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山綠水兩岸秀(冷清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山綠水兩岸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青山綠水兩岸秀》中國當代作家冷清安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青山綠水兩岸秀

時值初秋,我又一次拜謁都江堰。清晨,我們從成都溫江坐公交車出發,用了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都江堰 。

始建於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吸引着全人類的目光。近幾年,我先後三次到過都江堰,但由於時間關係,每次到都江堰都是到都江堰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景點走走看看。朋友們告訴我,這些地方,只是都江堰景區的一部分。都江堰景色十分秀麗,周邊文物古蹟眾多,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南橋、靈岩寺、翠月湖等等,眾多的景觀把都江堰裝扮得更加妖嬈。此行之前,有朋友提示我,要把都江堰的景點走一遍,大約需了五六個小時之多。我做好了準備。

我們知道,都江堰的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其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着愈來愈大的效益。這些都在我此前的參觀中有所了解。

都江堰這一帶風景優美,有不少名勝古蹟,又是一處十分理想的遊覽勝地。都江堰一帶還有二王廟、安瀾索橋、西街舊成都風情等名勝古蹟。然而,這些正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我們從都江堰景區大門進入景區。不久就來到堰功道,道旁立有12尊青銅人物塑像,他們都是曾對都江堰的建設與維護做出過貢獻的歷史人物。如諸葛亮、高儉、施千祥、丁寶禎等。每次到丁寶禎的塑像前,我都會駐足良久,崇敬這位曾為四川總督的貴州籍老鄉,因為本人也是背井離鄉在外從事工程建設的遊子。順着堰功道走到盡頭拾級而上就到了伏龍觀。傳說李冰降服孽龍,鎮於離堆之下,為紀李冰念的豐功偉業,古人在離堆旁修建道觀,故名「伏龍觀」。在伏龍觀的右側就是寶瓶口。寶瓶口是都江堰工程控制內江進水量的「節制閥」,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人工鑿開的一個口子,因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而得名。寶瓶口右邊與山體相離的山丘名為離堆。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色瑰麗,故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飛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道,用於泄洪排沙,也是都江堰三大景觀之一。飛沙堰看上去很平凡,但功用卻很大,是它確保着成都平原不受洪水之災。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就會從飛沙堰溢出;如洪水過境,水量太大的話飛沙堰還會自行潰堤,大量江水就可以流回岷江正流而不會襲向灌區。除了泄洪,飛沙堰還可以把岷江上游帶來的泥沙石塊攔住,以免造成內江和灌區的淤塞。我們一邊參觀一邊向小周作些介紹,畢競我曾幾次到過都江堰 ,把略知一二都告訴他,是否有點賣弄之嫌。我們沿江堤而上,很快就到了「魚嘴」。魚嘴是都江堰三大景觀之一,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形如魚嘴而得名。魚嘴位於閩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靠東邊的是內江,為人工修建的引水渠道,用於灌溉;靠西邊的是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我們擇一處樹蔭休息,大約二十多分鐘,目的是為過江做充分準備。

想要到江心對岸必過安瀾索橋。此時,橋頭上已等候很多人,排成了長隊,都是要過江的遊客。橋頭立有一尊石碑: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200多米。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以木板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以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我不是第一次過索橋,但卻是第一次登上「安瀾橋」。橋上雖然人很多,但橋面相對平穩,與其它地方的索橋擺幅明顯小了許多。漫步橋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來,東望灌渠縱橫,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有一位研究史學的朋友提出巴老所著《索橋的故事》對建橋的歷史時期提出質疑。今天看來安瀾索橋的始建在宋代以前,明末毀於戰火,重修於清代,這段歷史巴老自然是知曉的。這位朋友的說法只不過吹毛求疵罷了。

岷江滔滔惡浪,沒有修建索橋前,民謠有「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之說。如今站在橋上腑看岷江洶湧的江水仍讓人心有餘悸。

過了岷江,我們搭腳上坡,雖說道路並不陡峭,但登臨半山腰就已經汗水透衫。看那遠山,煙封霧鎖,雲霧在半山繚繞,遠山前的村鎮隱現在綠叢中,陰沉的天空雲層厚疊。看那滔滔江水,翻起層層的浪花,岷江之水天上來,從上游高山峽谷,洶湧澎湃,奔馳到這裡然後分流而去。二王廟前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相傳二王廟原為望帝祠,齊明帝時,益州剌史劉季連將望帝祠遷往郫縣。齊明帝建武元年(494),為紀念中國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都江堰的崇偉功德,將原望帝祠加以改建,更名為崇德廟。宋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敕封為王,因此又改稱為二王廟。

廟門前壁上有清代末年繪製的《都江堰灌溉區域圖》,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廟內觀瀾亭下,一排丹牆石壁上鐫刻着兩則治水《三字經》。一則為清同治十三年(1874)灌縣知縣胡圻依據歷代都江堰治水經驗編成的《三字經》,文曰:「六字傳,千秋鑒。挖河心,堆堤岸。分四六,平潦旱。水畫符,鐵樁見。籠編密,石裝健。砌角嘴,安羊圈。立湃闕,留漏罐。遵舊制,復古埝。」另一則是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成都府知文煥對原《三字經》作修改,又重刻於二王廟石壁上。內容是:「深掏灘,低作埝。六字旨,千秋鑒。挖河沙,堆堤岸。砌魚嘴,安羊圈。立湃闕,留漏罐。籠編密,石裝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畫符,鐵樁見。歲勤修,預防患。遵舊制,毋擅變。」後人總結的治水《八字經》:「乘勢利導,因時制宜」、「具灣截角,逢正抽心」被認為是飽含哲理的治水真諦,至今廣為傳頌。

我們沿一條古道下山。幾個小時過去了,不覺腹中有了飢餓之感,正好路邊有一處風味小吃店。再步行兩里多路,就到了都江堰西街,這是一處古老的成都風情歷史老街。西街,是都江堰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成都平原通往藏區道路的起點,古時候這裡是漢區和藏區以茶互市交易的地方,所以它是茶馬古道的一部分,叫做松茂古道。

作為歷史上溝通漢族藏羌勢力範圍的唯一一條「官道」——「松茂古道」的起點,「三垴九坪十八關,一鑼一鼓到松潘」,就是當年商人走山販貨的歷史寫照。西街居民的祖先看中了地利之便,經過世代努力把這裡打造成近代都江堰著名的商業街。西街上的建築,川西木質結構特點,清一色全是老房子。走在這個地方就像回到了數百年前。這是一條石板路面的老街,街兩邊的建築多為一至二層的木結構。在這裡可以看到典型的老四川城鎮生活,較完整地體現了清末民初的歷史風貌,保存了比較完整的舊成都風貌。西街是都江堰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條街上,風味小吃也很多。我們剛走近一處小餐館,一名約模七八歲的小男孩就將菜單送到了我們面前,顯得格外熱情。我詢問小朋友多大年歲,他告訴我七歲半,下學期上二年級。我們點了幾道四川小吃。小朋友寫下了菜名,而且字跡工正。我順勢拍下了小朋友點菜時的那一瞬間,好不可愛。

吃過午餐,我們剛要離開西街卻下起了大雨。雨下了近一個多小時。剛出餐館不遠就到了南橋。原來我們所走線路是一個環線,又回到了原點。

屹立南橋,江水碧浪,心潮起伏:

戊戌初秋遊都江,喜看南橋分外嬌。

雕樑畫棟長廊景,賞心悅目樂逍遙[1]

作者簡介

冷清安,男,仡佬族。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出生於貴州省石阡縣。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大學中文系。

參考資料