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冢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冢記》,清無名氏作。又名《和番記》。
劇目介紹
崑劇《青冢記》寫昭君和親事。源於明陳與郊《昭君出塞》雜劇及明無名氏《和戎記》傳奇,清代昆班藝人重行改編,曲白全不相同。清乾隆年間《綴白裘》收有崑劇演出本《送昭》、《出塞》兩折,列入《青冢記》。後世昆班演出,大多以此為腳本。
其故事梗概是:東漢元帝時,畫工毛延壽因為沒有獲得後宮美妃王嬙(昭君)的賄賂,故意把她的容貌畫得醜陋,致使皇帝看不上眼,被冷落於後宮。毛延壽卻將其真容送到匈奴去,匈奴國主單于看中了畫裡的王嬙,就興兵侵犯漢朝,索要美人。元帝為了避免戰爭與匈奴講和,遂將王嬙遣嫁匈奴,臨行面見時,始發覺王嬙美若天仙,悔已無及。後毛延壽被誅,王嬙投江殉國,葬處青草叢生,名為青冢。
按:《青冢記》全本早已失傳,只存下精彩的折子戲《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送昭》和《出塞》在演出時,一般均將兩場連成《昭君出塞》一折(又名《昭君和番》)。內容是演述滿朝文官武將奉旨至十里長亭向昭君餞別。昭君痛恨眾臣無能,卻由自己遠離故國,遣嫁匈奴和番,感嘆不已。昭君在御弟王龍護送下,先乘車輦,後轉騎馬匹出了雁門關,即進入匈奴地界。她懷抱琵琶,悵望前程,回看家鄉,忍不住悲從中來,悵然而去。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