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臺西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雲林縣臺西鄉位於東經一二○度十一分,北緯二三度三十五分,東鄰東勢鄉,南達四湖鄉以舊虎尾溪為界坑接麥寮鄉以新虎尾溪為址,西臨臺灣海峽與澎湖遙遙相對,東西寬五.九七五公里,南北長為一一.一二五公里,面積六六.四七二平方公里。臺西海埔新生地面積七九○公頃、新興海埔新生地面積三七五公頃。
台西鄉內村莊共十五村,包括海口村、海南村、海北村、台西村、、永豐村溪頂村、泉州村、五榔村、五港村、光華村、山寮村、富琦村、和豐村、蚊港村、牛厝村等村。
東西寬7.195公里、南北長13.340公里之長方形,地形全區為平坦的平原地佔75%以上,土地標高在5公尺以下。其中有才寮、火燒牛稠、程海厝等大排由東向西貫穿本鄉注入臺灣海峽,將本鄉自然切割成數區段,海拔標高為5公尺。 [1]
- 鄉長:林芬瑩
經歷:
雲林縣臺西鄉民代表會第19屆副主席
雲林縣臺西鄉民代表會第20屆主席
目錄
簡介
氣候:
春季多西南風,秋冬季多強烈東北季風,冬春季多屬寒冷氣溫,雨季多集中於春夏季。東北季風始於每年 11 月至翌年 3 月為期約五個月,此期間風力強大,沿海一帶之農作物栽培,必須仰賴於防風林或架設圍籬之保護,藉以保護農作物之成長。夏季西南季風始於 5 月至 9 月為期五個月,此一期間因西南低氣壓強盛,常形成颱風,對於農作物極易造成損害。平均年雨量約在 1000 公厘,全年雨量集中於夏季 4–8 月,乾濕季明顯,加以東北季風影響,蒸發量大,對鄉農業經營形態構成極大的影響。
颱風:
臺灣颱風行往之要衝,又毗鄰臺灣海峽,夏季 7 月至 9 月間,常因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互相激溫而成熱帶性低氣壓,形成颱風,造成一大天然災害,加以臨海水蒸氣常攜帶鹽份附著於農作物,造成大量農作物死亡,使鄉內農作物生產種類及質與量均受到限制。
產業:
在離島工業區開發之前農漁牧業是主要經濟支柱,從事近海漁撈、沿海養殖、內陸養殖為主之漁民共約 3500 戶,主要魚產品有草蝦、文蛤、牡蠣、虱目魚、鰻魚、紅蟳等。農產品以西瓜、甘藷、花生、甘蔗居多。[2]
歷史沿革
明鄭時代之疆域
一府二縣時期
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台灣設一府二縣,府日承天府,以赤嵌城為承天府,以楊朝棟為府尹,縣日天興、萬年,以莊文烈知天興縣事,祝敬知萬年縣事。 以新港溪以北主雞籠山後(今之基隆)均為之天興縣,縣治設於大目降(今之新化)與新港(今之新市)之間,另一說,設於佳興(今之佳里)。新港溪以南為萬年縣,縣治設於二贊村(今之仁德鄉二行村)。當時本縣本鄉地區均屬於天興縣。
一府二州三司時期
永曆十六年(即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五月初八日,鄭成功歿,子鄭經繼立,於永曆十八年(西元一六六四年)八月改臺灣總稱之東都為東寧、天興、萬年兩縣改制為州,天興州三十四里,萬年二十里。增設北路、南路、澎湖島等二安撫司。 南北路程自赤崁城起,南路二.五二○里,南至鳳山琨橋地方,北路二、三一五里,北至諸羅(嘉義)、水沙連(林圯埔)、半線(彰化)、竹塑(新竹)、淡水(臺北)、雞籠(基隆)等地方。當時本縣與本鄉均屬天興州北路司,由於鄭氏施行軍旅屯田之制廣拓墾區,本縣所屬之斗六、斗南、北港、東勢一帶非為屯弁所墾,即為招佃開墾。 (以上資料摘自90年4月增版之丁萬復、林木榮著作「臺西風情」一書)
清代之疆域
- 清領一府三縣時期
明永曆三十七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六月清將提督施琅克澎湖,八月鄭克塽降之,翌年四月施琅奏准設置一府三縣,府日臺灣隸屬福建省,統諸羅、臺灣、鳳山三縣。
- 諸羅縣行政系統:
福建巡撫-臺灣兵備道-臺灣知府-諸羅知縣
查諸羅縣境,南自新港(今之新市),北至雞籠山後(基隆),本縣與本鄉所屬之莊杜均屬之。
- 清領一府四縣二廳時期
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因諸羅縣幅過大,以本縣境內之虎尾溪之北增設彰化一縣,淡水一廳,雍正五年(一七二八年)臺灣縣劃澎湖為一廳。清廷維持此建制達八十餘年之久。
- 清領一府四縣三廳時期
嘉慶十七年(西元一八一二年)八月劃淡水廳之東北部增設葛瑪蘭(今之宜蘭)一廳,當時本縣之區域為彰化縣所轄。當時彰化縣管轄十五堡、九百九十三莊。
- 清領二府八縣四廳時期
