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一枝蒿 (毛茛目毛茛科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雪上一枝蒿 (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
雪上一枝蒿源於雲南,是四川民間廣為流傳和使用的跌打、療傷的止痛藥。可治療跌扑腫痛、風濕紅腫。但其毒性很大,用之得當治病,用之失當致命,誤服或服用過量可能導致中毒死亡。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岩烏頭
- 拉丁學名:Aconitum racemulosum Franch.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木蘭亞綱
- 目:毛茛目
- 科:毛茛科
- 亞科:鐵筷子亞科
- 族:翠雀族
- 屬:烏頭屬
- 亞 屬:烏頭亞
- 屬種:岩烏頭
形態特徵
雪上一枝蒿塊根倒圓錐形,長2.3-3.6厘米, 粗9-11毫米, 或近圓柱形,長約7厘米,粗約5毫米。莖高40-65厘米,無毛,等距地生葉。
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莖中部葉有短柄,無毛;葉片革質,五角形,有時圓菱形,長5.5-9厘米, 寬8-10厘米, 基部心形或淺心形,有時圓形,三深裂至距基部1.5-2厘米處,中央深裂片卵狀菱形,長漸尖,邊緣疏生三角形牙齒,葉脈多少隆起形成明顯的脈網;葉柄長2.2-3厘米,圓柱形。
莖上部葉變小,寬卵形或菱形,三裂稍超過中部,有時狹卵形,幾不分裂。花序有1-6朵花,長2.2-3厘米;軸和花梗均無毛;花梗長約1厘米,稍向下彎曲;小苞片披針形至披針狀線形,長3-8毫米, 寬約1.5毫米,幾無毛;萼片藍色,上萼片圓筒狀盔形或高盔形,高2.4-3.2厘米, 中部粗5-10 (-15) 毫米,無毛,下緣稍凹,長1.5-2.4厘米, 花瓣具長爪,無毛,瓣片大,唇長約6毫米,距長5-7毫米, 向後彎曲;雄蕊無毛,花絲有2枚小齒或全緣;心皮3,無毛。菁蕒長1.6-1.8厘米;種子倒圓錐狀三棱形,長約2毫米,只在-面生橫膜翅。9-10月開花。
分布地區
野生於海拔3100~4300m的高山草地、多石礫山坡或疏林下,在海拔250~3000m有栽培。
主要分布於我國雲南東北部(鎮雄)、四川(天全、 南川)、貴州及湖北西部。
主要價值
【藥性】 苦、辛,溫。有大毒。歸肝經。
【功用】 祛風濕,活血止痛。
【應用】 1. 諸痛證 該品辛散溫通,性猛善走,能祛風濕,活血脈,尤善止痛,為治療多種疼痛的良藥。
⒉ 瘡瘍腫毒,蟲蛇咬傷 該品能以毒攻毒,活血止痛,可用泡酒外擦,治瘡瘍腫毒,毒蟲及毒蛇咬傷、蜂叮等。
雪上一枝蒿為毛茛科烏頭屬(Aconitum)植物短柄烏頭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鐵棒錘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宣威烏頭Aconitum nagarum Stapf var.lasianduum W.T.Wang的乾燥塊根,別稱雪山一枝蒿、一枝蒿、鐵棒錘、鐵牛七、三轉半。根有毒,可藥用,治跌打損傷、止痛(貴州草藥)。
藥材藥理
現代醫藥學臨床研究認為:雪上一枝蒿性溫,味苦、辛。有劇毒。能祛風除濕,消炎鎮痛。用於風濕骨痛,跌扑腫痛及牙痛等症,療效顯著。並規定:多為外用藥,內服慎用。宜在醫師指導或監視下服用;一般內服:日服一次,用量為25~50mg,極量為70mg。該品在1974年才正式收入《雲南省藥品標準》,1977年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因其毒性劇烈,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已列為國家特殊管理藥品。
雪上一枝蒿甲、乙、丙、丁素均有鎮痛作用,伏毛鐵棒錘總生物鹼的鎮痛作用較強;3-乙酰烏頭鹼是一種不成癮鎮痛劑,對炎性腫脹、滲出及棉球肉芽增生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伏毛鐵棒錘總鹼具有較強的局部麻醉作用;雪上一枝蒿對蛙心有近似洋地黃樣作用,其所致心功能障礙,可被阿托品拮抗;一枝蒿甲、乙對心呈烏頭鹼樣作用;宣威烏頭有抗腫瘤作用;准葛爾烏頭鹼和歐烏頭鹼具有抗生育活性;鐵棒錘可引起心律失常和血壓下降。
雪上一枝蒿甲、乙、丙及丁鹼的鹽對小白鼠表現鎮痛作用,有人用雪上一枝蒿甲鹼通過熱板法實驗,其鎮痛指數僅為嗎啡的 1/11,其鎮痛效能很不理想。雪上一枝蒿對蛙心有近似洋地黃樣作用,其所產生之心功能障礙,阿托品及奎寧可制止之, 中毒時表現副交感神經興奮之症狀。鐵棒錘對小鼠毒性甚大,用100%煎劑灌胃,其致死量相當於生藥0.08-0.3g/10g體重。小鼠對20%鐵棒錘藥餌與正常食物無分辨能力,故可試用於毒鼠。一枝蒿甲素100mg/kg皮下注射,能提高小鼠痛閾47%,其鎮痛指數(半數致死量/最小鎮痛劑量)為嗎啡的1/11;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754mg/kg。
用藥禁忌
⒈有劇毒,內服須經炮製並嚴格控制劑量,未經炮製,不宜內服。
⒉孕婦、老弱、小兒及心臟病、潰瘍病患者忌服。
⒊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豆類、牛羊肉。
⒋酒劑禁內服。
⒌中毒症狀主要表現迷走神經強烈興奮,出現流涎、嘔吐、腹痛、心律失常、血壓下降、休克、呼吸困難或抽搐昏迷,可因循環和呼吸衰竭而死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