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霧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霧滴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霧滴,是指組成霧的小水滴,它們懸浮在近地面空氣層中。

霧滴的平均直徑在10到15微米之間。霧滴大小的分布近似於對數正態分布。

霧滴的性質影響着能見度。

霧滴中含有炭黑、二氧化硫、揮發性有機物、無機鹽等等化學成分。

霧滴的物理學本質和雲滴相同 ,都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小水滴。霧滴大小也和雲滴相似。霧滴的平均直徑在 10 到 15 微米之間,是雨滴的千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然而最小的霧滴可以小至直徑只有 1 微米,最大的則可達100 微米。

在任意一片霧裡,霧滴大小的分布近似於對數正態分布,下圖是十種常見的霧滴大小分布類型(橫軸為霧滴半徑,縱軸為濃度。橫軸縱軸均已略去。) :

可以看出,無論是哪一種分布類型,都接近對數正態分布,尤其是類型 A。研究發現,分布類型 A 在污染物較少的空氣中出現頻率較高,約為 20%,而在污染較重的空氣中出現頻率則較低。在分布類型 C 和 F 中,半徑低於4 微米(直徑低於 8 微米)的霧滴所占比例很大,約占所有霧滴的三分之一。

在相對濕度接近 100% 的濃霧中,分布類型通常為 A 或 C。另外,在一片固定的霧中,隨着時間的推移,小霧滴會逐漸聚集成大霧滴,所以分布類型會漸漸變為 D、G、H,最終會變為 I 或 J。

霧滴與光學

霧滴如此之小,數量又龐大,以致於光在遇到它們時不僅會發生反射和折射,還會發生散射和衍射,這就是為什麼霧的出現使能見度下降。能見度的大小和霧滴的大小及濃度緊密相關,比如,有研究發現,當霧滴平均直徑在 13 到 18.6 微米之間,且霧滴的濃度小於 29 每立方厘米時,能見度在 300 到 1000 米之間。但是影響能見度的因素很多,霧滴大小和濃度僅僅是其中兩個方面。

如果某一片霧裡的霧滴大小比較均勻,則光在這片霧裡的散射和衍射可能導致霧虹的出現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