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雷蒙德·卡特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雷蒙德·卡特爾
來自來自騰訊內容開放平台的圖片,2020-08-29
雷蒙德·卡特爾

中文名稱 :雷蒙德·卡特爾

職 業 :美國伊利諾大學心理學教授

國 籍 :美 國

出生日期 :1905年

雷蒙德·卡特爾大號文字(Raymond Bernard Cattell , 1905-1998),美國心理學家,最早應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對心理測驗的研究,對個體差異的測量,以及對應用心理學的倡導,有力地推進了美國心理學的機能主義運動。他編制的"16種人格因素測驗"應用十分廣泛。雷蒙德·卡特爾是在英國成長的美國伊利諾大學心理學教授,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特質的著名代表。他同意高爾頓·威拉德·奧爾波特的看法,認為人格中有共同特質和個別特質,但認為奧爾波特列舉的特質太多、太繁,於是把1萬多個形容人格特質的詞歸類為171個,然後用統計方法歸併為35個特質群,卡特爾稱之表面特質。

生前簡歷

在卡特爾9 歲時,英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件事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目睹成百上千的傷員在附近一幢改為醫院的房子裡接受治療的情景,使他想到生命可能是短暫的,一個人應盡他的最大努力去做更多的事情。正因此,對工作的緊迫感成為卡特爾整個學術生涯的一大特徵。卡特爾 1921 年進入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接受教育,主修物理學和化學,1924 年以優異的成績獲理學學士學位。在整個大學時代,他日益關注社會問題並且越來越感到他在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背景對解決這些問題的無能為力。畢業後進入倫敦大學研究生院主修文學和哲學,在研究生院時,他深受因素分析創始人 C.斯皮爾曼的影響,1929 年獲倫敦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卡特爾發現很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於是他接受了一些他稱之為"邊緣性"的職業。192 6-1932 年,他在英格蘭埃克塞特大學任講師,1932-1937 年,他創辦和主持了英格蘭萊斯特兒童心理輔導中心並從事臨床工作。1937 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E.桑代克邀請他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工作一年,之後在克拉克大學工作 3 年。1941-1944年,他在哈佛大學講授心理學,1946-1973 年擔任伊利諾州立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和人格測量實驗中心主任。1978 年他到科羅拉多定居並擔任夏威夷大學兼職教授。1939 年他獲得倫敦大學的榮譽科學博士頭銜,1945 年他 40 歲之際,被授予伊利諾斯大學人格與群體分析實驗室主任和研究教授的職位。他在人格與群體分析實驗室的工作使他成為世界公認的人格理論家,1992 年美國心理學會決定頒發他心理科學終身成就獎,但他認為自己遭到誹謗而拒絕領獎。[1]

主要著作

卡特爾是一個多產的作者,發表了 500 多篇學術論文,55 部專著以及超過 30 以上的規範化測試。他於 1928 年發表第一篇論文時 23 歲。卡特爾的著述不僅數量上驚人,而且在質量上也同樣給人深刻印象。其主要著作有:

  • 《多元實驗心理學手冊》
  • 《人格的種類和測量》
  • 《人格研究導論》
  • 《人格》
  • 《一個系統的理論與事實研究》
  • 《人格和動機:結構與測量》
  • 《人格和社會心理學》
  • 《人格的科學分析》
  • 《人格和學習理論:一個有關成熟和結構學習的系統理論》
  • 《人格和學習理論:環境中的人格結構》[2]

