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零陽鎮隸屬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位於澧水中游南岸,是中共慈利縣委、縣政府駐地。東鄰苗市鎮,南等零溪鎮,西連岩泊渡鎮、高峰土家族鄉,北靠東岳觀鎮通津鋪鎮、楊柳鋪鄉,素稱"湘西門戶"。 轄區總面積296.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零陽鎮戶籍人口134918人。

從前202年至598年間,曾為零陽縣縣名出現。1995年4月,撤區並鄉將原城關鎮、柳林鋪鄉、蔣家坪鄉合併為零陽鎮。截至2020年6月,零陽鎮下轄15個社區、1個生活區、38行政村,鎮政府駐零陽中路76號。

截至2019年末,零陽鎮有工業企業146個,其中規模以上51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5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從前202年至598年間,曾為零陽縣縣名出現。

明洪二年(1369年),縣署設永泰街(今西街)。

正德十四年(1519年),壘土為城。

嘉靖年,建四個城門樓,東門曰"迎曦",南曰"永鎮",西曰"溪洞懷德",北曰"婁澧朝宗"。

隆慶三年(1569年),縣治再遷官塔坪(今太坪村)。

萬曆六年(1578年),因洪水又移今址。

民國初年至民國十八年(1912-1929年),設五都。

民國十九至二十四年(1930-1935年),設一區。

民國二十四至三十六年(1935-1947年),設零陽鎮轄13保247甲。

民國三十七至三十八年年(1948-1949年),改為環溪鎮,轄8保。

1949-1951年,廢環溪鄉設二區。

1952-1956年,設二區駐縣城轄31個鄉。

1956-1984年,設城關鎮。

1984-1987年,將環城公社劃入城關鎮。

1995年4月,撤區並鄉將原城關鎮、柳林鋪鄉、蔣家坪鄉合併為零陽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零陽鎮轄營盤、琵琶、畢架山、龍峰、零溪、十板、白竹水、民和、橋子峪、兩溪、仁和、七極、水汪、青山、白沙溪、金花、石馬、郝家山、南洋、址井、岩落、長潭河、長見、七相坪、桑木溪、金龍、大星、星岩、芭茅、大沙溪、勝利、克西、栗山峪、花椒塌、柳林鋪、團溪、銀田、永安、陳家山、甑山、墨硯溪、天星、團坡、長青、亮域、楓楊、茶庵、寶蓮、蘆坪、陳溪峪、白坡、楓崗、白洋、鐵橋、幸福、張家峪、楓坪57個村,南街、東街、北街、西街、紫霞、白沙井、鯉魚橋、白公城、雙安、白雲、銅台、金台、太坪、北崗、龍坪1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656個村民小組和196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零陽鎮下轄15個社區、1個生活區、38行政村, 鎮政府駐零陽中路76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零陽鎮位於澧水中游南岸,是中共慈利縣委、縣政府駐地。東鄰苗市鎮,南等零溪鎮,西連岩泊渡鎮、高峰土家族鄉,北靠東嶽觀鎮、通津鋪鎮、楊柳鋪鄉,素稱"湘西門戶"。 轄區總面積296.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零陽鎮整體成一個撮箕(盆地)型,東、北、西三面環山,地勢南面較平緩。最高峰位於道人山,海拔1100米,最低位於大沙溪村許家坡,海拔80米。

自然資源

零陽鎮境內地下礦藏有頁岩、大理石、煤、石煤、石灰岩礦等。2011年,零陽鎮境內有耕地面積5.47萬畝,人均0.41畝。2011年,累計造林492畝,其中經濟林492畝。林木覆蓋率61.48%,活立木蓄積量28.39萬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零陽鎮總人口13.1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59萬人;城鎮化率50%。流動人口24869人;總人口中,男性6.65萬人,占50.46%;女性6.53萬人,占49.54%;14歲以下21088人,占16%;15-64歲72676人,占55.14%:65歲以上38038人,占28.86%。總人口中以土家族為主,達10.83萬人,占82.17%,其他民族總計2.35萬人,占17.8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17人。

截至2017年末,零陽鎮常住人口145799人。

截至2018年末,零陽鎮戶籍人口134918人。

截至2019年末,零陽鎮戶籍人口134918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零陽鎮財政總收入2100萬元,比上年增長32%。

截至2019年末,零陽鎮有工業企業146個,其中規模以上51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5個。

農業

2011年,零陽鎮農業總產值達3.97億元,比上年增長14%。2011年生產糧食1.85萬噸,人均264.3千克。2011年柑桔2.95萬畝,產量5.9萬噸;棉花0.57萬畝,產量0.057萬噸;油菜2.25萬畝,產量2862噸,蔬菜1.5萬畝,年產量1.65萬噸。畜牧業以豬、牛、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0.74萬頭,年末存欄6.69萬頭;牛飼養量0.45萬頭,年末存欄0.38萬頭;羊飼養量0.54萬隻,年末存欄0.28萬隻;家禽年飼養量20.69萬羽,上市家禽12.57萬羽。漁業以養殖為主,年產量57.68噸,銷售42.67噸。

工業

2011年,零陽鎮工業總產值9.5億元,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45%;實現工業增加值6億元,比上年增長30%。擁有工業企業860家,職工11000人。省優產品2個。

商業 2011年,零陽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9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共有商業網點3200個,職工4200人;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2.5億元。2011年出口總額20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

金融業

2011年末,零陽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216萬元,比上年減少126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5640萬元,比上年增加297萬元。[4]

交通運輸

零陽鎮境內有常張高速、省道304、省道S306、省道S1801線等4條公路幹線交匯。枝柳鐵路貫穿全境。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零陽鎮有鎮文化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8處,各類文化專業戶35戶,各類圖書室28個,藏書58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756人。

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5個,看台設座椅7000張。3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2011年,零陽鎮有線電視用戶38820戶,入戶率95%。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零陽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3811人.專任教師194人;小學15所,在校學生9429人,專任教師79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初中在校學生5255人,專任教師4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財政教育經費投入310萬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零陽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44個,門診部(所)6個;有床位178張,每千人擁有病床3.2張;固定資產總值17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43名,其中執業醫師48人,執業助理醫師37人,註冊護士6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74萬人次。71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5%。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1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62853人,參保率92%;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男性80歲,女性75歲。

社會保障

2011年,零陽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598戶,人數5699人,支出1276.5萬元,月人均186.65元,比上年增長49%;醫療救助29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共支出L4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52戶,人數3334人,支出346.74萬元,月人均86.67元,比上年增長16.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9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51.4萬元,比上年增長10%。社會福利費5.76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5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0人。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823.33萬元,比上年增長6%;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4628萬人,參保率85%。[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零陽鎮有郵政所1處,郵政業務收入86萬元。

水利

2011年,零陽鎮有小I型水庫2座,桑木李家埡水庫,庫容268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780畝;黑峪灣水庫,庫容量1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545畝;小II型水庫10座,庫容量244.46萬立方米,灌溉面積6690畝。

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零陽鎮地名因漢(公元前202年)時縣治處零溪河畔,適陽山(羊角山)下而得名零陽縣,鎮依此定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