳潛智 主編

ISBN:9787536465022

類別:圖書 >> 醫學 >> 中醫學

頁數:254

定價:29.70 元

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6月1日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基本簡介

《難經》是戰國時期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扁鵲 ,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中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本書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共討論了81個問題,故又稱《八十一難》,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還分析了一些病證。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內容簡介

《難經》為《黃帝八十一難經》的簡稱,或稱《八十一難》。舊題秦越人撰。大約成書於西漢末期至東漢之間。現存較早的版本有明經廠刻醫要集覽本、日本武村市兵衛刻宋·王九思《黃帝八十一難》集注本等。歷代注釋、發揮者約50家。

該書針對《內經》中深奧的中醫學理論,歸納為81個問題,進行釋疑解難。內容包括脈診、臟腑、陰陽、五行、病能、營衛、俞穴、針灸、以及三焦、命門、奇經八脈等理論疑難問題。涉及到人體正常生理、解剖、疾病、證候、診斷、針灸與治療,以及陰陽五行學說等種種疑難問題的論述。內容十分豐富,在闡發中醫學基本理論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書共3卷(一說5卷),分81難。

1~22難,主要論述脈學,介紹脈診的基本知識、脈學的基礎理論,以及正常與反常脈象。首先提出了獨取寸口的診脈法,把古代比較繁難的三部九候等各種診脈法統一為「獨取寸口」,簡便易行。確立了以手腕寸、關、尺為三部,再分別每部之浮、中、沉為九候的「三部九候」脈診法。《難經》在論述正常脈及各類疾病所反映出的病脈在疾病診斷上的意義,各類脈象之鑑別等方面,均發揮了《黃帝內經》的理論,使學者更易於理解。

23~29難論述了經脈的流注始終、經絡的長度、營衛度數、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及其有關病證。對《靈樞·經脈篇》作了深入闡述,主言經脈氣絕之證候。《難經》集中發揮了《內經》對奇經八脈的含義、內容、循行部位和起止處,以及與十二經脈的關係、發病證侯等。

30~47難以臟腑學說為主要議題,介紹了臟腑的解剖形態、生理功能、營衛周行。對三焦、命門、七沖門(即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胃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肛門)、八會理論,皆有闡釋。《難經》關於人體消化道由唇到肛門的「七沖門」之論如此精彩,可以說是得益於當時醫家在實際解剖所獲得的科學數據。

48~61難主要論述疾病。強調要以四診八綱為基礎辨證,以五行生剋關係來闡明疾病的傳變、預後。列舉傷寒、泄瀉、癲狂、心痛、積聚等,作為辨證的範例,並有不少科學的論斷。

62~68難主要論述針灸腧穴。重點對五臟的募穴、俞穴的治療以及五俞穴主治病證深入論述。重視狹義俞穴和一些特定位與經氣運行的關係,以及與臟腑的關係等。

69~81難主要論針法,如迎隨補瀉法、刺井瀉滎法、補母瀉子法、瀉火補水法等,以及這些方法的應用、宜忌、注意事項。指出針刺療法要因時制宜,要着眼於治未病。

《難經》不但在理論方面豐富了祖國醫藥學的內容,而且在臨床方面頗多論述。除針灸之外,還提出了「傷寒有五」的理論,對後世傷寒學說與溫病學說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難經》對診斷學、針灸學的論述也一直被醫家所遵循。對歷代醫學家理論思維和醫理研究有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難經全文

  • (論脈)1~22難:

一難

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

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

二難

曰:脈有尺寸,何謂也?

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難

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

然,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是其真髒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四難

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

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也,其脈在中。浮者陽也,沉者陰也,故曰陰陽也。

心肺俱浮,何以別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

腎肝俱沉,何以別之?

然:牢而長者,肝也;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法也。

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脈俱動耶?

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澀也。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沉者陰也,短者陰也,澀者陰也。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所言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澀也;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澀也;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

五難

曰:脈有輕重,何謂也?

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

六難

曰: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何謂也?

