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雯峰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雯峰書院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雯峰書院

地理位置;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

所處時代;明代

占地面積;5032 m²

保護級別;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江西省人民政府

編  號;6-3-035

雯峰書院,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甘竹鎮龍溪村饒家堡,距甘竹鎮約2千米,為明代史學家、教育家饒秉鑑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所建。

雯峰書院為典型的贛派建築,高牆深院,檐角飛翹。書院分上、中、下三廳,居中為教學區,側為生活區,有庭院5處,整座建築布局簡潔,古樸素雅。

雯峰書院為明代江西有影響的書院之一,教育學生務實,認為成才多途,四方從學者甚眾,在明末至清中期達到了鼎盛時期,湧現了較多廣昌籍人才。

2018年3月9日,雯峰書院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沿革

明成化元年(1465年),饒秉鑒辭官還鄉,在弟弟資助下籌建雯峰書院。

成化六年(1470年),雯峰書院建成。

清代,雯峰書院屢經修葺。

中央蘇區時期,廣昌保衛戰中,紅三軍團指揮部曾設此,彭德懷軍團長與楊尚昆政委曾在此指揮紅軍將士進行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教育家陳鶴琴率上海國立幼稚師範學校遷此辦學三年。

2019年起,由文旅、規劃、投資等方面專業人士組成的專家團隊開始對雯峰書院及周邊古建築群並結合當地地容地貌、生態環境展開深入調研和規劃。

雯峰書院坐西向東,

正院左側有磚木結構門樓,入門樓有庭院,迎面是雯峰書院創建人饒秉鑒的坐像,左側是雯峰先生紀念館。

雯峰書院居中為教學區,側為生活區。此外,雯峰書院還設有瓷器展覽館。

雯峰書院分上、中、下三廳,另有花樓、士子讀書號房、養正齋。

書院有大小庭院三處,院中有院,園中有園,有池有樓,合計建築面積5032平方米。

雯峰書院正後方的榜眼第是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榜眼饒學曙的省親別墅。

特點

雯峰書院是典型的贛派建築,高牆深院,檐角飛翹。

整體建築結構嚴謹,設計精巧。

文物遺存

雯峰書院門楣牌匾上「雯峰書院」四個大字是原北大校長周其鳳所題。兩側門柱上書對聯:「臨泮池觀泗水文瀾浩淼,入書院仰尼山氣象恢宏。」

雯峰書院創辦時,曾邀請明代理學家羅倫在此講學,並寫有《雯峰別墅記》。

相關人物

饒秉鑒,字憲章,號雯峰,廣昌縣甘竹鎮龍溪村人。明正統九年(1444年)舉人。成化元年至五年(1465—1469年),歷官廣東廉州知府。著有《春秋提要》等傳世名作。《中國人名大辭典》列有其條目。因性格剛正秉直、一身正氣,因不願同流合污而得罪不少權貴,終受誣陷排擠卻不願請託於人。成化元年(1465年),饒秉鑒辭官還鄉興建書院,教書育人,濟世於民。

饒秉元廣昌縣甘竹鎮龍溪村人。饒秉元承兄遺志建明倫堂,資助縣學。

羅倫,字應魁,號一峰,江西永豐人,明代理學家、狀元、翰林院編修。羅倫與饒秉鑒情深意篤,經常寓居雯峰書院,登壇講學。

活動建設

2021年6月4日,廣昌縣甘竹鎮在雯峰書院古宅舉辦「學百年黨史、牢記初心、踐行使命」黨史知識競賽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2022年2月5日,廣昌亂彈戲劇《櫃中緣》在雯峰書院上演。

2月15日晚,廣昌縣甘竹鎮村民在龍溪村雯峰書院景區舉辦民俗文化鬧元宵活動,舞龍燈、劃旱船、釣蚌精及煙火秀等傳統民俗表演活動。

保護措施

2016年,由廣昌縣博物館申請上級專項資金對書院進行修繕和維護。

2018年3月9日,雯峰書院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至農田圍牆外1.6米為界,南至路口3.3米為界,西邊至巷道2.2米為界,北至池塘2.7米為界。保護面積3330.5平方米。

2019年,雯峰書院正式啟動修繕工程。

雯峰書院位於江西撫州市廣昌縣甘竹鎮龍溪村饒家堡。

交通

自駕

廣昌縣城可走國道G206線至甘竹鎮,往東南方向2千米可到達龍溪村饒家堡。

公交

乘坐廣昌縣城至甘竹鎮公交,在甘竹鎮下車往東南方向步行2千米可到達雯峰書院。

相關視頻

距今近600年歷史的雯峰書院,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都非常的厚重

參考來源

  1. 雯峰書院,廣昌縣人民政府 , 202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