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雷通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雷通霞,甘肅省靖遠縣人,甘肅省隴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六屆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現代戲劇研究會會員,甘肅省戲劇協會副主席,常務理事,省文學聯合會委員。

畢業於甘肅省定西地區戲校,分配於定西地區秦劇團工作,主攻正、小旦行當,96年初調入省隴劇團(現隴劇院)工作至今。從事戲曲表演工作以來,多次在地區、省以及全國的戲曲匯演和評比中獲等優異成績,表演樸實大方,善於吸收兄弟劇種的優秀因素,以豐富自己的表演。

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

個人小傳

被人們稱之為「戲窩子」的靖遠縣北灣鄉,人們對戲曲有着特殊的鐘愛,從小在「戲窩子」里長大的雷通霞便養成了對戲曲的那份愛,再加上她的母親在當地被公認為是唱戲好手。雷通霞也稟承了母親的好嗓子,每年村上的社火表演,小時候的雷通霞便是主角。在她12歲時,已經可以獨自演出《櫃中緣》等小戲。拜肖玉玲為師。

1981年,15歲的雷通霞在母親的陪伴下報考了定西地區戲校。至此,雷通霞第一次正式開始全面、系統地學習戲曲,並在著名演員歐陽新明先生的幫助下學習清音行當。

1985年,剛剛畢業的雷通霞帶着自己精心排練的秦腔《打神告廟》參加了「甘肅省第一屆優秀青年演員大獎賽」,一舉獲得了大獎賽的二等獎。在隨後的十年時間裡,雷通霞在定西秦劇團先後在《游西湖》、《鍘美案》、《黃桂英》等戲曲中先後擔任主角,並在定西地區進行演出得到很好的評價。

個人成就

1996年,出色的雷通霞被甘肅省隴劇團相中,成為該團的一名正式演員。從一名秦腔演員轉行到隴劇,雷通霞說:「當時我的壓力非常大,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一個劇種的轉換,而是所有環境的變化。當時,領導對我也很信任,我剛來就讓我主演現代戲《石龍灣》,我只能是邊學習邊排練。在從開始排練到完成的一年時間裡,我每天都在琢磨自己對這部戲的定位,為了儘快適應新的環境,我找了很多隴劇的磁帶天天聽,坐在車上嘴裡都不住地學着裡面的唱法。」

1997年,在全省新創劇目調演中,關注度並不是很高的《石龍灣》一炮打響,獲得多項大獎。雷通霞本人也獲得個人表演一等獎。同年,雷通霞主演的折子戲《失子驚瘋》獲得全省青年演員折子戲比賽一等獎。

雷通霞的成功讓甘肅省隴劇人看到了希望,為她專門量身編排了秦腔折子戲《探窯》和隴劇《謝瑤環》。

1999年4月,在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評選中,雷通霞憑藉着本戲《石龍灣》和折子戲《失子驚瘋》、《探窯》、《謝瑤環》一舉成功,成為甘肅省的第四朵,也是隴劇藝術的第一朵梅花。

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現代戲劇研究會會員,甘肅省戲劇協會副主席,常務理事,省文學聯合會委員。

主要成就

「甘肅省第一屆優秀青年演員大獎賽」,一舉獲得了大獎賽的二等獎

代表作品

游西湖》、《鍘美案》、《黃桂英

騰訊視頻

秦腔欣賞《探窯》選段 演唱雷通霞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