然。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之意也。

七難

曰:經言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細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脈邪?將病脈耶?

然:皆王脈也。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

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

八難

曰:寸口脈平①而死者,何謂也?

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

注:①【平ping】通貧pin 缺乏。指絕脈。

九難

曰:何以別知藏府之病耶?

然:數者腑也,遲者髒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十難

曰:一脈為十變者,何謂也?

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脈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脈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為十也。

十一難

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①,一藏無氣者,何藏也?

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也。

注:①【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代脈。結脈、代脈、促脈,其脈象的共同點是脈來時止,但歇止時間長短上有別。

十二難

曰:經言五藏脈己絕於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藏脈已絕於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別之?

然。五藏脈已絕於內者,腎肝氣已絕於內也,而醫反補其心肺。五藏脈已絕於外者,其心肺脈已絕於外也,而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①。

注:①【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針害論。

可參考《九針十二原》「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而用針者反實其外,是謂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靜。治之者輒反其氣,取腋與膺。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而用針者反實其內,是謂逆厥。逆厥則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損不足而益有餘,是謂甚病。病益甚,取五脈者死,取三脈者恇;奪陰者死,奪陽者枉」。

又可參考<八十一難>"謂病自有虛實也。假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虛木旺,當知應平木)而反重實其肝;假令肺實而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防害法則可參見<七十五難>,"瀉南補北"配穴法之一,此法根據五行生剋關係,提出對肝實肺虛而脾土無恙的病症,要用瀉心火、補腎水的方法來治療。是說"東方(肝)實,西方(肺)虛,瀉南方(心),補北方(腎)。"因為火(心)是木(肝)之子,瀉火能抑木,又能減去克金(肺)的作用;水(腎)是木(肝)之母,金(肺)之子,補水能加強克火(心),又能濟金(肺)抑木(肝)。所謂"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這種治法是對"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補充,說明五臟之間互相影響,治療方法不能局限於補母瀉子。可據此推演,如心實腎虛,要瀉脾補肝;脾實肝虛,要瀉肺補心;肺實心虛,要瀉腎補脾;腎實脾虛,要瀉肝補肺"。

十三難

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己。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為之奈何?

然。五藏有五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假令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浮大而散;色黃,其脈中緩而大;色白,其脈浮澀而短;色黑,其脈沉濡而滑。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澀,尺之皮膚亦澀;脈滑,尺之皮膚亦滑。

五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其不相應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脈浮澀而短,若大而緩為相勝;浮大而散,若小而滑為相生也。

經言:知一為下工,知二為中工,知三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十四難

曰:脈有損至,何謂也?

然。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此至之脈也。何謂損?一呼一至曰離經,再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

損脈之為病,奈何?

然。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藏六府;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反此者至於收病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治損之法奈何?

然。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

脈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脈來如此,何以別知其病也?

然:脈來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脈洪大者,苦煩滿,沉細者,腹中痛,滑者傷熱,澀者中霧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沉細夜加,浮大晝加,不大不小,雖困可治;其有大小者,為難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為死脈也,沉細夜死,浮大晝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損,人雖能行,猶當著床,所以然者,血氣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無魂,無魂者當死也,人雖能行,名曰行屍。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也。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

十五難

曰:經言春脈弦,夏脈鈎,秋脈毛,冬脈石,是王脈耶?將病脈也?

然。弦鈎毛石者,四時之脈也。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脈之來,濡弱而長,故曰弦。

夏脈鈎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盛,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鈎,故其脈之來疾去遲,故曰鈎。

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

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時之脈也。

如有變奈何?

