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雷公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雷公藤,中藥名。為衛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的木質部。皮部毒性太大,常刮去之。

亦有帶皮入藥者。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

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解毒之功效。

常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

紅斑狼瘡,口眼乾燥綜合徵,白塞病,濕疹,銀屑病,麻風病,疥瘡,頑癬。

別名:震龍根蒸龍草莽草水莽子水莽兜黃藤大茶葉水莽黃藤草紅柴根菜蟲藥斷腸草黃藤根黃藥水腦子根南蛇根三棱花早禾花紅紫根黃臘藤水莽草紅藥山砒霜黃藤木

入藥部位

根的木質部。皮部毒性太大,常刮去之。亦有帶皮入藥者。

性味

味苦、辛,性涼,大毒。[1]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解毒。

主治

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紅斑狼瘡,

口眼乾燥綜合徵,白塞病,濕疹,銀屑病,麻風病,疥瘡,頑癬。

相關配伍

1、治頭癬:取(雷公藤)鮮根剝皮,將根皮曬乾後磨成細粉,

調適量凡士林或醋,塗患處(預先將患處洗淨去掉痂皮),每日1-2次。(《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燒傷:雷公藤、烏韭各60g,虎杖30g,水煎,藥液敷傷面。(《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去皮根木質部分15-25g;帶皮根10-12g。均需文火煎1-2h。

也可製成糖漿、浸膏片等。若研粉裝膠囊服,每次0.5-1.5g,每日3次。

外用:適量,研粉或搗爛敷;或製成酊劑、軟膏塗擦。

使用注意

凡有心、肝、腎器質性病變,白細胞減少者慎服;孕婦禁服。

《福建藥物志》:"孕婦及患有心、肝、腎病者要慎用。服藥期禁酸、辣、油炸等食物。""莖、葉有劇毒,切不可內服。"

參考來源

  1. 雷公藤的功效與作用_,中藥材天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