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雁江區保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雁江區保和鎮位於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城區北部,沱江東岸,距城區20公里,北與老君接壤,東與樂至縣中天鎮及中和鎮相鄰,南與寶台鎮交界,西與臨江鎮隔江相望。[1]

2019年3月25日,保和鎮被授予「四川省第三批省級森林小鎮」。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中文名: 保和鎮

外文名: Baohe the town

別 名: 保和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西

地理位置: 中國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

面 積: 115.21 km²

下轄地區: 永萬村、黃嶺沱村、花溪村

電話區號: 028

人口數量: 36257人(2017)

車牌代碼: 川M

地理: 坐標東經104?60ˊ,北緯30?19ˊ

鄉鎮簡介

距市府14公里。面積115.21平方千米,人口36257人(2017)。資(陽)樂(至)公路過境,陽化河通航。轄清明、筒車壩、九嶺、黃谷、永興、釣魚、山品、育才、代家溝、金星、文秀橋、晏安壩、永萬村、九龍洞、文龍寺、紅堰、金山寺、天鵝、團山、馬蹄灣、黃嶺沱、石壩子、六石包、四方碑、花溪、永協、天宮廟、洞子灣28個村委會和保和場居委會。有商貿、建築、建材、食品加工等鄉鎮企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花生、辣椒、棉花,盛產柑橘等。是市北部物資集散地。是東漢五官中郎將董鈞的故鄉。

經濟發展

1992年-2005年,該鎮人民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調整結構為主線,堅持穩定發展農業,重點發展工業,突破發展第三產業,建設經濟強鎮的工作思路,走依法治鎮、科教興鎮、工業強鎮的路子,經濟建設得以協調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保和鎮是雁江區的糧食主產區,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紅苕等,農經作物有油菜、海椒、花生、西瓜、蔬菜、水果等。現已建成8000噸水果生產基地,萬隻羊生產基地,十萬頭生豬基地,5000噸水產品生產基地,10000畝海椒生產基地,10000畝花生生產基地,5000畝優質蔬菜生產基地。骨幹企業有保和花溪運輸公司、保和黑熊養殖場、四方碑村嚴映環的萬隻雞養殖場、沱江木業、竹子加工廠、預製構件廠9個、磚瓦廠11戶,個體工商戶300戶。

據調查、統計: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13858萬元,工農業生產總值38166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3266萬元,農業總產值22449萬元。農業總產值中:農業產值4933萬元,林業產值550萬元,牧業產值8681萬元,漁業產值5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90元。

行政轄區

轄46個村民委員會,469個村民小組,一個居委會,有五個集鎮(保和、東安、紫微、永太、吉祥)。

民族人口

2005年底該鎮19312戶,人口59404人,(其中非農人口2419人,彝族55人,藏族45人),黨支部59個,黨員數2163人。政府機關在職人員45人,事業單位在職人員33人。 總人口36257人(2017)。

自然資源

保和鎮地貌為華夏系四川沉降帶之川中褶帶內,龍女寺半球狀構造和威遠輻射構造之間,西高東低。地貌形態有低山、丘陵、河流衝擊壩三種類型,其中以丘陵為主,大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海拔在300——550米之間,鎮域幅員面積115.21平方千米。鎮域內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北面相對落差較大,南面相對落差較小。沱江由北向西南沿鎮界流過,沱江在鎮域內的最大支流—陽化河從東向北再南繼西南方向注入沱江,蜿蜓曲折的陽化河及支流在鎮域內的河岸線長約31公里。沱江及陽化河流經全鎮35個村,占全鎮村社數的78%以上,此外尚有東安、崇善水庫兩座,水資源豐富。耕地面積為70780畝,計稅面積60999畝,其中田23671畝。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終年碧翠,春早夏長秋短冬暖,夏日雷雨多而不酷熱,冬天霜雪少而無嚴寒,雨量相對充沛。年平均氣溫17℃左右;年降水量950mm左右;年日照1250小時左右;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26.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5 ℃左右;極端最高氣溫40.2℃;極端最低氣溫-5.4℃。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油菜、稻穀、玉米、紅苕、花生、西瓜、海椒等。林果有柏樹慈竹、柑桔、桃子、梨子、枇杷等。家養動物主要有豬、牛、羊、雞、鴨、鵝、兔。生豬、養魚、蔬菜、水果已形成規模化生產基地。條石、砂石等建材資源也十分豐富。

基礎設施

境內交通四通八達,省道106線(資樂路)從南向北貫穿保和鎮全境,途經12個村,與樂至縣相連,板永路經過鎮政府向北通往老君鎮,向東通往中和鎮、丹山鎮,和保龍路、永清路構成了全鎮公路骨幹網絡,實現了村村通公路141公里。客運交通便利,陸路上有廣佛場過渡至資陽、廣佛場經保和往成都、吉祥場經保和至資陽往成都、資陽至永萬的客運班車,水路有保和場通往上游二郎灘和下游石板灘的客船共六艘。近幾年來四方碑文明新村、火神溝、文秀橋養豬家園、四方碑工業園區建設已初具規模,是投資開發的理想選擇。境內有四方碑工業園區,場鎮有文化區、商貿區。水、電、路、電訊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30多個部門設置齊備,35KV變站電站一座,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機站4座,程控電話35000餘門,電灌站72處,83台。2006年保和鎮引資近400萬元,新建房屋18000m2,新建街道0.5公里,發展自來水站3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