然。春脈弦,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氣來厭厭聶聶,如循榆葉,曰平。益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勁益強,如新張弓弦,曰死。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氣,曰死。春以胃氣為本。

夏脈鈎,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累累如環,如循琅玕,曰平。來而益數,如雞舉足者,曰病。前曲後居,如操帶鈎,曰死。夏脈微鈎,曰平。鈎多胃氣少,曰病。但鈎無胃氣,曰死。夏以胃氣為本。

秋脈微毛,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藹藹如車蓋,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蕭索,如風吹毛,曰死。秋脈微毛,曰平。毛多胃氣少,曰病。但毛無胃氣,曰死。秋以胃氣為本。

冬脈石,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脈來上大下兌,儒滑如雀之喙,曰平。啄啄連屬,其中微曲,曰病。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死。冬脈微石,曰平。石多胃氣少。曰病。但石無胃氣,曰死。冬以胃氣為本。胃者,水谷之海也,主稟四時,故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來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之衰見也。

十六難

曰:脈有三部九候,有陰陽,有輕重,有六十首,一脈變為四時,離聖久遠,各自是其法,何以別之?

然。是其病有內外證。

其病為之奈何?

然。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齊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癃溲便難、轉筋。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喜笑。其內證齊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口宛。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墮嗜臥,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內證齊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熱。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喜恐、欠。其內證齊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少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

十七難

曰: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連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

然。可盡知也。診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強急而長,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也。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懦而微者,死也。病若吐血,復鼽衄血者,脈當沉細,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死也。病若大腹而泄者,脈當微細而澀,反緊大而滑者,死也。

十八難

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

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官,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脈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

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齊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齊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刺之者也。

人病有沉滯久積聚,可切脈而知之耶?

然。診在右脅有積氣,得肺脈結,脈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

診不得肺脈,而右脅有積氣者何也?

然。肺脈雖不見,右手脈當沉伏。

其外痼疾同法耶?將異也?

然。結者,脈來去時一止無常數,名曰結也。伏者,脈行筋下也。浮者,脈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假令脈結伏者,內無積聚,脈浮結者,外無痼疾;有積聚,脈不結伏,有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也。

十九難

曰:經言脈有逆順,男女有常,而反者,何謂也?

然。男子生於寅,寅為木,陽也。女子生於申,申為金,陰也。故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是以男子尺脈恆弱,女子尺脈恆盛,是其常也。反者,男得女脈,女得男脈也。

其為病何如?

然。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內,左得之病則在左,右得之病則在右,隨脈言之也。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隨脈言之,此之謂也。

二十難

曰:經言脈有伏匿,伏匿於何藏,而言伏匿耶?

然。謂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澀而短,此謂陽中伏陰也。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此謂陰中伏陽也。重陽者狂,重陰者癲;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

二十一難

曰:經言人形病脈不病,曰生。脈病形不病,曰死。何謂也?

然。人形病脈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謂息數不應脈數也,此大法。

二十二難

曰:經言脈有是動,有所生病。一脈(輒)變為二病者,何也?

然: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氣主呴之,血主濡之。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故先為是動,後所生(病)也。

  • (論經絡)23~29難:

二十三難

曰:手足三陰三陽,脈之度數,可曉以不?

然:手三陽之脈,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陰之脈,從手至胸中,長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三陽之脈,從足至頭,長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三陰之脈,從足至胸,長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兩足蹺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脈長一十六丈二尺,此所謂經脈長短之數也。

經脈十二,絡脈十五,何始何窮也?

然: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別絡十五,皆因其原,如環無端,轉相灌溉,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也。

經雲:明知始終,陰陽定矣。何謂也?

然:終始者,脈之紀也。寸口、人迎,陰陽之氣通於朝使,如環無端,故曰始也。終者,三陰三陽之脈絕,絕則死。死各有形,故曰終也。

二十四難

曰:手足三陰三陽氣已絕,何以為候?可知其吉凶不?

