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霍斯特·施特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霍斯特·施特默(德語:Horst Störmer,1949年4月6日)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並在附近的Sprendlingen小鎮長大。德國物理學家,199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

早期

進入法蘭克福的JW歌德大物理研究所,並在Werner Martienssen教授的實驗室獲得了文憑。在這裡,他受到埃克哈特·霍尼格(Eckhardt Hoenig)教授的監督,並與另一位未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格德·賓尼格(Gerd Binnig)一起工作。

霍斯特移居法國,在格勒諾布爾從事博士學位研究,當時他在高磁場實驗室工作,該實驗室由法國CNRS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研究所共同管理。Störmer的學術顧問是Hans-Joachim Queisser教授。[2]

1977年,被斯圖加特大學授予博士學位,其論文是研究受強磁場作用的電子空穴液滴的研究。在格勒諾布爾工作期間,他還遇到了妻子多米尼克·帕切特(Dominique Parchet)。

獲得博士學位

在獲得博士學位後,Störmer移居美國,在貝爾實驗室工作,在那裡他進行了研究並獲得了諾貝爾獎。[3] 在貝爾實驗室工作了20年後,他成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II Rabi物理學和應用物理學教授,現在是名譽教授。

霍斯特是美國公民。

研究事業

與他獲得諾貝爾獎一樣重要的是他發明的調製摻雜,一種在半導體中製造極高遷移率的二維電子系統的方法。這使得以後可以觀察分數量子霍爾效應,該效應由Störmer和Tsui於1981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學院的Francis Bitter高磁場實驗室進行的實驗中發現。在實驗發現的一年之內,Robert Laughlin能夠解釋其結果。Störmer,Tsui和Laughlin的工作共同獲得了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