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正月十二日劃鳳山縣部份增設恆春縣,同年十二月二十日清廷准添設臺北府,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及基隆一廳,調整後之臺灣府領臺灣、鳳山、恆春、嘉義、彰化五縣暨埔里杜、卑南、澎湖三廳。
- 清領臺灣建省時期
光緒十三(西元一八八七年)八月奉准正式建立臺灣省,新任臺灣巡撫劉銘傳會同閩浙總督楊昌濬合奏臺灣郡縣添改撤裁摺,同年九月八日,詔日可,於是本省劃為三府,一直隸川、十一縣、三廳。臺灣省省會設臺灣府臺灣縣孜圖(今之臺中市南區)駐巡撫,因設備未周,暫駐臺北,於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二月始奉准移於臺北。
本縣為臺灣首府所轄四縣之一,縣治先設於林圯埔(今之竹山),於光緒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移治斗六,據臺灣地輿全圖,光緒臺灣通誌及各州縣廳誌所載,當時本縣之疆域:「嘉義縣上自石圭溪水源起,下訖海口;劃彰化縣自濁水溪起,至番挖港止之地增置。」計管轄斗六、他里霧(今之斗南)、打貓(民雄)東、打貓北、打貓西、大坵田、白沙墩、大?榔東、蔦松北、尖山、溪洲、西螺、布嶼東、布嶼西、海豐、沙連、鯉魚頭等十七堡,當時本鄉屬臺灣省臺灣府雲林縣海豐堡。[3]
日治時期
- 日治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時期
日本臺灣總督深感對臺灣施政不易,於頒布三縣一廳之組織規程僅二十天,即決定施行軍政,改地方行政區域為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當時本縣設雲林出張所(辦事處)屬臺灣民政支部所轄。當時本鄉屬臺灣民政支部雲林出張所下十七堡之一(海豐堡)管轄。
- 日治三縣一廳時期
光緒二十二(西元一八九六年)三月,日人又回復三縣一廳,除將初治時所設之臺灣縣改為臺中縣外,其餘照舊,當時木縣設雲林支廳,隸屬臺中縣。
- 日治六縣三廳時期
光緒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九六年)十月,日人乃木希典繼為第三任臺灣總督,翌年四月二日(陽曆五月三日)以日皇勒令第一五二號公布臺灣總督府地方官之官制,並規劃臺灣為六縣三廳。
- 日治三縣三廳時期
光緒二十四(西元一八九八年)二月,以日本臺灣總督府令第三十八號公布本縣地區辦務署所轄之區域,斗六辦務署管轄斗六、他里霧、溪洲、沙連、鯉魚頭、打貓東頂等六堡。北港辦務署管轄大坵田、西螺、布嶼、海豐、尖山、蔦松、大?榔東頂、白沙墩、打貓北頂等九堡。當時本鄉之區域,為臺中縣下北港辦務署所轄之海豐堡。
- 日治二十廳時期
光緒二十七年(西元一九O一年)十月(陽曆十一月),依據日勒令第二○二號「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制」第一條之規定,將地方行政區域,實大改革,全島改設二十廳,即臺北、深坑、基隆、宜蘭、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南投、彰化、斗六、嘉義、鹽水港、臺南、鳳山、蕃薯寮、阿猴、恆春、臺東、澎湖等二十廳、廳之下設支廳。
- 日治十二廳時期
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年)日本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接任後,即計劃改革地方政制,於宣統元年(西元一九○九年)九月十日(陽曆十月二十三日),將原有二十廳併合為十二廳,並視酌其區域大小,廳治之難易,輕重分為三等。廳下仍置支廳,支廳之下設區,管轄街、莊、社,當時本縣地區除原林圯埔外均屬嘉義廳。
- 日治五州二廳時期
日本第八任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於民國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到任,採同化政策,將民治與與警察分開,致力制地方自治制度。於民國九年(西元一九二○年)七月以日皇勒令第二一八號改革地方制度。廢廳為州,廢支廳為郡市,廢區堡里澳鄉而改設街庄,此令實施,是將原西部之十廳改設為五州,原東部二廳則仍舊。
- 日治五州三廳時期
民國十五年(西元一九二六年)六月,日人以澎湖為要塞區,劃高雄州澎湖郡為澎湖廳,全臺行政區域計為五州三廳。後來因人口集居街市,商業稍有長進,街漸改為市,如新竹、嘉義、彰化、屏東、宜蘭、花蓮等市均係原街所改設。本縣地區當時隸屬於臺南州下之斗六、虎尾、北港等三郡之區域,當時本縣之區域,除斗南、虎尾兩莊改稱為街外,餘均仍舊。