然: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於骨髓。故骨髓不濡,即肉不着骨;骨肉不相親,即肉濡而卻;肉濡而卻,故齒長而枯,發無潤澤;無潤澤者,骨先死。戊日篤,己日死。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營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不營,則肌肉不滑澤;肌肉不滑澤,則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則肉先死。甲日篤,乙日死。

足厥陰氣絕,即筋縮引卵與舌卷。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絡於舌本,故脈不營,則筋縮急;即引卵與舌;故舌卷卵縮,此筋先死。庚日篤,辛日死。

手太陰氣絕,即皮毛焦。太陰者,肺也,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弗營,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津液去,則皮節傷;皮節傷,則皮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日篤,丁日死。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篤,癸日死。

三陰氣俱絕者,則目眩轉、目瞑,目瞑者,為失志;失志者,則志先死。死,即(則)目瞑也。

六陽氣俱絕者,則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泄,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二十五難

曰:有十二經,五臟六腑十一耳,其一經者,何等經也?

然:一經者,手少陰與心主別脈也。心主與三焦為表里,俱有名而無形,故言經有十二也。

二十六難

曰: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餘三絡者,是何等絡也?

然:有陽絡,有陰絡,有脾之大絡。陽絡者,陽蹺之絡也。陰絡者,陰蹺之絡也。故絡有十五焉。

二十七難

曰: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也?

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於經也?

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虞。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留需妄行,聖人不能復圖也。此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也。

二十八難

曰: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十二經,皆何起何繼也?

然: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

沖脈者,起於氣沖,並足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沖脈。

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

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還周,故十二經亦有不能拘之。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

二十九難

曰:奇經之為病,何如?

然: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若心痛。

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

沖之為病,逆氣而里急。

督之為病,脊強而厥。

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婦子為瘕聚。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經八脈之為病也。

  • (論臟腑)30~47難:

三十難

曰:營氣之行,常與衛氣相隨不?

然:經言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乃傳於五臟六腑,五臟六腑皆受於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息,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之無端,故知營衛相隨也。

三十一難

曰:三焦者,何稟何生?何始何終?其治常在何許?可曉以不?

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

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臍傍。

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導也。其治在臍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氣街。

三十二難

曰:五臟俱等,而心肺獨在鬲上者,何也?

然: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營周於外,故令心肺獨在鬲上也。

三十三難

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

然:肝者,非為純木也,乙角也,庚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陽,而吸其微陰之氣,其意樂金,又行陰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者,非為純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陰,婚而就火,其意樂火,又行陽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復沉,肝熟而復浮者,何也?故知辛當歸庚,乙當歸甲也。

三十四難

曰:五臟各有聲、色、臭、味、液,皆可曉知以不?

然:《十變》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言,其液汗;脾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腎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聲呻,其液唾。是五臟聲、色、臭、味、液也。

五臟有七神,各何所藏那?

然:髒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

三十五難

曰:五臟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獨去大腸、小腸遠者,何(謂)也?

然:經言心營、肺衛,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又諸腑皆陽也,清淨之處。

今大腸、小腸、胃與膀胱,皆受不淨,其意何也?

然:諸腑者,謂是非也。經言:小腸者,受盛之腑也;大腸者,傳瀉行道之腑也;膽者,清淨之腑也;胃者,水谷之腑也;膀胱者,津液之腑也。一腑猶無兩名,故知非也。小腸者,心之腑;大腸者,肺之腑;膽者,肝之腑;胃者,脾之腑;膀胱者,腎之腑。小腸謂赤腸,大腸謂白腸,膽者謂青腸,胃者謂黃腸,膀胱者謂黑腸。下焦之所治也。

三十六難

曰:髒各有一耳,腎獨有兩者,何也?

然: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一也。

三十七難

曰:五臟之氣,於何發起,通於何許,可曉以不?

然:五臟者,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鼻和則知香臭矣;肝氣通於目,目和則知黑白矣;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谷味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矣。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結為癰。

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

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脈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也,故曰格。陽氣太盛,則陰氣不得相營也,故曰關,陰陽俱盛,不得相營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

經言氣獨行於五臟,不營於六腑者,何也?

然:夫氣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不覆溢,人氣內溫於臟腑,外濡於湊理。

三十八難

曰:髒唯有五,腑獨有六者,何也?

然: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

三十九難

曰:經言腑有五,髒有六者,何也?

