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紋裸胸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紋裸胸鱔
原圖鏈接

雲紋裸胸鱔 ,Gymnothorax chilospilus (Bleeker, 1864),鯙科裸胸鱔屬的一種魚類。呈蛇狀,口大具利齒,表皮厚且光滑無鱗片,能分泌黏液。性情兇猛,常躲藏於珊瑚礁穴或岩縫中。

分佈

雲紋裸胸鱔,俗名薯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種。本魚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留尼旺聖誕島越南台灣、日本、印尼、澳洲、新喀裡多尼亞、夏威夷群島薩摩亞群島、法屬波里尼西亞、東加等海域。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1]尾部側扁。吻圓;上下頜完全密合;無頜間尖牙;上、下頜齒呈尖牙狀,單列;鋤骨齒單列。脊椎骨數124-128。體色斑紋變異很大,底色從黃褐至黑褐,斑紋由斑塊至樹枝狀條紋皆有;上、下頜之各個側線孔皆位於一白斑中;下頜在嘴角略前的部位呈白色,嘴角有黑痕。


經濟利用

一般可利用延繩釣、手釣等漁法捕獲。由於體型小,較不適合食用。偶被觀賞水族業者收購飼養、販售。本魚可養在水族箱作觀賞魚,另亦可食用。


棲所生態

幼鯙棲息於潮間帶,成長較大後遷移至較深的水域。其體色在夜間常消褪成白肉的顏色,因體表的褐色素胞及黑色素胞在黑暗中收縮的緣故。本種性成熟的體型小,雌鯙在體長未達20公分時,腹腔內即含成熟的卵粒。在淺海珊瑚礁區或水族缸中皆可成熟。產卵前雌鯙腹部膨大,雄鯙有追逐雌鯙的行為。肉食性,伺機捕食魚類或頭足類為生。本魚性情兇猛,常躲藏於珊瑚礁穴或岩縫中,尾布捲縮在洞內只露出頭部,嗅覺靈敏但視力不佳,具領域性,游泳力不強。屬肉食性,以小魚為食。水深0-200米。


參考文獻

  1. 雲紋裸胸鱔簡介. 台灣魚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