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需求理論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需求理論是指消費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時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某種商品量。需求是購買慾望與購買能力的統一。
需求理論的影響因素
需求的影響因素:
(1)影響需求的因素包括影響購買願望與購買能力的各種經濟與社會因素,這些因素主要為:收入、替代品、消費者嗜好與預期。
(2)某種商品的需求還與其它相關商品的價格相關。相關商品有互補品和替代品兩種。
互補品是指共同滿足一種欲望的兩種商品,它們之間是相互補充的。兩種互補品之間價格與需求成反方向變動。
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來滿足同一種欲望的兩種商品,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兩種替代品之間價格與需求成同方向變動。
(3)需求函數是用來表示影響需求的因素與需求之間的關係。
參考文獻
- ↑ 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搜狐,2017-12-14
- ↑ 漢字——中華文明的基因,搜狐,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