理論研究

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一直把因素分析的統計方法應用於人格心理學的研究。他的著述多以因素分析為依據,其人格理論是一種因素分析或人格統計方法。他的因素分析研究在其 1966 年出版的《多元實驗心理學手冊》一書中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有關人格的許多論著是從因素分析角度來寫作的。他認為人格的基本單元是特質,有必要對人格特質做分類,就像化學元素周期表那樣。他認為,人格的元素是那些通常共同變化(一起增加和減少)的特質或行為,換言之,特質是指彼此相關的一些行為,發現特質的方法是因素分析。卡特爾通過自己的研究試圖找到這些人格單元或者特質。卡特爾在自己的研究中着重探討了以下問題:考察特質的決定因素及其發展;人格特質是否具有結構。他研究的基本結論是:人格估計三分之二是由環境決定的,三分之一是由遺傳決定的;他發現隨着個體年齡的增大,特質有相當大的穩定性;人格有動態的、變化的一面又有穩定的一面。他的主要貢獻之一是 1949 年首次發表的《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量表》。該量表被公認為權威的個性測驗方法,已經發展到第五版,被翻譯為 40 多種語言。該量表於 1979 年引入國內並由專業機構修訂為中文版,在心理測量專業領域被譽為"世界十大心理測評"之一。《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量表》(Cattell's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簡稱 16PF)主要針對個體的十六種獨立個性因素進行評估,該量表共有 187 個自我陳述題目,這些題目採用按序列輪流排的方法,共能測出樂群性(A)、聰慧性(B)、穩定性(C)、持強性(E)、興奮性(F)、有恆性(G)、敢為性(H)、敏感性(I)、懷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憂慮性(O)、實驗性(Q1)、獨立性(Q2)、自律性(Q3)和緊張性(Q4)等 16 種因素的特徵。依據測驗統計結果所得的公式可推算一個人個性特徵中的雙重因素,如適應性與焦慮性、內向性與外向性、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怯懦與果斷性等。此外,該量表還可計算出某些類型的人格因素的特徵,如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從事專業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創造力強者的人格因素和在新環境中有成長能力的人格因素。

流體和晶體智力理論

卡特爾的另一個貢獻是 1963 年提出的流體晶體智力理論。他根據對智力測驗結果的分析,將智力分為兩類:其一為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s),指一般的學習和行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適應新環境的測驗度量,如邏輯推理測驗、記憶廣度測驗、解決抽象問題和信息加工速度測驗等,流體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異問題,它主要受人的生物學因素影響。其二為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s)指已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由詞彙、社會推理以及問題解決等測驗度量,晶體智力測量的是知識經驗,是人們學會的東西,它的主要作用是處理熟悉的、已加工過的問題。晶體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經驗決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體智力發展的結果。

實踐應用

人格因素量表

卡特爾,美國心理學家,1905年生。他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特質,經過多年研究確定了最基本的16種根源特質,於1973年發表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試(簡稱16PF),作為經典人格測試使用至今。