然:六腑者,正有五腑也。五臟亦有六髒者,謂腎有兩髒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謂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故言髒有六也。

腑有五者,何也?

然:五臟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屬於五臟,故言腑有五焉。

四十難

曰:經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聲,腎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腎之候,而反聞聲,其意何也?

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於巳,巳者南方火,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腎者,北方水也,水生於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

四十一難

曰:肝獨有兩葉,以何應也?

然:肝者,東方木也,木者,春也。萬物始生,其尚幼小,意無所親,去太陰尚近,離太陽不遠,猶有兩心,故有兩葉,亦應木葉也。

四十二難

曰:人腸胃長短,受水谷多少,各幾何?

然: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腸胃長短,受水谷之數也。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一(二)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十二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四十三難

曰: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何也?

然:人胃中當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盡,即死矣。

四十四難

曰:七沖門何在?

然: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沖門也。

四十五難

曰:經言八會者,何也?

然:腑會太倉,髒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鬲俞,骨會大抒,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

四十六難

曰:老人臥而不寐,少壯寐而不寤者,何也?

然:經言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於常,故晝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氣衰,肌肉不滑,營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四十七難

曰: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

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故令面耐寒也。

  • (論病)48~61難:

四十八難

曰:人有三虛三實,何謂也?

然:有脈之虛實,有病之虛實,有診之虛實也。脈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牢者為實;病之虛實者,出者為虛,入者為實;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緩者為虛,急者為實。診之虛實者,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故曰虛實也。

四十九難

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別之?

然:經言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之自病也。

何謂五邪?

然: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濕。此之謂五邪。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

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其病身熱,脅下滿痛,其脈浮大而弦。

何以知傷暑得之?

然:當惡焦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焦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

然:當喜苦味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咸,自入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也。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其脈浮大而緩。

何以知傷寒得之?

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入腎為呻,自入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灑灑惡寒,甚則喘咳,其脈浮大而澀。

何以知中濕得之?

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液,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而小腹痛,足脛寒而逆,其脈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也。

五十難

曰:病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別之?

然: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風得之為虛邪,傷暑得之為正邪,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

五十一難

曰:病有欲得溫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見人者,有不欲得見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臟腑也?

然:病欲得寒,而欲見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溫,而不欲見人者,病在髒也。何以言之?腑者陽也,陽病欲得寒,又欲見人;髒者,陰也,陰病欲得溫,又欲閉戶獨處,惡聞人聲。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五十二難

曰:臟腑發病,根本等不?

然:不等也。其不等奈何?然:髒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離其處;腑病者,仿佛賁響,上下行流,居處無常。故以此知臟腑根本不同也。

五十三難

曰:經言七傳者死,間髒者生,何謂也?

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髒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髒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間髒者,傳其所生也。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母子相傳,竟而復始,如環無端,故曰生也。

五十四難

曰:髒病難治,腑病易治,何謂也?

然:髒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腑病易治者,傳其子也。與七傳、間傳同法也。

五十五難

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

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五十六難

曰:五臟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

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瘧,連歲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熱,喘咳,發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五積之要法也。

五十七難

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五十八難

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

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

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

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髮焦,鼻槁,不得汗;肌寒熱者,肌痛,唇舌槁,無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槁痛。

五十九難

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

然:狂疾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癲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六十難

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

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其五臟氣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六十一難

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 (論俞穴)62~68難:

六十二難

曰:髒井、滎有五,腑獨有六者,何謂也?

然:腑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

六十三難

曰:《十變》言,五臟六腑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

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蚏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歲數始於春,日數

始於甲,故以井為始也。

六十四難

曰:《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

然:是剛柔之事也。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余皆仿此。

六十五難

曰: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其法奈何?

然:所出為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所入為合,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藏,故言所入為合也。

六十六難

曰: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太陵;肝之原,出於太沖,脾之原,出於大白;腎之原,出於太溪;少陰之原,出於兌骨;膽之原,出於丘墟;胃之原,出於沖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何也?

