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喜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喜圖

這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佳作。

畫家的寫實,並非只是簡單地寫形、求真,而是通過對形的細微刻畫以營造出一種特定的意境。

中國畫的寫實,從一開始就兼顧形、神,追求意境。離開了形,何以言「神」?即使自言「逸筆草草,不求形似」,其實也只是筆墨精鍊,形象簡括而已,並非超脫形外。

畫家簡介

崔白(1004-1088),北宋畫家,字子西,活躍於宋神宗前後,濠州(今安徽鳳陽)人。

崔白是開始發揮寫生精神的畫家,其無前人的畫稿可臨摹或參考,但其依靠超越前人的觀察研究及描繪能力,探索花木鳥獸的生意,擺脫花鳥屬裝飾圖案的遺影,開創新的發展方向。

其擅花竹、翎毛,亦長於佛道壁畫,畫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絕倫,尤長於寫生。所畫鵝、蟬、雀堪稱三絕,手法細緻,形象真實,生動傳神,富於逸情野趣。一改百餘年墨守成規的花鳥畫風(指「黃筌畫派」),成為北宋畫壇的革新主將,數百年來頗受畫壇尊崇。[1]

賞析

《雙喜圖》是崔白五十歲以後的作品,也是他花鳥畫中的代表作。

畫家在偶然中見此生動有趣的一幕,便以精練的技法憶寫稍縱即逝的景象。

兩隻山喜鵲向一隻路過的野兔鳴叫示警,一隻據枝俯向鳴叫,另一隻則騰空飛來助陣。野兔慢條斯理地看看這兩隻張翅示威的山喜鵲,像是告訴牠們「我只是路過,何必緊張呢?」三者間的姿態及相互呼應的關係,正好構成「S」型的韻律動感。[2]

枝葉、竹、草則因受風而颯颯作響,更增添了活潑生動的神韻。

在表現技法方面,靈活地運用工謹與粗放的筆趣,以工筆雙鉤填彩法描繪山喜鵲。畫兔子基本上與雙鉤填彩有關,但表現皮毛,則用細膩的線條描繪處理,隱去輪廓邊線,達到更寫實的形貌。樹葉、竹、草也是雙鉤填彩法,但荊棘則是沒骨法染畫而成,樹幹則以粗放的筆意描繪,筆鋒的折轉變化極為明顯。土坡側筆放膽揮毫,粗細筆調相融和諧,增添活潑之意。

本幅於樹幹上有崔白款:「嘉祐辛丑(1061)年崔白筆。」

作品

雙喜圖 絹本淡設色 193.7x103.4cm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