  • 1、我很明了本測驗的說明:A 是的;B 不一定;C 不是的。
  • 2、我對本測驗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做到誠實地回答:A 是的;B 不一定;C 不同意。
  • 3、如果我有機會的話,我願意:A 到一個繁華的城市去旅行;B 介於A、C之間;C 遊覽清靜的山區。
  • 4、我有能力應付各種困難:A 是的;B 不一定;C 不是的。
  • 5、即使是關在鐵籠里的猛獸,也會使我見了惴惴不安:A 是的;B 不一定;C 不是的。
  • 6、我總是不敢大膽批評別人的言行:A 是的;B 有時如此;C 不是的。
  • 7、我的思想似乎:A 比較先進;B 一般;C 比較保守。
  • 8、我不擅長說笑話、講趣事:A 是的;B 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9、當我見到親友或鄰居爭吵時,我總是:A 任其自己解決;B 介於A、C之間;C 予以勸解。
  • 10、在群眾集會中,我:A 談吐自如;B 介於A、C之間;C 保持沉默。
  • 11、我願意做一個:A 建築工程師;B 不確定;C 社會科學教授。
  • 12、閱讀時,我喜歡選讀:A 自然科學書籍;B 不確定;C 政治理論書籍。
  • 13、我認為很多人都有些心理不正常,只是他們不願意承認:A 是的;B 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14、我希望我的愛人擅長交際,無須具有文藝才能:A 是的;B 不一定;C 不是的。
  • 15、對於性情急躁、愛發脾氣的人,我仍能以禮相待:A 是的;B 介於A、C之間 C 不是的。
  • 16、受人侍奉時我常常局促不安:A 是的;B 介於A、C之間;C不是的。
  • 17、在從事體力或腦力勞動之後,我總是需要有比別人更多的休息時間,才能保持工作效率:A 是的;B 介於A、 C之間;C 不是的。
  • 18、半夜醒來,我常常為種種惴慮不安而不能再入睡:A 常常如此;B 有時如此;C極少如此。
  • 19、事情進行得不順利時,我常常急得涕淚交流:A 從不如此;B 有時如此;C 常常如此
  • 20、我認為只要雙方同意就可以離婚,不要受傳統觀念的束縛:A 是的;B 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21、我對人或物的興趣都很容易改變:A 是的;B 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22、在工作中,我願意:A 和別人合作;B 不確定;C 自己單獨進行。
  • 23、我常常會無緣無故地自言自語:A 常常如此;B 偶爾如此;C 從不如此。
  • 24、無論是工作、飲食或外出遊覽,我總是:A 匆匆忙忙,不能盡興;B 介於A、C之間;C 從容不迫。
  • 25、有時我懷疑別人是否對我的言行真正地有興趣:A 是的;B 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26、如果我在工廠里工作,我願做:A 技術科的工作;B介於A、C之間;C 宣傳科的工作。
  • 27、在閱讀時,我願閱讀:A 有關太空旅行的書籍;B 不太確定;C 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籍。
  • 28、本題後面列出的三個單詞,哪個與其他兩個單詞不類同:A 狗;B 石頭;C 牛。
  • 29、如果我能到一個新的環境,我要:A 把生活安排得和從前不一樣;B 不確定;C 和從前相仿。
  • 30、在一生中,我總覺得我能達到我所預期的目標:A 是的;B 不一定;C 不是的。
  • 31、當我說謊時,總覺內心羞愧,不敢正視對方:A 是的;B 不一定;C 不是的。
  • 32、假使我手裡拿着一把裝有子彈的手槍,我必須把子彈取出來才能安心:A 是的;B 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33、多數人認為我是一個說話有風趣的人:A 是的;B 不一定;C 不是的。
  • 34、如果人們知道我內心的成見,他們會大吃一驚:A 是的;B不一定;C 不是的。
  • 35、在公共場合,如果我突然成為大家注意的中心,就會感到局促不安:A 是的;B 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36、我總喜歡參加規模龐大的晚會或集會:A 是的;B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37、在科學中,我喜歡:A 音樂;B 不一定;C 手工勞動。
  • 38、我常常懷疑那些出乎我意料的對我過於友善的人的誠實動機:A 是的;B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39、我願意把我的生活安排得像一個:A 藝術家;B 不確定;C 會計師。
  • 40、我認為所需要的是:A 多出現一些改造世界的理想家;B 不確定;C 腳踏實地的實幹家。
  • 41、有時候我覺得我需要劇烈的體力活動:A 是的;B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42、我願意跟有教養的人來往而不願意同魯莽的人交往:A是的;B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43、在處理一些必須憑藉智慧的事務中,我的親人的確:A 比一般人差;B 普通;C 超人一等。
  • 44、當領導召見我時,我:A 覺得可以趁機提出建議;B介於A、C之間;C 總懷疑自己做錯了事。
  • 45、如果待遇優厚,我願意做護理精神病人的工作:A 是的;B介於A、C之間;C 不是的。
  • 46、讀報時,我喜歡讀:A 當前世界上的基本問題;B 介於A、C時間;C 地方新聞。
  • 47、在接受困難任務時,我總是:A 有獨立完成的信心;B 不確定;C希望有別人的幫助和指導。
  • 48、在遊覽時,我寧願參觀一個畫家的寫生,也不願聽人家辯論:A 是的;B 不一定;C 不是的。
  • 49、我的神經脆弱,稍有點刺激就會使我戰慄:A 時常如此;B 有時如此;C 從不如此。
  • 50、早晨起來,常常感到疲乏不堪:A 是的;B 介於A、C之間;C不是的。[3]

相關視頻

給孩子一個禮物 中國孩子必看的心理學視頻 自我接納 認識自我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