然:五臟俞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

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

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六十七難

曰:五臟募皆在陰,而俞皆在陽者;何謂也?

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

六十八難

曰:五臟六腑,皆有井、滎、俞、經、合,皆何所主?

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

  • (論針法)69~81難:

六十九難

曰: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何謂也?

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

七十難

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

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何謂也?

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

七十一難

曰: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

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滎俞之處,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七十二難

曰: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

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里,隨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七十三難

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

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

七十四難

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

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

其肝、心、脾、肺、腎,而繫於春、夏、秋、冬者,何也?

然:五臟一病,輒有五也(色)。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眾多,不可盡言也。四時有數,而並繫於春、夏、秋、冬者也。針之要妙,在於秋毫者也。

七十五難

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

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

七十六難

曰: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

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營衛通行,此其要也。

七十七難

曰: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謂也?

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七十八難

曰:針有補瀉,何謂也?

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厭按所針滎、俞之處,彈面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因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為十死不治也。

七十九難

曰: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何謂也?

然: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假令心病,瀉手心主俞,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所謂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也。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八十難

曰:經言,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何謂也?

然:所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謂左手見氣來至,乃內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是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也。

八十一難

曰:經言,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寸口脈耶?將病自有虛實耶?其損益奈何?

然: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也。假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當更相平,當知金平木。假令肺實而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此者,中工之所害也。[1]

爭議

《難經》並非解釋《內經》之疑難者

傳統觀點認為,《難經》一書本於《內經》,是解釋《內經》中之疑難者。如:

明·王九思《難經集注·楊玄操序》:「《黃帝八十一難經》者,斯乃勃海秦越人之所作也……按黃帝有《內經》二帙,帙各九卷,而其義幽賾,殆難窮覽。越人乃採摘英華,抄撮精要,二部經內凡八十一章。勒成捲軸,伸演其道,探微索隱,傳示後昆,名為《八十一難》。以其理趣深遠,非卒易了故也,既宏暢聖言,故首稱黃帝。」


明·馬蒔《難經正義·陳懿德序》:「玄台之言曰:'《內經》可以稱經,而《難經》則以《內經》為難,其經之一字,正指《內經》之經耳,非越人自名其書為經也。'」

清·葉霖《難經正義·序》:「夫'難',問難也。'經'者,問難《黃帝內經》之義也。」

清 ·丁錦《古本難經闡注·張序》:「《難經》者,《靈》、《素》之精華也。」《古本難經闡注·自序》 :「《難經》者,扁鵲之所着(著)也。何為乎而名《經》?本於《內經》故名也,《內經》黃帝之《靈樞》、《素問》也。」

清·徐靈胎《難經經釋·敘》:「《難經》,非經也。以《靈》、《素》之微言奧旨引端未發者,設為問答之語,俾暢厥義也。古人書篇名義,非可苟稱,'難'者辯論之謂,天下豈有以'難'名為'經'者,故知《難經》非經也……惟《難經》則悉本《內經》之語,而敷暢其義,聖學之傳,惟此為得其宗。然竊有疑焉,其說有即以經文為釋者,有悖經文而為釋者,有顛倒經文以為釋者。」

南京中醫學院校釋《難經校釋·前言》:「《難經》是我國古代醫學著作之一……全書以闡明《內經》的要旨為主,用問答的體裁,輯為八十一難。」

李經緯、林昭庚《中國醫學通史·古代卷》:「關於《難經》書名的含義,歷代學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一種觀點認為,以'難'字作為問難之'難'(nan,發音為四聲)。清·徐靈胎《難經經釋·自序》說:'以《靈》、《素》之微言奧旨,引端未發者,設為問答之語,俾暢厥義也。'另一種觀點認為,以'難'字作為難易之'難'(nan,音同男,二聲)。唐·楊玄操《難經注·序》說:'名為《八十一難》,以其理趣深遠,非卒易了故也。'以上兩種理解都有其代表性,從該書體例和文義分析,前一種說法似更符《難經》一書內容之本義。」等等。