民國時期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對日抗戰勝利,同年十月二十五日舉行臺灣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臺澎正式重還中國版圖,接受期間,地方行政區域,仍暫依日冶舊制。
民國三十五年一月各縣市政府分別成立,本縣隸屬臺南縣轄,斗六、虎尾、北港三郡役所均改為區署,在一月底改組之時,本縣之三區僅十六鄉鎮。民國三十五年五月以後,本縣三區之行政區域,曾陸續調整,一、斗六區,民國三十五年五月八日,劃斗六鎮及莿桐鄉部份增設林內鄉,二、虎尾區,民國三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劃崙背鄉一部份增設麥寮鄉,同年九月二十二日註銷海口鄉,劃分其原轄區域創設臺西、東勢二鄉,同年九月二十三日劃土庫鎮部份創設褒忠鄉。本縣境內三區初設時僅十六鄉鎮,至數月後增至二十鄉鎮。
民國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年)九月省府始公布新設雲林縣,而實際上則回復雲林縣,據臺灣省通誌載:「新設雲林縣治設於斗六,管轄斗六、虎尾、北港三區,合計二十個鄉鎮。人口四十九萬一千四百零二人。面積一千三百九十點八三五一方公里。」當時本鄉隸屬於雲林縣。[4]
景點
台西沿海溼地
冬、春兩季是觀賞水鳥的最佳時期,雲林沿海地區較常見的水鳥包括小水鴨、花嘴鴨、琵嘴鴨、青足鷸、白鷺、夜鷺、紅冠水雞、白頭翁等;保育類水鳥則有水雉、紫鷺、魚鷹、紅隼、澤鵟等。
舊虎尾溪出海口處數百隻紅嘴鷗,另有少數黑嘴鷗、黑尾甌、東方環頸珩、澤鳧等,成群野鳥於退潮時陸續飛來在溼地上覓食,潮水漲起時鳥群飛舞空中,景象優美動人。
台西海園觀光區
位於台灣西部海岸中央的台西海園觀光區,是台灣海埔新生地之所在,也是本省文蛤、牡蠣等海鮮的最大生產和集散地之一。自從填海造地完成之後,近年來增加了許多可供利用的資源,如棋盤般的魚塭水塘,便是台西海園主要的海產與經濟來源之一。政府為了使更多國人能了解及參與台灣西部海岸的生活型態,特別在此發展了台西海園觀光區,並與五條港的安西府和台西村的安海宮等廟宇,一同推廣這個遊覽觀光區。這一片遼闊的平原土質多砂,適於農耕,除了魚塭之外,還可欣賞片片的油菜花田,或在這裡放風箏,任它隨風飄揚,輕鬆自在。路上的觀光大道筆直寬敞,沿路可見青蚵養殖在棋格般的魚塭裡,白鷺鷥則聚集在採收後水位較低的魚塭中覓食,自然風采盡收眼底。夕陽西下,端坐河堤,欣賞台灣最西邊的落日,結束了台西一天繁忙的生活。
-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國道一號:由斗南交流道下,接158縣道、158甲縣道至台17線,至安西府後直走即可到達臺西鄉台西海園觀光區。[5]
雲霄岩瀑布公園
位於安西府廣場的雲霄岩瀑布公園,斥資千萬元營造山水、小橋、流水等美景,89年底落成後,成為當地最佳的休閒場所,每天清晨或黃昏,常可見鄉民在此乘涼。
園中涼亭並有水池養殖各種魚類,鄉內國小常至此進行戶外教學。每到中秋佳節,便成了烤肉的最佳地點,大家就近買牡蠣、文蛤、虱目魚在此享用,熱鬧非凡。
臺西鄉安西府
有台西海園伴鄰,位於台西五港村內的安西府,距今己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在近幾年重修整建而為今日的面貌。廟前的一對大旗竿,自道光30年(西元1850年)起矗立至今,從地面起有六丈餘高,是安西府一對頂天立地的大標柱。
每年農曆6月10日,是安西府的主祭日,從農曆4月中旬開始,一直到6月中旬,前來進香的各地香客絡繹不絶,是台西鄉內最大的盛事祭典之一。
-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雲林系統交流下,接台78線台西古坑快速道路至西濱快速道路右轉即可到達臺西鄉安西府。
2、國道三號:由古坑系統交流道下,接台78線台西古坑快速道路至西濱快速道路右轉即可到達臺西鄉安西府。[6]
大眾運輸
鄉內居民以機車及客運公車為主要工具,行經臺西鄉之客運有臺西客運,嘉義客運負責區域間聯絡。
1.臺一七線及雲一五五線
南端由嘉義客運公司疏運旅客由臺西往北港、嘉義。北端由臺西客運公司及統聯客運公司等疏運旅客由臺西往麥寮、崙背、二崙、西螺、員林、彰化、臺中、臺北等。
2. 雲一五八線
東端由臺西客運公司疏運旅客由臺西往東勢、褒忠、土庫、虎尾、麥寮、斗六等,至於統聯汽車客運公司疏運旅客由三條崙經臺西往臺北,至於農產貨物運輸均靠卡車疏運,南、中、北之交通尚稱方便發達。[7]
視頻
台西鄉公所行政大樓落成啟用 張麗善縣長盼台西風華再現
台西鄉公所斥資8400萬 歷經17年盛大啟用-雲林新聞網
台西鄉和豐村集會所興建工程奠基典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