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雄性不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雄性不育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名詞解釋

雄性不育,動、植物雄性細胞或生殖器官喪失生理機能的現象。由加特納(K.F.Gartner)1844年和達爾文(C.Darwin)1890年最早發現。現已發現雄性不育植物200多種。關於雄性不育有「三型」或「二型」說和「核質不協調說」2種理論。20世紀中葉美國已將雄性不育系應用於玉米、高梁生產中。中國於20世紀70年代在水稻生產中應用。

病名簡介

雄性不育(Genetic Male Sterility):花葯或花粉不能正常發育的現象。一旦形成,是可遺傳。雄性不育的植株,雌蕊能正常發育。

細胞核雄性不育: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有顯性核不育和隱形核不育,遺傳方式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根據對光的反應又分為兩種:

(1)不受光影響的核雄性不育:與光溫影響無關。

(2)光溫敏核雄性不育:受光和溫度影響。高溫或長日——不育;適溫短日——可育。

細胞質雄性不育:表現為母體遺傳、花粉敗育和雌穗正常。可以被顯性核恢復基因恢復育性。敗育時期不同可分為:

(1)配子體不育:主要形成在花粉粒進行有絲分裂形成配子精細胞的過程。

(2)孢子體不育:可發生在花葯造飽細胞增殖至花粉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的整個過程。

在有性繁殖過程中,由於生理上或遺傳上的原因造成植物的雌性器官正常,雄性器官不正常,不能產生花粉或花粉敗育而不能授粉的現象.

雄性不育 可分為 雄蕊退化 花粉敗育 功能不全3種類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