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丁元力先生撰寫的「《難經》並非解答今本《內經》疑義之作」一文,發表於《中醫文獻雜誌》2010年第3期。丁元力先生在文中指出:

經研究發現下述證據支持《難經》並非解釋《內經》疑難的著作:

第一,《難經》中40餘難未指示問難的來源;

第二,《難經》解答的問題雖然針對的是「《經》言」,但是,該內容卻不見今本《內經》;

第三,《難經》問難雖然針對《經》中的內容,而且該內容見於今本《內經》,但是,《難經》的解答與今本《內經》中的解說衝突或重複。

至於《難經》所引之「《經》」究竟為何,需要我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討,但是若不打破「《難經》是闡釋《內經》旨意之作」這種觀念的束縛,總以為傳統醫學的理論莫不是發端於《黃帝內經》,就必然會限制我們對這一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這對於探索早期醫學發展的多元化模式,以及更客觀的認識《難經》的價值也都是不利的。

那麼《難經》中之「《經》言」所指為誰?時賢郭靄春先生《八十一難經集解·序例》說道:「因為所謂'經言',不一定都是出自《素》、《靈》。前古醫書,如《上經》、《下經》等早亡佚了。《難經》所引'經言',安知不出自亡佚的古醫經呢?如必以'經言'就是《素》、《靈》之言,試問《素問·離合真邪論》、《調經論》、《解精微論》等篇所引的'經言',又是出自哪裡呢?要知道'《難經》有本之《素》、《靈》者,亦有顯然與《素》、《靈》異幟者,間亦有補《素》、《靈》之未備者。'這樣說,好象是比較允當的。」

綜上所述,《難經》並不是解釋《內經》中疑難問題的著作,它與《內經》一樣,也是我國古代早期醫學著作之一。疑係"扁鵲學派"體系,亦未可知。

難經是答辯性論文體裁,而內經是討論性論文體裁。中醫文化,系中國文化的分支,源遠流長,技術性強,來源廣泛,雖是使用中文字來記述的,但由於它居於三教之下,九流之屬,不太被進士級以上的文人所親眯,因此醫古文沒有相應的詞典,解讀起來是相當不容易的事。而《內經》《難經》不但沒有著名作者,還留下了千古謎團。如《難經》,只從字面上來理解,就一個「難」字都是令人很費解的不是?從所周知論文答辯在正規高等學院對畢業生來說,是一難關。而「論文答辯」的主要目的,是審查文章的真偽、審查寫作者知識掌握的深度,審查文章是否符合體裁格式,以求進一步提高。學生通過答辯,讓教師、專家進一步了解文章立論的依據,處理課題的實際能力。這是學生可以獲得鍛煉和提高的難得機會,應把它看作,治學的「起點」。而對那些有意義的重要答辯內容,收錄整理出來,對推動學說發展、創新也是很有裨益的事。難者,問也。問答者,解難也。《難經》者,醫經也。難經八十一難,醫學論文答辯八十一條之意。因此難經言簡意賅,是因為是被醫學生討論過的又經權威認定過的。當然由於歷史的淹沒,到底曾經在原創《內經》、《難經》時發生過什麼,已經無證可查了。

難經最早見於張仲景言:「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

《難經》對針灸學發展貢獻甚巨。其一,確立奇經八脈理論。首創其概念、完善其循行、闡明其生理病理,奠定後世發展之基礎。其二,完善特定穴理論,對八會穴、十二原穴、五輸穴、俞募穴理論及臨床均有論述。其三,完善配穴法及刺灸理論,首創瀉南補北法、確立補母瀉子法,對迎隨補瀉、營衛補瀉、刺井瀉滎、四時補瀉多有創見。《難經》是中醫藥學四大經典之一,其對針灸學的發展更是多有創見,垂萬世之楷模。如《黃帝內經·九針十二原》指出:「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粗守形,上守神。」易,《易經》,講變易與不變、恆定與靈活性的對立統一;難,《難經》。【要】,要領。【易陳而難入】,《易經》是指導思想,《難經》是基礎常識。所以《內經》其字簡,其意深奧。據此編者參考《易經包含三個主要思想:「變易」、「易簡」、「不易」》和《難經》兩個文獻,尋找對照,的確《內經》和《難經》是有必然的醫學知識傳承關係的,且《易經》與《靈樞》是有思想方法、醫學實踐指導的關係。當然這只是編者初步的探索,有心的讀者可以進一步地加以論證。

