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化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化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地處岐山縣東北部,東與扶風縣法門鎮接壤,南連扶風縣城關鎮,西鄰益店鎮祝家莊鎮,北接京當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千米,總面積38.80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青化鎮下轄8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青化鎮戶籍人口28015人。2011年,青化鎮農業總產值2.2億元,工業總產值5.8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30萬元。[1]

中文名: 青化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

地理位置: 岐山縣東北部

面 積: 38.80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青化村

電話區號: 0917

郵政區碼: 722402

氣候條件: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C

人 口: 28015人(2018年)

歷史沿革

取境內雲庵寺「青煙繚繞化凶為吉」之意而得名「青化」。

西周屬周文王八子毛叔鄭的封地。

明萬曆年間成村。

清雍正《陝西通志》已有青化鎮。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後,設青化鄉公所。

1949年7月,設岐陽區,轄4鄉。

1956年3月,撤區並鄉,設青化鄉,轄39個村。

1958年12月,隸屬鳳翔縣,改為青化管理區。

1961年9月,復隸屬岐山縣,設青化公社,轄10個生產大隊、87個生產隊。

1966年,更名曙光公社。

1969年,復稱原名。

1984年5月,改設鄉,轄10個行政村、下設85個村民小組。

1997年8月,撤鄉設鎮。

2005年9月,後峪村、童家村合併,組建童峪村。

2011年,青化鎮轄9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轄青化、南武、北陽、孫家、焦六、募化、童峪、南陽、鳳家莊9個行政村;下設61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青化鎮下轄8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青化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青化鎮地處岐山縣東北部,東與扶風縣法門鎮接壤,南連扶風縣城關鎮,西鄰益店鎮和祝家莊鎮,北接京當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千米,總面積38.8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36平方千米,占94.7%;水域2平方千米,占5.3%。距岐山縣城20千米。

地形地貌

青化鎮地處關中平原與渭北黃土台塬交接部,地勢北部偏高,南部傾斜下降,南北相對高差55米。境內平均海拔643米。

氣候特徵

青化鎮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熱多雨、炎熱乾燥天氣交替出現,春季升溫迅速且多變少雨,秋季降溫迅速且多連陰雨。多年平均氣溫11.9℃,年平均降水量628.8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10月。

水系水文

青化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為七星河,流經境內的孫家、北陽、童峪等村,境內流長7千米,流域面積1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2立方米/秒。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轄區總人口27841人。總人口中,男性14473人,占52%;女性13368人,占48%;18歲以下4946人,占17.8%;18—35歲7294人,占26.2%;35—60歲10856人,占39%;60歲以上4745人,占I7%。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27838人,占99.99%。2011年,青化鎮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3.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32人。截至2018年,青化鎮戶籍人口28015人。

經濟

綜述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財政總收入340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65萬元,增值稅23萬元,企業所得稅10萬元,個人所得稅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51元。 2018年,青化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4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青化鎮耕地面積37461畝。是省級重要的辣椒生產基地。2011年,青化鎮農業總產值2.2億元,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3%。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青化鎮糧食生產24975噸,人均897千克。其中小麥16020噸,玉米89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辣椒、核桃、大棚菜、油料作物等。2011年,青化鎮辣椒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3250噸;核桃等於雜果1500畝,產量37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5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奶牛、家禽為主。2011年,青化鎮生豬1.3萬頭,年末出欄2.2萬頭;奶牛存欄5026頭,年末出欄0.132萬頭;家禽飼養量2.7萬羽,上市家禽2萬羽。2011年,青化鎮牛產豬肉1866噸,牛肉198噸,禽蛋2427噸;畜牧業總產值100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6%。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累計造林0.177萬畝,林木覆蓋率18%。2011年,青化鎮蘋果種植面積5800畝,產量150噸。漁業以魚類養殖為主,2011年,青化鎮漁業總產值19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87%。2011年,青化鎮大型農業機械50台(輛)。

第二產業

工業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建築、農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青化鎮工業總產值5.8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8%。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商業網點76個,職工228人。2011年,青化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30萬元,比上年增長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15億元,比上年增長3%。2011年,青化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5038萬元。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郵政支局1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0.42萬份、期刊1.08萬冊,業務收入12萬元。電信所1個,服務網點6個;固定電話用戶2637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4.5%;移動電話用戶7262戶,移動電話普及率95%。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10萬元。

交通運輸

青化鎮境內關中公路環線、岐(山)青(化)公路、益(店)青(化)公路、青(化)扶(風)公路過境: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15千米;鎮村公路27條,總里程共37.6千米。汽車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40班次,日均客流量1120餘人次。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鎮區道路總長度8.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3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會員42個;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村文化活動中心9個,文化專業戶22個;各類圖書室9個,建築面積270平方米,藏書4.5萬餘冊。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有線電視用戶73戶,安裝「村村通」衛星廣播電視64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9.8%。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280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4所,在校生1008人,專任教師8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86人,專任教師8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青化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有技能人才160人,農村實用人才170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個,衛生院1個;病床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1張,固定資產總值34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8名,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青化鎮醫療機構(門診部)完成診療2.7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308人,參合率99%。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體育場地5個。體育社團1個。4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1%。

社會保障

2011年,青化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4戶,人數62人,支出15.25萬元,比上年增長38.4%,月人均205元,比上年增長52%;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17人次,支出10850元,比上年增長6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59戶,人數1183人,支出138.36萬元,比上年增長45.2%,月人均97.5元,比上年增長44%。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9.12萬元,比上年增長7%。建成社區服務中心3個,社會公共服務中心1個,村社會公共服務中心9個。有慈善分會1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654人,參保率72%。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9千米,生產能力1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4千米。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鎮區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046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99.8%。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鎮區園林綠地面積0.7公頃。

視頻

岐山青化鎮的發展記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