扁鵲

扁鵲,是戰國時勃海郡鄭地的人,原名秦越人。「扁鵲」一詞原本為古代傳說中能為人解除病痛的一種鳥,秦越人醫術高超,百姓敬他為神醫,便說他是「扁鵲」,漸漸地,就把這個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

扁鵲雲遊各國,為君侯看病,也為百姓除疾,名揚天下。他的技術十分全面,無所不通。在邯鄲聽說當地尊重婦女,便做了帶下醫(婦科醫生)。在洛陽,因為那裡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專治老年病的醫生。秦國人最愛兒童,他又在那裡做了兒科大夫,不論在哪裡,都是聲名大振。

一天,晉國的大夫趙簡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駭怕,扁鵲看了以後說,他血脈正常,沒什麼可怕的,不超過三天一定會醒。後來過了兩天半,他果然甦醒了。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見到那裡的百姓都在進行祈福消災的儀式,就問是誰病了,宮中術士說,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扁鵲問明了詳細情況,認為太子患的只是一種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屍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樣,便親去察看診治。他讓弟子磨研針石,刺百會穴,又做了藥力能入體五分的熨藥,用八減方的藥混合使用之後,太子竟然坐了起來,和常人無異。繼續調補陰陽,兩天以後,太子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天下人傳言扁鵲能「起死回生」,但扁鵲卻否認說,他並不能救活死人,只不過能把應當活的人的病治癒罷了。

還有一次,扁鵲來到了蔡國蔡桓公知道他聲望很大,便宴請扁鵲,他見到蔡桓公以後說:「君王有病,就在肌膚之間,不治會加重的。」蔡桓公不相信,還很不高興。5天後,扁鵲再去見他,說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脈,不治會加深的。」蔡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悅了。又過了5天,扁鵲又見到蔡桓公時說,「病已到腸胃,不治會更重」,蔡桓公十分生氣,他並不喜歡別人說他有病。5天又過去了,這次,扁鵲一見到蔡桓公,就趕快避開了,蔡桓公十分納悶,就派人去問,扁鵲說:「病在肌膚之間時,可用熨藥治癒;在血脈,可用針刺、砭石的方法達到治療效果;在腸胃裡時,藉助酒的力量也能達到;可病到了骨髓,就無法治療了,現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無能為力了。」果然,5天後,蔡桓侯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鵲,而他已經走了。不久,蔡桓公就這樣死了。

可見,扁鵲的望診技術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謂之神」的神醫了。在中醫的診斷方法裡,望診在四診當中居於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奧,要達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尋常。這三個例子都是非常有名的醫學故事,「起死回生」、「諱疾忌醫」的成語也出於此。相傳扁鵲名聲過大,因為受到秦國太醫李醯嫉妒而被其害死了。

中醫學的一部經典之作《難經》相傳為秦越人所作,但從內容上看應該是《黃帝內經》成書以後問世的作品,成書於漢代。其內容深奧,是中醫學不可多得的理論著作之一。因此,古人將該書託名秦越人所著,也表示扁鵲在人們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借其名以示書的重要性,也表達了人們對他的尊敬與懷念。

《難經》不但在理論方面豐富了祖國醫藥學的內容,而且在臨床方面頗多論述。除針灸之外,還提出了「傷寒有五」的理論,對後世傷寒學說溫病學說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難經》對診斷學針灸學的論述也一直被醫家所遵循。對歷代醫學家理論思維和醫理研究有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